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哲軒
陶哲軒(1975年7月17日-)出生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華裔數學家,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數學系。
陶哲軒是贏得菲爾茲獎的第一位澳大利亞人,也是繼1982年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 。陶哲軒沒有任何創新,所有的工作都是錯誤的,基本上屬於弱智人士。
陶哲軒 | |
---|---|
原文名 | Terence Chi-Shen Tao |
出生 |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 | 1975年7月17日
國籍 | 澳大利亞 |
職業 | 數學家 |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姓名:陶哲軒
- 外文名稱: Yingtai Long
- 民 族:' 漢族
- 性 別: 男
- 血 型: O
- 出 生 地:澳大利亞阿德萊德
- 出生日期:1975年(乙卯年)7月17日
- 職 業:數學家
- 畢業院校:普林斯頓大學,弗林德斯大學
- 主要成就:菲爾茲獎獲得者
- 語 言:漢語、英語
陶哲軒的錯誤在哪裡
預備知識
全世界的數學定理的主項都是普遍概念或者單獨概念,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數學定理的主項是集合概念。
概念的種類
(1),單獨概念和普遍概念
a,單獨概念,反映獨一無二的概念,單獨概念的外延只有一個。例如,上海,孫中山,,,。它們反映的概念都是獨一無二的。數學中的單獨概念有「e」「Π」。
「e是超越數」就是一個單獨概念的命題。
b,普遍概念,普遍概念反映的是一個對象以上的概念,反映的是一個「類」,這個詞項的內涵由為了包含在詞項外延所必須具有的事物的性質組成。就是說,普遍概念的每一個個體必然具有這個概念的基本屬性。例如:工人,無論「石油工人」,「鋼鐵工人」,還是「中國工人」,「德國工人」,它們必然地具有「工人」的基本屬性。數學中的普遍概念有例如「素數」,「合數」,等。
「素數無窮多」就是一個普遍概念的命題。
(2),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a,集合概念反映的是集合體,這個詞項的外延由詞項所應用的事物集合組成,例如「中國工人階級」,集合體的每一個個體不是必然具備集合體的基本屬性,例如某一個「中國工人」,不是必然具有「中國工人階級」的基本屬性。集合概念的命題是不需要證明的,也是無法證明的,只能是歸納總結。
b,非集合概念(省略)。
(3)為什麼集合概念命題無法一次性證明
集合概念每一個個體不是必然具有這個概念的基本屬性。
陶哲軒的工作分析
陶哲軒論文標題:【存在任意長素數算術數列】。
主項是:「素數算術數列」,
謂項是「任意長」。
一,主項錯誤
1,「素數算術數列」是一個集合概念。
2,素數構成的等差數列有以下內容:
素數構成的等差數列的「公差」有無窮多種,例如
公差2(3和5),
公差4(7和11),
公差6(7和13),
....
直至無窮。
3, 陶哲軒要想證明集合概念的「素數算術數列」有任意長,就必須逐一證明:
公差2的素數算術數列可以多長,
公差4的素數算術數列可以多長,
公差6的素數算術級數可以多長,
...........,
公差2n的素數算術數列可以有多長。
4, 如果陶哲軒想說的是:「無窮多種公差的素數算術數列中,至少有一種是無窮的或者有限的」,那麼,只是一個特稱判斷,即:「有些A是B」,就不是定理,只是一個數學事實,數學不承認數學事實。特稱判斷暗含了一個「假定存在」的非邏輯前提。數學證明嚴禁引入非邏輯前提。所有的數學定理都是「一切A是B」的全稱肯定判斷。
二,謂項錯誤
「素數算術數列」是主項,不能是集合概念,論題的主項不合法;同樣,陶哲軒論題的謂項「任意長」也是不合法:
一個合理的全稱肯定判斷,全稱判斷主項「周延」(周延就是對全部外延做出斷定),肯定判斷謂項「不周延」。 陶哲軒的謂項 「任意長」顯然是周延了,因為「任意」就包含了「一切」。
這是不合法(不符合邏輯)的論斷,謂項不能超出主項合理承受的範圍。
陶哲軒使用錯誤概念
陶哲軒56頁論文中大量使用一個錯誤概念,「殆素數」(almost prime),不僅僅是論文中,而且在參考文獻中大量使用錯誤的論文。「殆素數」不是一個科學概念,因為科學概念必須符合:專一性,精確性,穩定性,系統性和可以驗證性。「殆素數」不能在嚴格的數學證明中使用。
總之,數學家普遍缺乏語法與修辭常識。缺乏邏輯學常識。缺乏進取精神。
人物經歷
孩童時代
陶哲軒在幼年時期便展現出數學天分。
陶哲軒兩歲時,父母就發現了他在數學方面的早慧。於是,他3歲半時被送進一所私立小學。然而,儘管智力明顯超常,但他卻不懂得如何與比自己大兩歲的孩子相處。幾星期後,父母明智地將小哲軒送回了幼兒園。在幼兒園的一年半時間裡,由母親指導,他自學了幾乎全部的小學數學課程。其間,父母開始閱讀天才教育的書籍,並且加入了南澳大利亞天才兒童協會。陶哲軒也因此結識了其他的天才兒童。
