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雞公碗
圖片來自香港福成元記


雞公碗,或作公雞碗雞角碗客家人稱為雞公缽,為中國傳統的一種家用陶器, 為何是雞公?中國瓷繪藝術,圖必有意。雞公圖案,代表男性雄武勇猛。直到清代乾隆皇帝好武功,雞公一度成為當時工藝畫師筆下的流行風尚。西漢時期韓嬰也曾在《韓詩外傳》中謂雞有「五德」:「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雞對中國人來說,乃吉祥的化身。

目錄

歷史

雞公碗最早出現在明代成化年間[1],當時是王公貴族喜愛的珍品[2],在清朝時期以及1960年代時候為中低下階層的普遍用具。清末民初的雞公碗在江西燒製,但生產成本高,不敵廉價洋瓷,曾一度停產;後來潮汕地區接力生產,雞公碗又再度普及,更出口到東南亞香港。1960年代時期,各戶人家皆有。 清末時期出品,雞公靈秀威猛形如鬧雞,是因為乾隆皇帝好武功之故。 民國初期,雞公體形漸見雄渾粗壯,色彩也較亮麗悅目。 踏入三十年代,政局開始動盪,正所謂「無得食都有得睇」,畫匠唯有寄語溫飽在餐具上,雞型漸見肥潤,有隱喻的。 六十年代打後,雞碗開始轉投泰國生產,雖然雞型猶在,但牡丹與芭蕉葉愈見模糊。

圖案

雞公碗的圖案除了公雞外還有其他陪襯,早期的雞公碗會在公雞旁繪有其他小鳥及花叢[2],後來則常配以牡丹芭蕉,雞諧音「家」,牡丹象徵富貴,芭蕉是大葉植物,有「興家成大業」、「功名富貴」等吉祥寓意。農耕社會時期,以雞啼作警鐘,開始一日之勞作,因此雞公(粵語、閩語地區對公雞的稱呼)被賦有發家致富的良好願望,而雞公碗的含義更廣更闊。早期的雞公碗圖案為人手繪製,近年則多改為機器印製,兩者質感不同。

參考文獻

  1. 明成化「公雞碗」料賣逾三億. [2014-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9). 
  2. 2.0 2.1 港下月拍賣明代公雞碗料售3.09億. [2014-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