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樓鑰)
正文
丙午九月才入冬,晦日忽驚雪墮空。
傳聞都城更復早,萬官入賀明光宮。
自從開霽更不雨,和氣直似青春濃。
斗柄插子日丁卯,夜煽裂缺鞭雷公。
從以震霆至三四,驚破蟄戶紛昆蟲。
寧知玄冥全未究,翻手作雲千里同。
暗窗初聽灑珠雹,巽二滕六方施工。
一日喜見瓦溝積,忍寒待伴炯不融。
二日三日遂盈尺,膏潤四海恩無窮。
古來詩人詠不盡,巧思橫出昌黎翁。
少時奮筆不肯已,老矣袖手便疎慵。
兒曹作戲記昨夢,舞狻獰踞金雙瞳。
誰人苦欲撩詩思,更作玉山高數峰。
移將劉叉兩冰柱,輝映愈覺清心胸。
見之躍躍忽技癢,起呵凍筆尋詩筒。
開門一看天宇闊,素霓百萬翻長風。
瓊樓玉宇滿妙界,千林寶樹春玲瓏。
恨無高台三百尺,縱觀萬象凌空濛。
固知幻影有變滅,一時如入崑閬中。
仙家俄頃閱塵劫,安知此際非神功。
賸喜年來米價賤,便欲扶犁隨老農。
牆頭濁醪走來過,相與痛飲歌年豐。[2]
人物簡介
樓鑰,出身書香門第,母為汪思溫長女,是樓璩的三子。有兄長樓鐊、樓錫,與袁方、袁燮師事王默、李鴻漸、李若訥、鄭鍔等人。少好讀書,潛心經學,融貫史傳。[3],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及第。歷官溫州教授,起居郎兼中書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隨舅父賀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諡宣獻。袁燮寫有行狀。有子樓淳、樓濛(早夭)、樓潚、樓治,皆以蔭入仕。歷官溫州教授、樂清知縣、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兼翰林侍講、資政殿學士、知太平州。 乾道間,以書狀官從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記敘途中所聞,成《北行日錄》。[4]
個人成就
藏書 樓鑰學宗朱熹,性喜藏書,築東樓於月湖畔,聚書逾萬卷。凡精槧著本、刻本、抄本,必一一收藏,親手校讎。至晚年為得潘景憲的八十二篇《春秋繁露》一書,仍轉輾訪求,得而後快。歷幾十樓鑰《題徐鉉篆書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樓鑰《題徐鉉篆書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年之聚集,東樓藏書逾萬卷。內有樓鑰隨使金時所撰《北行日錄》和深得世人推崇的樓鑰名著《攻媿集》一百二十卷。時東樓經常接待讀者:「客有願傳者,輒欣然啟帙以授。」(光緒《鄞縣誌》)。「門前莫約頻來客,坐上見觀未見書。」(樓鑰詩句,王應麟札)。到了南宋末年,元兵南下,東樓藏書終隨改朝換代而漸漸散失。至明末更全數敗落,舊宅多歸王家墩湯氏所有。
文學
樓鑰因長期供職於內廷,擅長內外製及書奏啟札之類應用文字。他博通經史,講求實學,在訓詁小學諸方面能縱貫古今,論述大多可信。其題跋文字尤以原原本本、證據分明而為後世所重。《北行日錄》為其早年作品,按日記敘使金時行程見聞,反映了中原殘破及人民生活的狀況,表現了傷時憂國的情緒。
他的詩中也有這種感情的流露,如「中原陸沉久,任責豈無人」(《泗洲道中》)、「膏腴滿荊棘,傷甚黍離離」(《靈壁道中》)。其寫景詠懷之佳作,古體詩多雄奇壯美,如《大龍湫》、《連雲亭望海中諸山》等,而近體詩則工於聲偶,往往流麗,如「行盡杉松三十里,看來樓閣幾由旬」(《同王原慶知道游天童》)、「一百五日麥秋冷,二十四番花信風」(《山行》)之句,皆為後人激賞。但餞送酬答,與人唱和而風格平庸的作品,為數也不少。
所著《攻媿集》,原為120卷,流傳中有所散佚,清四庫館臣復刪去「青詞」數卷,編定為今本112卷。前14卷為古、今體詩,以下為狀札、表箋、奏議、外內製、序記書啟、墓誌等應用文,末兩卷為《北行日錄》。有武英殿聚珍版本,《四部叢刊》影印聚珍本及《叢書集成》本。[5]
參考資料
- ↑ 樓鑰簡介 國學薈網
- ↑ 「樓鑰」詩詞全集 雪(樓鑰) 詩詞名句網
- ↑ 為何西方有神學、哲學、科學,而中國卻只有經學,搜狐,2016-04-11
- ↑ 樓鑰 古詩文網
- ↑ 樓鑰百科介紹 詞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