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陆皓东(1868  — 1895),中国近代基督徒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青天白日”国旗设计者;“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孙中山语)。

“基督徒”一词多次出现在《新约圣经[1]》的书信部分,例如在《使徒行传》第11章第26节、第26章第28节与《彼得前书》第4章第16节:从安提阿的教会聚集起首,他们被称为基督徒;及后,希律亚基帕曾对保罗表示,“保罗少许的说话,便叫亚基帕作基督徒吗!”。《彼得前书》里,彼得把“基督徒”与“受苦”连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耻,而是荣耀上帝的事[2]”。

目录

简介

陆皓东,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1868年9月30日出生于一个商人之家。其父陆晓帆,长期在上海经商,家境富裕。因陆皓东生于中秋节,故取名“中桂”。他与孙中山同为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人,两家相距不远,又是幼年的同学。陆比孙小两岁,性情与志趣相投,故二人自幼便结为挚友,孙中山后来形容二人为“竹马之友”。陆皓东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他天性聪明沈稳,为人真挚诚恳,且能书善画。但早在私塾读书时就已对私塾教育反感,宁愿习画也不愿意死读书。

孙中山于1878年赴夏威夷檀香山读书,五年后重返故乡。孙、陆二人“重聚后,契洽愈恒”。孙中山所带回的西方民主、科学、自由和宗教思想,以及在夏威夷的种种见闻令陆皓东十分向往,他很可能就是在此时从孙中山的言行举止中得悉基督教信仰之事,并在孙的引领下归信了基督教,以致他后来愿意和孙中山同往翠亨村北帝庙拆毁偶像。自此他成为孙中山的第一个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

年少气盛的孙、陆矢志从家乡开始,实施改革计划。当时其家乡迷信偶像之风盛行,故此他们认为偶像崇拜乃是使人愚昧无知,阻碍社会进步的祸患之源,视此习俗为眼中钉,称庙宇为“淫祀”,誓要除之而后快。当他们见有乡人向偶像叩拜时,就劝戒他们离弃偶像,不要妄信。因见乡民无动于衷,二人才忍不住采取过激行动。一日,孙、陆二人一起前往翠亨村的宗教中心北帝庙,将北帝木像的手指折断,并对众人说:“我折断了它的手指,它还照旧笑,这样的神怎能保护我乡村?” 随后又将金花夫人的木像面皮刮破,使其一耳坠下。他们破坏北帝和金花夫人神像的行动原是要破除偶像迷信,不想却引起轩然大波。乡人对他俩的作为大为震怒,认为是大逆不道之举,恐遭神明降祸,于是召集会议声讨之,并向他们的家长兴师问罪。后经其家长们陪罪和重塑神像,事件才得以平息。孙、陆二人遂被视为叛逆青年,再难立足于家乡,只好离开翠亨村,远走香港,时为1883年。那时孙中山17岁,陆皓东才15岁。此后二人更加志同道合,常在一起“同愤异族政府之腐败专制,官吏贪污庸懦,外人之阴谋窥伺”,常“谈倾覆满清事,情义甚洽”。

到香港后,陆皓东进入香港西式学校就读,以补村塾旧式教育之不足。每逢主日,到香港纲纪慎会教会做礼拜。该教会是美国宣教士喜嘉理(Charles Hager)所创,是应美国华侨基督徒的要求而设立的。1883年底,孙中山和陆皓东皆在香港纲纪慎会教会正式受洗成为基督徒。在受洗名册上,孙中山的名字是孙日新,而陆皓东的名字则是陆中桂。

不久,孙中山到广州博济医学堂读书。稍后,陆皓东和郑士良也一起到博济学习。陆皓东和孙中山是室友,二人经常谈论改革中国,推翻腐败政权之事。郑士良随后也加入他们,革命团体初见端倪。

1887年,陆皓东19岁时,赴上海电报学堂读书。1890年毕业后回广东与黎小卿结婚。翌年再赴上海任职于电报局,不久擢升为领班。在这一时期内,陆皓东一有机会就去香港找孙中山,商讨革命之事。孙中山、陆皓东、郑士良和陈少白四人逐渐形成基督徒革命同志群体,成为后来兴中会的核心人物。他们在一起互抒救国抱负,酝酿进行革命斗争。正因为他们都是基督徒,所以初期的兴中会具有基督教性质。

1894年,陆皓东随同孙中山经上海北上天津,为要向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上书,冀求朝廷学习西方,改革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以图国家富强。他们在上海认识了宋耀如和郑观应。宋、孙的会面是由陆皓东安排的,见面地点是在上海监理会的慕尔堂,二人在主日崇拜后由陆皓东介绍相识。陆皓东早在上海电报学堂读书时就已认识宋耀如,曾有一次,上海道台因事要加害于宋,是陆皓东联同电报局的基督徒牛尚周救他脱险的。此后二人成为好友,陆皓东常将香港和广州孙中山等志士的情况告诉他。因此,孙、宋见面后,一见如故,甚相契合。

宋耀如得知他们到上海的目的后,遂引荐他们认识郑观应和上海格致书院院长王韬。再通过他们向上引荐,孙、陆才得以北上天津谒见李鸿章。但由于李鸿章当时正忙于中日战事,无暇理会他们上书之事,以致他们不得要领而转往北京,正碰上并目睹了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由此更激起孙、陆对满清统治者的不满。从此他们放弃了改良主义的幻想,坚定了推翻满清统治、创建民主共和国的决心。

