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韓國為何將「漢城」改「首爾

首爾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首爾

所屬地區:韓國

朝鮮半島深受漢文化影響,漢字長期作為當地的書寫文字,因此絕大多數地方都有漢字名。然而,現在的韓國首都「首爾」的名字,卻是音譯而來的,並非本身就有的漢字名。朝鮮王朝在1396年就將首都的漢字名確定為「漢城」。二戰後半島光復和韓國成立,改為沒有漢字名的諺文(韓國稱「韓字」)「서울」。[1]

朝鮮半島深受漢文化影響,漢字長期作為當地的書寫文字,因此絕大多數地方都有漢字名。然而,現在的韓國首都「首爾」的名字,卻是音譯而來的,並非本身就有的漢字名。

「首爾」曾經是有過「漢城」這個非音譯名字的。朝鮮王朝在1396年就將首都的漢字名確定為「漢城」。20世紀初日本入侵朝鮮半島,「漢城」又被日本改為「京城」。隨着二戰後半島光復和韓國成立,「京城」和「漢城」的名字都沒有繼續使用,而是改為沒有漢字名的諺文(韓國稱「韓字」)「서울」。

由於中日韓都屬漢字文化圈,一般情況下,中文裡的日韓地名,不會根據當地發音而進行音譯,而是沿用漢字。因此,由於「서울」沒有漢字名,中文繼續使用了5個世紀的「漢城」來表示韓國首都。

然而,2005年,漢城宣布「首爾」是韓國首都的唯一中文名。很多人認為這是「去漢化」的結果。有什麼因素導致漢城要專門修改中文名呢?

目錄

定都漢城

朝鮮半島雖然和中國隔鴨綠江相望,但兩地語言卻屬於不同的語系。漢語屬於漢藏語系,而多數專家把朝鮮語(下文或稱韓語)劃歸為阿爾泰語系。

兩者在詞彙、語音和語法結構等差異極大。漢語句型大體上是主謂賓,謂語動詞在中間;朝鮮語句型大多是主賓謂,謂語動詞往往放在最後。

朝鮮語一開始只有口語,沒有文字。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漢字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朝鮮半島的高麗、百濟、新羅等割據政權都將漢字作為書面文字。

不過,漢字難以準確記錄朝鮮人的一些表達習慣。到了公元7世紀初,新羅創製了「吏讀」,即借用漢字來標記朝鮮固有語。這些固有詞實際上並沒有對應的漢字詞。

7世紀後期,新羅實現了半島統一,並將吏讀推廣。到了唐末,高麗又取代新羅,定都開城,成為半島的新統治者。元末明初之際,高麗大臣李成桂發動兵變奪取政權。李成桂奪取政權時,元朝已經被明朝取代。李成桂為了得到支持,選擇向明朝稱臣。

新朝初立,李成桂認為高麗的都城(今朝鮮開城)王氣薄弱,不適合擔任新朝的都城。李成桂派大臣在全國進行考察,尋找風水寶地,另立新都。當時新都的選址主要有朝鮮半島西南的公州雞籠山和漢江北岸的漢陽。

李成桂認為雞籠山地區太靠南,多山而少大面積的平原,並且漕運不便,不具備營建大型都城的條件。漢陽位於半島中部,依山傍水,南靠漢江,北側有北漢山等山脈,易守難攻,地勢平坦,是建都佳地。

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了漢陽。1396年,朝鮮將新都的名稱改為「漢城」。朝鮮王朝延續了五個多世紀,都城一直是漢城。朝鮮王朝時期,將全國分為8個道,漢城府屬於京畿道。

朝鮮王朝等級森嚴,只有貴族才有學習的權利,掌握漢字成為官方和貴族壟斷的特權。而下層的老百姓基本上不會寫漢字。明顯不利於政令的傳達。

由於漢字難以完全解釋朝鮮語含義,朝鮮王朝的國王世宗組織多人,想要創製適合於記載朝鮮語的拼音文字。1443年,能夠記載朝鮮語的拼音文字產生,朝鮮國王將新文字稱為「訓民正音」,意為"教老百姓以正確的字音」,正式名稱為"諺文"。

諺文屬於拼音文字,拼寫簡單且通俗易懂。但推廣諺文運動並沒有獲得整個統治集團的支持。書寫漢字當時是貴族的特權,因此諺文未能在朝鮮上層得到廣泛推廣,這也就導致了向社會推進的力度不強。

不過,諺文發明後,改變了完全用漢字記載朝鮮固有語的傳統。一些朝鮮方言裡傳下來的固有詞開始專門用諺文來記載。

由於漢字主要在上層社會流行,社會上的民眾會把都城稱為「嗦烏(中文普通話發音)」。諺文產生後,對應的諺文則為「서울」。 當然,由於沒有對應的漢字,「서울」也就沒有具體特指哪一座城市,首都遷到哪裡,哪裡就是「서울」。由於朝鮮王朝延續的5個裡,首都均沒有變遷,所以漢城也就是朝鮮民眾默認的「서울」。

諺文興起

隨着清朝自顧不暇,無力再去維持宗藩體系,西方國家的擴張帶來了民族主義思潮。朝鮮半島民族主義興起。民族主義者掀起「文明開化運動」,主張利用朝鮮民族自己的文字——諺文,作為本民族的書寫文字。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成為強國,將對外擴張的重要一步放在朝鮮半島。日本通過甲午中日戰爭打敗了清朝,清朝失去在朝鮮半島的宗主權。

