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靜靜的徐家堰(余國良)

靜靜的徐家堰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靜靜的徐家堰》中國當代作家余國良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靜靜的徐家堰

赤壁市城北有一個大畈,大畈南端有一個徐家堰,徐家堰是一片很大的水域,灌溉着周邊十里八村數不清的稻田,一直以來,她總是靜靜的、默默地堅守在那裡。

春天來了,春風綠了江南岸,也綠了徐家堰,徐家堰堤上長着一排垂柳,那如絲如線的柳枝綴滿新綠,就像少女的長髮,隨風飄拂,招來了成雙成對的春燕,斜剪雙翅,掠過了如鏡的水面,又飛向了藍藍的天空;也招來了舞姿優美的蜻蜓,兩兩成對地點點水,圍着剛鑽出水面的新荷,轉了幾個圈,就立在箭頭似的新荷上遙望着遠方,不一會兒,像是發現了什麼,就嗖地飛向了空中。

堰里的水漲起來了,粼粼碧波,被春風揉得皺皺巴巴,輕輕地吻着披着綠色外衣的堤岸,發出微微的撞擊聲;亮亮的水中,綠綠的扁擔草,匍匐在堰底,隨着水的蕩漾起起伏伏,鯽魚、黃顙、鯰魚、草魚、鯉魚等魚苗在裡面鑽來游去,有的甚至撒歡似地翻着魚白,閃閃的銀光,刺得你的眼睛都睜不開;水面上,漂着一些水葫蘆,綠綠的葉子長在脹鼓鼓的水葫蘆上,一團一團的擠在一起,使得開在綠色葉片中的紫色小花也顯得特別鮮艷,赤眼鱒、白鰷,烏魚在其中閒逛,似乎在尋找一些可吃的東西;一有響動,它們就拉着水線,像箭一樣射向遠方。

春陽柔柔地暖着徐家堰,徐家堰愉快地接受了這份贈予,亮着大大的眼,靜靜地躺在大畈里,美美地享受着將涓涓清流輸送給稻田的快樂。

夏天的徐家堰越發可愛了,尤其是夜晚,就像一幅美麗而靜謐的水墨畫,連月亮也對它另眼相看,早早就來到了她的上空,把如水的月光盡情地傾瀉在堰里的水面上,人說女人是水做的,女人多情,水更多情,它被微風吹得笑逐顏開,一把就將月亮擁進了懷中,幾經纏綿,它們終於難捨難分地融合在了一起,給人們展現了一幅「水中浮月」的美景圖。猛一看,徐家堰除了水上蕩漾着閃閃的漪漣以外,一切似乎都睡熟了,靜靜的,悄悄的,偶有幾片樹葉掉進水裡,它也懶得理會,真可謂「夜闌人靜,任月華來浸。」

但細一察看,並不盡然,你看那荷葉在風的推動下,使勁翻着碧綠的波痕,不斷地撞着荷花與蓮蓬,荷花被挑逗得捂着粉紅的臉羞答答地笑着,還不時向蓮蓬點頭示好,蓮蓬似乎視而不見,依舊高傲地揚着那長滿疤點的頭,對荷花不理不睬;唯有那熟睡的水鳥像是被驚着了,嗖的一聲飛向了堰岸的柳樹,躲進樹枝濃密的葉里,再也聽不到聲響。

不知什麼時候,堰里起霧了,繚繞的白霧,瀰漫在徐家堰的上空,如薄薄的輕紗一般,飄飄悠悠的,使得徐家堰迷茫一片,就像籠罩在夢境裡一樣,整個堰里,在淡淡的月光映照下,花非花,葉非葉,一切都像被乳汁洗過一樣,影影綽綽,靜謐而夢幻。

這時,一葉小舟掛着一盞漁燈,悄然無聲地蕩漾在堰里的水面上,船尾的漁婆輕輕地盪着雙槳,船頭的漁父熟練地下着漁網,他們專注地穿行在薄霧中,就像騰雲駕霧一樣,燈影中的槳聲應和着魚躍水面的撲通聲響,禁不住讓人想到,「人疑天上坐,魚似鏡中懸」的詩境,假如這時你坐在這葉小舟上,靜靜地閉上雙眼,品賞着荷香月色,默念着優美詩詞,享受着恬靜時光,心中不知美成了啥滋味

不知不覺,秋風也悄悄來到了徐家堰,傘一樣的荷葉被秋風褪去了綠色,鮮艷的荷花早就凋零了,稀稀落落的幾個蓮蓬咧着嘴無精打采地立在殘荷中間,在秋風中索索地顫抖着;菱角藤上那星星點點的小白花早已不見蹤影,代替它們的是綠色或淡紅色的菱角,它們雖然都挑釁似的張着倔強的角,但仍然溫順地偎依在母親菱角藤的身旁;堰灘上的荸薺葉莖綠綠的,長得像小蔥一樣,只是顏色越發深了,似乎在告訴人們,荸薺已經長大了。

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裡,人們開始挖蓮藕、摘菱角、挖荸薺。洗乾淨了的蓮藕,白白的、胖胖的,一節連着一節,鮮嫩得讓人眼饞,咬一口,脆脆的、甜甜的,乳白色的汁液會順着你的嘴角往下直淌;菱角有二角、三角、四角的,顏色分全綠的、綠中顯紅的、淡紅的、還有絳紅的,堆在腳籃里,菱角疊着菱角,紅紅綠綠的,別有一種意味;荸薺有大的、有小的,大的像算盤珠,小的像圍棋子,無論大小,都是黑紅色的外皮,包裹着白白的果肉,洗乾淨了咬一口,一種清甜味道就會直透心田,令人頓覺神清氣爽。