上书失败,孙、陆带著愤懑的心情回到上海后,与宋耀如一起日夜谈论革命和救国之道。三人在宋家进行了立誓反清,创立合众政府的简单仪式。因为宋耀如是牧师,故他们采用了手按圣经的方式立誓,这种方式后来成为兴中会的宣誓仪式。

1894年10月,28岁的孙中山再赴檀香山,宣传革命,以争得华侨的支持,为建立“兴中会”做准备。陆皓东则留在国内,从事革命联络工作,并利用往来于上海、汉口、广州之间的机会,考察各地形势,宣传革命,结纳有志之士。同年11月,孙中山以“振兴中华,挽救危局”,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在檀香山基督徒何宽家中正式组成了革命团体“兴中会”,会中并且决定袭取广州作为革命的根据地。接著,他们移师到基督徒李昌家中举行入会仪式。所有会员由孙中山带头,各以左手按在圣经上,右手举起向上帝起誓。

1895年1月,孙中山回到香港,陆皓东随即与其他革命志士赶赴香港同孙会合。2月21日,陆协助孙成立香港兴中会总部,共商举义大计。3月,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战败求和,民情激愤,兴中会决定利用这一时机,发动武装起义,袭取广州作为革命根据地。陆皓东在兴中会干部会议上指出,起义势在必行,不能再有丝毫犹豫。并且提出:为了团结同志,号召天下起而响应,革命派要打出自己的旗帜,以示与清廷决裂。这个建议获得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志士的支持,并委托陆皓东设计革命军旗图案。在3月16日会议上,陆皓东以他所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为军旗,取代了满清的黄龙旗,结果获得通过。但此旗后因广州起义失败而未被采用,直到1900年郑士良领导庚子惠州三洲田之役时才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飘扬起来。后同盟会将它改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民国建政后,正式成为中华民国国旗。

起义方针既定,陆皓东和郑士良等人随同孙中山到广州去部署。他们在双门底的王家祠设立革命总机关,以“农学会”名义作掩护,由陆皓东主持,暗中积极为起义做准备。经过半年多的联络与筹措,一切布置就绪,最后选定10月26日(旧历九月初九,时为重阳节)为起义日期,以便利用重阳节四乡百姓成群结队到省城祭祖扫墓的风俗,聚集军备和革命力量。革命总机关由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协助孙中山在广州指挥调度,杨衢云在香港集合会党。起义计划分四路进攻广州,陆皓东任第一路的司令,负责攻打总督府。

不幸的是,起义当日充作主力的香港队伍未到,致使起义计划被打乱;又因叛徒告密,致使重阳节起义计划泄露。同时在枪械运送方面也出了问题,被广州海关搜获手枪六百余枝。两广总督谭钟麟紧急调兵千余回城防范,并派出大批军警四出搜捕革命党人。形势急转直下,陆皓东立刻安排革命同志转移,自己也和孙中山等人避往别处。但离开王家祠后,他忽然想起党员名册可能还留在总机关,未及带走或销毁。于是他决定独自一人返回察看。周围同志极力劝阻,他说:“党员名册最重要,若被搜去,清吏按著名册株连,我党岂尚有余类。我个人冒生命危险,去保全多数同志,实份内事。” 言毕毅然前往,刚到总机关,密探跟踪而至,随即大批军警赶到将总机关严密包围。陆皓东紧闭大门,迅速将党员名册烧毁,待军警破门而入时,名册已成为灰烬。陆皓东因此被捕。

陆皓东等人遂被解至南海县受审,遭受严刑拷打,但他大义凛然,面对指控均直认不讳。在公堂上,他慷慨陈词,直斥满人政权的腐败,痛述民族危机,誓要废灭满清,光复汉族。最后说:“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杀尽。……吾言尽矣,请速行刑。” 其后衙役虽多方施以酷刑,甚至将其手脚钉入竹签,将其牙齿一颗颗敲掉,但陆皓东始终不肯供出其他同党。

美国驻广州领事喜默(Charles Seymour)得知陆皓东被捕消息后,亲自前往南海县署说项营救,并担保陆皓东是上海电报局翻译员,并非乱党,同时亦指出他是个基督徒。但县署拿出陆皓东的供词,以示当事人既已招供,证据确凿。事已至此,喜默有心无力,营救陆皓东之举遂告失败。惜陆皓东在香港教会的牧师喜嘉理当时不在广州,未及为陆皓东施以援手,否则陆皓东可能会获救。

陆皓东被囚禁死牢内10天,期间再遭严刑审问3次,终未屈服。1895年11月7日,陆皓东与朱贵全、丘四等三人被绑赴刑场处决。负责审讯的南海县令对陆皓东颇为钦佩,特命人给他穿上长衣受刑。在屠刀下陆皓东毫无惧色,英勇就义殉国,时年仅27岁。孙中山为损失挚友和得力助手而痛心不已,称他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牺牲者之第一人”;其“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

陆皓东殉国后,其亲属将其两颗遗齿和衣冠葬于故乡翠亨村犁头山麓。1937年,国民政府为陆皓东建立了陵墓。1995年,由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斥资重修,现为广东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烈士坟场由墓道、牌坊、石亭、碑记、雕像和衣冠冢组成。主墓道竖立著陆皓东石雕像,石座上刻有“陆皓东烈士纪念坟场碑记”,记载了陆皓东一生的革命史迹,由陆皓东嗣子陆少东立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