隨着清朝衰落和半島民族主義意識的興起,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諺文。人們難以一下子改變書寫習慣,朝鮮社會的知識分子先是推行「漢字混書」,即漢字詞語依然用漢字書寫,而朝鮮語固有詞則用諺文書寫。有着「韓國嚴復」美譽的俞吉浚撰寫了《西遊見聞》一書,書中就採用了「韓漢混用文」。19世紀末,朝鮮王朝進行了改革,頒布「使用國漢文混合體」的法令。

1910年,日本迫使朝鮮簽訂《日韓合併條約》,徹底吞併朝鮮。日本要求朝鮮學校必須教授日文。日本的奴役政策引發朝鮮民眾的激烈反抗。朝鮮民眾將推廣民族文字諺文作為反抗入侵的武器。 日本吞併朝鮮後,將首都「漢城」的名字改為「京城」。但國際上沒有廣泛承認「京城」這個名字。

「漢城」被廢止

1945年,朝鮮半島獲得解放。李承晚等人為避免半島南部被美軍接管,成立朝鮮人民共和國。李承晚認為首都「京城」的名字充滿殖民色彩,不適合再用。漢陽、漢城這些已經用過的名字,也不足以代表新形象。

朝鮮人民共和國將「京城」改為了朝鮮語固有名詞「서울」,拉丁化後為「Seoul」。서울這個詞在朝鮮語中是「首都」的意思,例如新羅的「서울」是慶州,高麗的「서울」是開城,朝鮮王朝的「서울」是漢城。因為朝鮮王朝存在了五個多世紀,所以在大家眼中「서울」一般指的是漢城。

由於美蘇對抗,半島南部很快被美國控制。美國軍政廳不承認朝鮮人民共和國,根據美蘇達成協議,半島南部在美國監管下重新組織選舉。1946年,美國軍政廳頒布法令,將「서울」從京畿道中分離,改為特別市。

1948年,大韓民國(韓國)建立。韓國將「서울」作為首都,世界各國根據自身語言情況,通過「서울」的音譯進行命名,例如英語、法語和德語的「Seoul」,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的「Seul」。由於서울沒有對應的漢字,韓國首都成為朝鮮半島唯一一個沒有漢字名的主要城市。

日本作為漢字文化圈的一員,也不再使用「漢城」「京城」等漢字來表示韓國首都,而是將「서울」音譯後,使用假名「ソウル」表示。韓國首都的中文名則繼續沿用已使用了500多年的漢字名「漢城」。

韓國建立後,選擇推廣簡單易懂的民族文字諺文。1948年,韓國頒布了《諺文專屬用途法》,明確要求韓國的公文使用諺文書寫。韓國還規定每年10月9日為「諺文節」,全國放假一天。

由於諺文為表音文字,一個字常常對應不同的意思,比如한,就對應了韓、漢、寒等意思,需要在不同語境下解讀。在一開始,為了讓民眾便於理解公文內容,諺文會使用漢字與表音字備註。到了最近幾十年,漢字的使用頻率越來越少,諺文已經完全主導了韓國社會。

中文改名首爾

從60年代開始,韓國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漢城也成為一個人口達千萬的國際大都市。韓國經濟騰飛,與中國經貿交往越來越密切。1992年中韓建交後,韓國首都「서울」的中文譯名規範化,成為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韓國方面認為,漢城已更名為韓語固有詞「서울」,「漢城」已停止使用,韓國和國際上對「漢城」這座城市的稱呼,與中文世界的稱呼對比起來,發音差別過大,不符合命名標準化。 中文世界繼續使用「漢城」,會導致人們對這座城市及相關機構出現認識誤解。比如,「서울大學校」與「漢城大學校」(均為韓國漢字寫法),其實是兩所不同的學校,但在中文裡都被看作是「漢城大學」。

2004年,漢城市長李明博成立了一個由專家組成的「漢城中文標識改善委員會」,來討論韓國首都的中文名稱。

委員會針對在韓的中國外交官、留學生等進行過民意調查,在1440名受訪者中,對漢城更名44%表示反對,32%表示贊成,24%表示無所謂。雖有近半的調查者反對更名,但更名仍在有條不紊進行。

韓國先後提出首爾、首午爾、中京、首沃等中文名。根據方位,東亞有了東京、北京、南京等「京」字城市,韓國首都也可以命名為「中京」。

委員會認為按照「Seoul」的音譯更符合國際的標準。受訪者中65%選「首爾」,12%選「首午爾」,9%「首沃」,也有14%表示應該使用「中京」。

委員會在廣泛收集了各界的意見後,確定了與Seoul發音相近的「首爾」為首都的中文名字。「首」有第一、首要的意思,首爾意思是「首善之都」,既符合音譯的要求,又達到了意譯的效果。

2005年1月,漢城市議會通過決議,決定使用「首爾」作為唯一中文名。漢城市議會要求韓國政府的公文、網站、機場等中文版本都使用漢字「首爾」。隨後李明博向中國方面提出協助改名的正式要求。

中國堅持客隨主便的原則,官方媒體開始使用「首爾」。大多數機構為了讓人們適應名稱的變化,在前期會採用「首爾(漢城)」這樣兩種名稱同時使用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從尊重歷史的角度出發,對這個城市在2005年之前發生的事件,依舊沿用「漢城」,或「漢城(今首爾)」的這樣的表述。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