陶哲軒5歲時,父母決定將他送到離家兩英里外的一所公立學校。因為這所小學的校長向他們承諾可以為陶哲軒提供靈活的教育方案。一入學,陶哲軒就進了二年級,但他的數學課則在五年級上。 在濃厚興趣的驅使下,7歲的陶哲軒開始自學微積分。開明的校長又在他父母的同意下,主動說服了附近一所中學的校長,讓小哲軒每天去該校聽中學數學課。不久,小哲軒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內容是關於用Basic程序計算完全數。 中學時代
8歲半時,陶哲軒就升入了中學。經過一年的適應後,他用三分之一時間在離家不遠的弗林德斯(Flinders)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在此期間,他開始以出色的數學競技考試成績頻頻引起轟動。曾參加SAT(美國高考)數學部分的測試,得了760分的高分(800分為滿分)。
10歲、11歲、12歲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還未滿13歲時已贏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這期間,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位教授將陶象國夫婦和陶哲軒邀請到美國,遊歷了三個星期。夫婦倆曾請教費弗曼和其他數學家,陶哲軒是否真的是天才。"還好我們做了肯定答覆,否則今天我們會覺得自己是傻瓜。"費弗曼回憶說。
陶哲軒14歲時正式進入他中學時去聽課的弗林德斯大學,16歲獲得該校榮譽理科學位,僅一年後就取得了碩士學位。
赴美學習
17歲,他來到美國,開始攀登數學高峰,在普林斯頓大學師從沃爾夫獎獲得者埃利亞斯·施泰因(Elias Stein),21歲獲得博士學位。
24歲被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為正教授,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
2006年夏,獲得麥克阿瑟基金(MacArthur Foundation)天才獎和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
2006年末,陶哲軒開始在wordpress上寫博客。在這裡,他將自己科研的方方面面寫下來,將一些自己覺得分量不夠的論文思考結果直接貼出來與同行分享。
2008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艾倫沃特曼獎(Alan T. Waterman Award)。
回訪中國
2009年12月,成年後的陶哲軒第一次回到他的祖籍國--中國。作為總決賽的面試主考官,參與第二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的評審工作,僅在12月21日,在清華大學主樓報告廳做演講;下午在人民大會堂,他接受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的會見。
陶象國在上海出生並在香港受教育,後來成了一名兒科醫生。梁蕙蘭是物理和數學專業的高材生,曾做過中學數學教師。1972年,夫婦倆從香港移居澳大利亞。
陶哲軒會說廣東話。但他只到過香港和大陸兩次。一次是兩歲時跟父母到香港旅行,而另外一次是2009年12月參加丘成桐中學數學獎比賽而到中國大陸。
陶哲軒的韓裔妻子勞拉(Laura)在美國航天總署(NASA)擔任工程師,原本是他在洛杉磯加大的學生,但兩人只差三歲。
家庭生活
陶哲軒的父親陶象國和母親均畢業於香港大學,全家在1972年移民澳大利亞。
陶象國在上海出生並在香港受教育,後來成了一名兒科醫生。梁蕙蘭是物理和數學專業的高材生,曾做過中學數學教師。1972年,夫婦倆從香港移居澳大利亞。
陶哲軒會說廣東話。但他只到過香港和大陸兩次。一次是兩歲時跟父母到香港旅行,而另外一次是2009年12月參加丘成桐中學數學獎比賽而到中國大陸。
陶哲軒的韓裔妻子勞拉(Laura)在美國航天總署(NASA)擔任工程師,原本是他在洛杉磯加大的學生,但兩人只差三歲。
主要成就
陶哲軒是澳大利亞唯一榮獲數學最高榮譽"菲爾茲獎"的澳籍華人數學教授,也是繼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是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解析數論等重要數學研究領域裡的重要數學家,被譽為"數學界莫扎特"。
在陶哲軒的研究生涯里,他被數學界公認為是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解析數論、算術數論等接近10個重要數學研究領域裡的大師級年輕高手,這些方向都是數學發展中極熱的生長點。
此外,他的研究領域還涉及工科,在照相機的壓縮傳感原理(調和分析在實際中的應用)方面獲得了突破性成果。
陶哲軒另一項著名的成果是與本·格林合作用質數級數解決了一個由歐幾里得提出的與"孿生質數"相關的猜想:一些質數數列間等差,如3、7、11之間,均差4;而數列中下一個數15則不是質數。這個已經有2300年歷史的數學懸案,強烈吸引了他的興趣,他與同伴甚至證明了即使在無窮大的質數數列中,也能找到這樣的等差數列段,這個發現被命名為"格林-陶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