夕陽西下的時候,這些採收鮮貨的人們,開始陸陸續續回家了,青壯年男人們挑着滿滿一擔蓮藕,頭戴草帽,手扎汗巾,走到岔路口的時候,相互打個招呼,就大步流星地扭着腰肢,閃閃搭搭地向各自的村落走去;大姑娘小媳婦們挑着菱角或荸薺,穿着各種花色的襯衫,扎着纏着紅頭繩的辮子,一個跟着一個,在堰堤上走,一長溜,風擺楊柳似的,裊裊婷婷、阿娜多姿,別提有多好看了。不幾天,這些鮮貨都被採收了,就沒有人再到堰里來了,除了一些水鳥飛來飛去的,徐家堰又成了一片寧靜的世界。

徐家堰總是這麼寧靜嗎?不!它也有興奮的時候,有時甚至熱鬧非凡;尤其是冬天開閘放水的時候,水淺了,堰里的魚都看得到背脊了,它們互相擠着,樹着背鰭,一群群的,搖頭擺尾地往水深的地方游去,那活靈活現的圖景,看着十分讓人眼饞。

記得那年冬天的一個中午,徐家堰的上空,晴空萬里,堰外堰里一片沸騰,呼喊聲、奔跑聲、嗚呼聲、歡叫聲,響成一片。

堰外,一群群的人從四面八方奔涌而來,他們或扛着魚罩,或提着趕罾,或拿着蝦搭,前呼後應着,快速奔跑着,相互追趕着,直向堰里湧來。

「發生什麼事了?」過路人好奇地問。

大家只顧跑,沒有人搭理他,嗖、嗖、嗖,人們穿梭一般從他身旁擦過,個個跑得氣喘吁吁,人人頭上熱氣騰騰,儘管臉上豆粒大的汗珠直滾,他們還是一個勁地跑。

「哎!哎!怎麼啦?」過路人着急了,想攔着人問,還是沒人搭理他。

為什麼?當你站到堰堤上,你會看到四方鄉村的人紛紛湧上堰堤,擠得你幾乎沒有站的地方,一會兒,他們就都奔向了堰里,踏着泥,直向有水的地方跑去,離得遠的,就像一個個小黑點向前滾動,瞬間就融入到了堰里喧鬧的人群里。

這時,堰里特別熱鬧。罩魚的隊伍過來了,堰里立刻滾過一片 「嗚—呼—呼」、「嗚—呼—呼」的聲浪,隨着魚罩按下提起的快速動作,急促響亮的的水聲,魚兒紛紛驚得飛向空中,像白色的水鳥一樣,在水面躍起,在空中轉了一個優美的弧形,又扎進了水中,那白色的魚鱗在陽光的反射下,熠熠生光,招得那些罩魚漢子更來勁了,他們見着飛起的魚兒上下跳躍,呼聲更急,罩得更歡,激起的水花更密,伴和着飛魚的倩影,構成一幅絕佳的水上畫卷,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摸魚的人群也過來了,遠遠看去,水面上浮着一片黑壓壓的人頭,就像一群覓食的鴨子,向前遊動着,跟罩魚的隊伍比,似乎沒有那麼躁動。就近看去,也不盡然,不時有人摸着魚了,如果是鯽魚或鯰魚,就用一隻手把嘴裡含着的魚針拿下來,小心地穿進另一隻手上的魚腮里,將魚繩纏在腰上,放進水裡,拖在身後,儘管魚擺動着尾巴掙扎,也不理會,知道它跑不了;如果是摸着個頭大的鯉魚或草魚,一雙手就緊緊地抓着,興奮地大呼小叫地喊身邊的人幫忙,直到用魚針刺進了魚腮後才放心拖在身後,雖然魚拚命扭動,翻起很大的浪花,還是擺脫不了穿在腮里的魚繩;如果碰到一處泥水裡藏的魚多,人們一下子就喧鬧起來,在水裡拚命地抓摸着、撲騰着、呼喊着,不僅激得水花飛濺,魚也被逼得躍上空中飛舞,逗得有的人乾脆從水裡站起來,伸開雙手接在頭頂上,全神貫注地表演着精彩的空中抓魚。

堰灘草地上的放牛娃看到眼熱,也高聲歡呼,耐不住性子的乾脆就扒下自己的褲子,跳進水中去抓魚;拿蝦搭專撈浮游水面魚的人,也將蝦搭從水裡拿起,高舉過頭,直往魚飛空中的地方跑去,有魚掉到了蝦搭的網兜里,撲騰幾下就被抓到了;在淺水裡拿趕罾的,在深水裡扳罾的,也都紛紛趕了過來。一時間,水聲喧譁,人聲鼎沸,整個堰里被鬧了個熱火朝天。

夜幕降臨了,人們手提着裝滿了魚的魚簍,腰裡纏着穿滿了魚的魚繩,肩扛着五花八門的魚具,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徐家堰。

人們滿載而歸,可徐家堰卻一無所有了,甚至連水都快被放幹了;她累極了,卻很開心,因為她再無牽掛,似乎很快就睡着了。

不一會兒,徐家堰就被夜色籠罩了,四周又是一片寂靜。

徐家堰就像一位無私的母親,總在默默地付出,她將清清碧水送給稻田;用荷花的美艷裝扮大地,把蓮藕、菱角、荸薺、鮮魚都無償地獻給四方鄉鄰;她一樣也不留,卻無怨無悔。若有人問她為什麼?她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因為我深深地愛着這裡![1]

作者簡介

余國良,湖北赤壁人,原廣州工商學院文學教研室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