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雪莉·傑克遜

圖片來源

雪莉·傑克遜Shirley Jackson,(1916年12月14日 - 1965年8月8日)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美國女作家,其作品,受到讀者口碑相傳逾半世紀,即使在台灣,也常是英文系學生的指定閱讀經典。

雪莉·傑克遜的作品被歸入美國經典文學之列。她影響了尼爾·蓋曼斯蒂芬·金等後輩作家。作品《邪屋》(The Haunting of Hill House)是蘭登書屋「現代文庫」讀者票選20世紀百大英文長篇小説之一。[1]

在她二十多年的寫作生涯中,一共寫有六部長篇小說,二部回憶錄,一部短篇小說集。

目錄

個人簡歷

曾在伯林蓋姆市高級中學讀書,並在學校的交響樂團擔任過小提琴手。在高三的時候,她們家一舉遷到了紐約州的羅徹斯特。後轉入布萊頓高級中學又讀。

1934年,畢業於布萊頓高級中學。之後,父母以能監督她學習為由,把她送入了鄰近的羅切斯特大學。 然而,傑克森對這所大學的課程感到極不滿意。最後,她轉到了雪城大學。在那裡,她的創造性和社交力得到了提升,並遇到了她的丈夫海曼。

1940年,與海曼在結婚,並曾旅居紐約康乃狄克州的韋斯特波特市(Westport),最終定居在 佛蒙特州的北本寧頓市。海曼曾在本寧頓大學擔任指導教師。

最高人氣作品 - 〈樂透〉

作品 - 〈樂透〉
 

圖片來源

雪莉最知名的短篇小說〈樂透〉於一九四八年發表在《紐約客》雜誌。小說一刊登,迅即造成極大的迴響,被譽為《紐約客雜誌》「有史以來無人能匹敵的最高人氣作品」。然而它的超高人氣,不僅僅是讚譽而已,還包含了使《紐約客》雜誌收到有史以來最激烈的讀者回應——上百封抗議信如雪片般飛來,指控這篇小說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有些讀者甚至直接退訂雜誌,以示不滿;亦有不少讀者致電給出版社,想要打聽小說情節是否為真。[2]

1948年,〈樂透〉曝光後,這種對公眾的庇護所就結束了,這以殘酷和露骨的方式暗示了美國深處陰暗令人震驚的黑社會的存在。[3]

出版物發表後,雪莉(Shirley)受到了無數批評和指責,將她定義為「巫婆」,「共產主義同情者」和「猶太共濟會陰謀的盟友」。[4]

著作

小說

《上吊的人》(Hangsaman) 1951

《鬼入侵》(The Haunting of Hill House)1959

《我們一直住在城堡里》(We Have Always Lived in the Castle)1962

短篇小說

《樂透》(The Lottery)1948

《邪惡的可能性》(The Possibility of Evil) 1965

回憶錄

《與野人同居》(Life Among the Savages)1953

《撫養惡魔》(Raising Demons)1957

雪莉·傑克遜傳記電影

2020年,傳記帶被發行 雪莉,主演 伊麗莎白·莫斯 由約瑟芬·德克(Josephine Decker)導演,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作了註釋。

儘管這部電影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 蘇珊·圍巾·梅雷爾(Susan Scarf Merrell)這不是對美國作家一生的忠實報導。 但是,它努力使它得到更大的認可。

獎項和榮譽

1949年,獲得歐·亨利獎,《樂透》The Lottery

1960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邪屋》The Haunting of Hill House

1961年,獲得艾倫·坡最佳短篇小說獎 Louisa, Please Come Home

視頻

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