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煥章
陳煥章(1880年-1933年),字重遠,廣東高要人,清末民初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儒學家。
15歲入廣州萬木草堂,師從康有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鄉試中舉。光緒三十年(1904年),聯捷甲辰恩科進士。
1905年赴美留學。1911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12年(民國元年)歸國,模仿基督教建制在上海創「孔教會」,任總幹事。康有為任會長[1]。
1913年被聘為袁世凱總統府顧問,入京,與嚴復、梁啓超等聯名致書參眾兩院,請定孔教為國教。1915年反對袁世凱稱帝,離京返鄉。1930年在香港設「孔教學院」,自任院長。
1933年在香港病逝,得年53歲。
目錄
求學之路
陳煥章的父親陳錦泉,是清朝的候補巡檢,出身於封建地主家庭。陳煥章自幼聰明好學,幼年在勵剛家塾學習「訓沽詞章,考訂八股」。
陳煥章自小喜歡翻看日曆,知道農曆八月廿七日是孔子聖誕,八歲時便請求父母祭拜開始「謁聖」,以後年年都依期照辦。
他11歲到當時的肇慶府「應童子試」,13歲「補縣學弟子員」,14歲時便考上了「秀才」。 15歲至省城廣州讀書,在康有為創辦的「萬木草堂」刻苦學習了幾年。18歲的他,即確立了「尊孔崇儒,樹尼山教義,振民族精神」之志,並從此一生孜孜以求,從不放棄。
19歲陳煥章在家鄉設立「昌教會」,集合一族之男女老少悉入會中,在陳氏家祠設立孔子牌位祭祀,開始了實現尊孔崇儒理想的首次試驗。
22歲陳煥章任廣州時敏學堂教習,翌年升任校長。
23歲陳煥章考中了舉人。
24歲的陳煥章考上了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考試的「恩科聯捷進士」,保和殿複試朝考欽點「內閣中書」。
25歲由學務大臣張萬熙奏派為留美學員。
27歲他考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經濟系,開始了正式的留學生活。
30歲他結合所學專業用英文撰寫了36卷的《孔門理財學》一書。31歲他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成為既是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考試的進士,又是西江地區早期留學美國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的第一人[2]。
從進士到博士
1905年,陳煥章奉派成為留美學員,在庫克學院學習英語後,1907年考入哥倫比亞大學;1911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陳煥章先後獲得中西雙重「最高學位」,從清代進士到美國博士,一人在中西兩種教育體系中都取得了最高學位,歷史上再無第二人。
陳煥章生當中國社會新舊轉型時代,其舊學與新學的造詣均極為深厚,他在中國傳統科舉制度下金榜題名考取進士,又接受了當時最好的西方教育獲得博士學位,陳氏學貫中西的學養背景,是他完成《孔門理財學》的重要前提,也是這本鴻篇巨著能在西方產生影響、成為中國古代思想「走出去」的必備條件 。
《孔門理財學》
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思想體系曾深刻地影響着世界。但19世紀末以來,以儒家文化為主的中國傳統文化漸漸式微,就在中國知識人和整個精英群體表現出偏離儒家的傾向時,陳煥章作為一名中國留美學生,在大洋彼岸用英文撰寫了60萬字的著作《孔門理財學》(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現收入商務印書館「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向西方系統介紹了儒家經濟思想及中國歷史上的經濟實踐活動。在中國文化亟需走出國門、影響世界、樹立文化自信的今天,陳煥章與他的《孔門理財學》有着歷史與現實的借鑑意義。
