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虛山景區
青虛山景區
位於河北省唐縣齊家佐鄉境內,最高峰海拔998米,三座主峰和十幾座峰林構成了景區特有的地貌景觀,風景區內秀峰林立,峽谷幽深,還有參天古樹,飛瀑甘泉。據《唐縣誌》載:青虛山因「四時之氣清而熙,界入虛空,超然物外」而得名。青虛山多為石灰岩,久經風雨溶蝕,形成了「如青筍、似狼牙、像箭鏃、直刺雲天」的奇峰峻岭。[1]
名稱來源
青虛山位於太行山東麓,古北嶽恆山(神仙山、大茂山)左臂。唐河從東、北兩側環山而過。古長城在其北麓雄峙,沿線的倒馬關、插箭嶺、紫荊關,自古成為同塞外交通的咽喉。山前面對華北大平原,形勢十分險要。此山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相傳葛洪及其夫人鮑姑在這裡採藥行醫,煉丹治病,人們為紀念他們,用他們的名字命名了「葛洪山」。地方志及山上的碑文多處記載着他們夫妻的行蹤和業績,山上山下至今還流傳着關於他們美好故事和傳說。
景區特點
青虛山多為石灰岩,久經風雨溶蝕,形成了「如青筍、似狼牙、像箭鏃、直刺雲天」的奇峰峻岭。
青虛山後的西勝溝,飛泉瀑布,一年四季溪水常流,秀麗的兩處龍潭,顯得靈氣十足,十幾里長溝怪石嶙峋,狼牙交錯,陡峭的懸崖上長滿了鐘乳石。石花、石筍、石乳千姿百態,奇形怪狀,滿溝滿溝的杜鵑、海棠,滿坡滿坡的葛藤和灌木,泉水飛濺,一派南國風光。
發展歷史
青虛山又名葛洪山,晉代著名道學家葛洪「幼年慕道,壯而出仕,老而歸真」;「披荊斬棘而入,攀藤扶葛而上」,來到青虛山修煉。至今山上洗心泉、青虛宮、藥碾、曬艾台、仙奕石等遺蹟猶存。 據清乾隆年間陳效元的《葛山指掌圖》載:青虛山有紫雲峰等四峰、三岩、九洞、四峪、二園、二寨、二崖、二潮等自然景觀40餘處。遠眺此山,「萬峰聳翠,霽瞑不時,煙霞無定,青虛聳翠」,為唐縣古八景之一。 據《重顯子返真碑》載:全真教主丘處機派其弟子陳道義(號重顯子)到青虛山傳經布道,發展信徒,興建關庵。到清朝末年,這裡的各種寺、廟、觀、庵達100多處。尤其是三月十五青虛山廟會,五州八里數十萬香客雲集青虛山,更是盛況空前。
乾隆皇帝到五台山進香,路過此地,見此山雄偉壯麗,派大臣董邦達兩次到青虛山勘察,畫了一幅全圖和八幅小景,至今留存在故宮博物院。並御筆書寫「紫雲峰」、「鳳凰石」兩塊玉匾鑲嵌在懸崖上。 經保定,走保淶路在順平縣神北轉彎,南行3公里到達神南村,西行過唐河,南行3公里即可到達。走保阜路在唐縣白合鎮北行,到齊家佐村,北行5公里到青虛山。保定距青虛山63公里。[2]
文化淵源
青虛山分上清虛、下清虛。葛洪大殿、洗心雙泉、煉丹古井、煉丹灶、藥碾、爆艾台、清虛宮、留雲院等與葛洪 真人有密切關係,現保存完整無缺。據清同治十年《重修葛公殿碑記》記載,青虛山自葛洪真人隱居得道後,名氣大增,文人騷客、達官顯貴雲涌而至,形成了以道教為主流的青虛山文化。
青虛山道教歷代持續發展,經過唐、宋、金、元時期,內戰連續百年,生靈塗炭。道教全真派宗師丘處機勸元太祖成吉思汗少殺生靈,有功於世,封為「長春全德神化明應主教真君」,尊為國師。凡加入全真教者皆免死免賦。隨着全真教在北方的興起,丘處機派大弟子陳道益到青虛山傳道,此時修築廟宇100多座,盛極一時。元明清三代,規模再次擴大,信徒香客絡繹於途,摩肩接踵,達10餘萬人。山上已修起殿堂10餘處,進香觀光者四季不斷。青虛山作為道教聖地,也是在此時興旺起來的。
自從洞虛真人陳道益開闢全真龍門派道場到解放前期,龍門派在青虛山傳續十九代。解放以後,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實,眾多道教龍門派弟子均赴青虛山修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