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青少年型牙周炎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青少年型牙周炎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1]、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目錄

名詞解釋

青少年型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JP)過去曾被稱為牙周變性(periodontosis)。Gottlieb於1923年首次報告1例死於流感的年輕男性患者,其牙周組織有嚴重的變性及牙槽骨吸收。作者認為這是不同於單純性牙周炎的一種疾病,命名為瀰漫性牙槽萎縮(diffuse atrophy of the alveolar bone),後又提出牙骨質的先天發育不良可能為本病的病因。Orban和Weinmann於1942年提出牙周變性的命名並根據一例屍體解剖的結果,提出該病首先發生於牙周膜主纖維的變性,導致牙骨質停止新生和牙槽骨吸收,然後才是結合上皮增生和炎症的發生。此後一段時期內普遍認為本病是由於某種全身因素引起的牙周組織變性,而炎症是繼發的。但大量的臨床觀察和動物實驗未能找到變性的證據。1966年世界牙周病專題討論會提出摒棄牙周變性的名詞,但指出的確在青少年中存在着一種與成人型不同的牙周炎。1969年Butler引用Chaput等在1967年提出的法文名稱,將本病命名為青少年型牙周炎。此名稱逐漸得到公認,因為:①該病的主要病理變化還是炎症,而非變性;②發生於年輕人;③從臨床特點來看確實有別於成人型。Baer在1971年提出本病的定義為「發生於全身健康的青少年的一個以上恆牙的牙槽骨快速破壞……牙周破壞程度與局部刺激物的量不一致」。Baer雖仍堅持稱本病為牙周變性,但他所提出的7條診斷標準,仍被用作對青少年型牙周炎的嚴格診斷依據。

症狀體徵

本病可分為局限型(localized juvenile periodontitis簡稱LJP)和瀰漫型(generalized juvenile periodontitis,簡稱GJP)。前者的病變局限於切牙和第一恆磨牙,患者年齡一般較小。通常所稱青少年型牙周炎即指此型。瀰漫型則波及全口多數牙齒,年齡相對稍大。對GJP尚有爭議。有人報告12~15歲的患者平均每人患牙為4~6個,隨着年齡增大,病程進展,患牙數目也增多。還有人報告青少年型牙周炎在年幼組以局限型較多,年長組則以瀰漫型多見,患者年齡與患牙數、牙齦炎症程度正相關,故認為二者為同一疾病。也有人報告瀰漫型患者血清中抗伴放線桿菌的特異抗體水平明顯地低於局限型者,認為可能是由於機體對致病菌的免疫反應較弱,而使疾病擴延到全口多數牙齒,成為瀰漫型。上述這些研究結果支持局限型與瀰漫型為同一疾病的觀點。但也有些學者認為青少年型牙周炎僅指局限型者。他們把瀰漫型併入快速進展性牙周炎,或把一些伴有全身疾病、全口多數牙累及的青少年的牙周炎列為GJP。有的局限型青少年型牙周炎患者隨着年齡增長,發展為瀰漫型,全口多數牙齒受累。但也有始終局限於切牙和第一磨牙,而年齡已超過25歲者,有人稱之為青少年後牙周炎(post-juvenile periodontitis)。

1.年齡與性別 本病主要發生於青春期至20歲的年輕人,可在11~13歲開始發病,故歸入早發性牙周炎。但因早期無症狀,就診時常已20歲左右。女性多於男性,但也有人報告性別無差異。丹麥學者將156例青少年型牙周炎患者分為12~18歲、19~25歲和26~32歲3個年齡組。在最年輕的1組中,女與男的比例為5∶1,最年長的1組中則為1.5∶1。這可能是由於女性發病比男性早。但在黑人中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

2.口腔衛生情況 本病一個突出的表現是早期患者的菌斑、牙石量很少,牙齦炎症輕微,但卻已有深牙周袋,牙周組織破壞程度與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牙齦表面雖然無明顯炎症,實際上在深袋部位是有齦下菌斑的,而且袋壁也有炎症和探診後出血,晚期還可發生牙周膿腫。

3.好發牙位 青少年型牙周炎牙槽骨的破壞可分為3種類型:①第一恆磨牙和(或)切牙;②第一恆磨牙、切牙和少數其他牙,但患牙總數不超過14個,這兩型被稱為局限型青少年牙周炎(LJI));③全口多數牙廣泛受累,即瀰漫型青少年牙周炎(GJP)。典型的LJP主要侵犯第一恆磨牙和切牙,且多為左右對稱,尖牙和前磨牙很少累及,對這種現象目前還缺乏科學的解釋。

4.X線片所見 第一磨牙的近遠中均有垂直吸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在切牙區多為水平型骨吸收。此外還可見牙周膜間隙增寬,硬骨板模糊,骨小梁疏鬆等。

5.病程進展很快 有人估計本型患者的牙周破壞速度比成人型快3~4倍,在4~5年內,牙周附着受損可達50%~70%,患者常在20歲左右即已須拔牙或自行脫落。

6.早期出現牙齒鬆動和移位 在炎症不明顯的情況下,切牙和第一恆磨牙可出現鬆動,自覺咀嚼無力。切牙可向唇側遠中移位,出現牙間隙,多見於上切牙,由於力的影響致呈扇形排列。後牙移位較少見,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食物嵌塞。

7.家族史 家族中常有多人患本病,患者的同胞有50%患病機會,以母系遺傳為多。其遺傳背景可能與白細胞功能缺陷有關,也有人認為是X連鎖性遺傳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等。還有人認為患者有牙骨質發育不全,使牙周組織易於遭受破壞。但也有個別學者認為是由於牙周致病菌在家族中的傳播所致。

用藥治療

1.早期治療,防止復發 本病常導致患者早年拔牙,因此特別強調早期、徹底的治療。又因本病治療後較易復發(國外報道約有1/4患者復發),因此應加強維護期的複查和治療,每2~3個月1次,至少持續2~3年。有條件時,可定期作齦下菌斑的細菌學檢查。

2.基本的治療方法 同成人牙周炎,潔治、刮治、根面平整等基礎治療是必不可少的。在炎症控制,牙周袋變淺後,可以用正畸方法將移位的前牙復位排齊,但正畸過程中務必加強菌斑和炎症的控制,加力宜緩慢。

3.全身抗菌療法 近年來不少學者報告,本病單純用刮治術不能消除入侵牙齦中的細菌,故臨床易復發,主張全身服用抗生素,結合進行翻瓣手術以徹底平整根面和消除牙周袋和組織內的微生物。口服藥物如四環素4次/d,每次0.25g,2~3周1個療程;或螺旋黴素,4次/d,每次0.2g,1周1個療程。國外報告甲硝唑對本型患者效果稍差。而米諾環素(二甲胺四環素)則效果較佳。

4.調整機體防禦功能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提高機體防禦功能的方法,祖國醫學對本病強調全身調理。國內有些報告用六味地黃丸為基礎的固齒丸,在牙周基礎治療後服用數月,可明顯減少復發率。服藥後,患者的白細胞趨化和吞噬功能也有所改善。

5.據Baer等介紹,在青少年型牙周炎患者如果第一磨牙破壞嚴重,而第三磨牙尚未萌出,X線片顯示其牙根已形成1/3~2/3,則可將患病的第一磨牙拔除,而將發育中的第三磨牙移植於第一磨牙的拔牙窩內,可期望獲得移植牙的牙根繼續形成的效果,避免了義齒法修復第一磨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