陳煥章的博士論文《孔門理財學》開篇詳述孔子為創教之教主,「孔子創建的新宗教——孔教,不僅屬於野蠻未開化的原始初民,也屬於文明教化的民眾」,(《孔門理財學》,韓華譯,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4頁,下同)最後陳氏得出結論,孔教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宗教,「基督教所有的優秀之處在孔教中都能找到」,孔教還能提供比基督教更多的優點,「從哲學的觀點出發,基督教不如孔教,也不如佛教與道教那麼深邃與豐富,從實用的立場出發,基督教不如孔教那麼具有人性或那麼切合人類需要。」孔子的整個學派能夠使中國現代化,孔子的「大同世」將來臨。(《孔門理財學》第468-470頁)
「倡明孔教」
戊戌變法前,陳煥章拜師康有為,在萬木草堂受業。作為康有為的學生,陳煥章深受其師孔教思想的影響,「倡明孔教」成為他一貫追求的理想;作為民初思想家,陳煥章推崇其師的孔教思想,在陳氏的著述中,如登載於《孔教會雜誌》《經世報》上的論說、講演、書信公函等大量文獻,以及陳煥章主要的著作《孔門理財學》[3]《孔教論》[4]等,無不體現了其師的孔教思想。
《孔門理財學》對西方的影響
《孔門理財學》向世界全面展示了中國古代思想的巨大魅力;展示了作為世界文明古國的中國幾千年來形成的儒家經濟思想;還展示了中國歷史上成功的經濟實踐活動。
《孔門理財學》出版之初,即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夏德、施格的高度評價;1912年,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在《經濟學雜誌》上撰寫評論,認為《孔門》「基本內容一部分屬於中國經濟史,一部分是世代相傳的詩篇和格言,其所涉話題只與最廣義理解的『經濟』有關。其章節標題雖為『生產要素』、『分配』、『公共財政』等,但裝入這一牽強框架的是大量討人喜歡的教誨性內容。」
除上述中西結合外,陳煥章還努力在經濟學概念、經濟學學理等方面尋找貫通中西學術的交匯點,在此基礎上,陳煥章又系統梳理中國歷史上大量成功的經濟實踐活動、中國人的理財經驗、聖人先賢的經濟思想等,使得《孔門理財學》在浩如煙海的西方政治經濟學文獻中占據了一個獨特的位置,威斯康星大學著名的社會學家、政治經濟學博士羅斯(Edward Alsworth Ross)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發表書評,認為陳煥章打通了中西經濟傳統,為西方的政治經濟學接上了孔子以來的中國倫理學和社會學資源,使中西經濟學得以相互補充[5]。
《孔門理財學》的著作問世後,在西方學術界引起轟動,凱恩斯、熊彼得、塞利格曼、羅斯等學術大師均予以正面評價,德國著名學者馬克斯·韋伯在寫《儒教與道教》時,將此書列為參考文獻[6]。
美國學者華萊士讀了陳煥章的書後,讚嘆道:「美國和其他西方各國對農業問題可從中國學到的,實在也不少。」 20多年後,華萊士當上農業部長,力推國會通過了《農業調整法》,美國也建立了常平倉制度。華萊士說:「這個常平倉的名字,我是得自陳煥章所著的《孔門理財學》。」
《孔教經世法》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事之烈、破壞之嚴重,在世界戰爭史上前所未見,當時美國卡內基基金會為了研究消除國際戰爭的途徑,在陳煥章的盛名感召之下,請求他全面總結中華民族的戰爭與和平思想以為所用。當時美國駐華公使芮恩施博士(Paul Samuel Reinsch,1869-1923)給陳煥章著作的題目是《中國人對於和戰之學說》,然而陳煥章最後卻寫成了《孔教經世法》。在這部書里,陳煥章全面梳理了儒家的和戰學說,通過對諸子百家的和戰學說及我國歷代和戰實踐的綜合考察,將戰爭與和平問題同社會、國家治理制度結合在一起,最後得出兩條極為重要的結論:「中國人為和平之人種,其學說為和平之學說」。
姜義華教授認為,《孔教經世法》的真正學術價值,在於深刻說明了中國人為什麼是和平民族,中國學說為什麼是和平學說,陳煥章揭示了中華文明是由和平主導、以和平為主流的文明,證明中國人之和平學說,無論處何時代,皆不改其主張。
這部書也使陳煥章成為近代以來首次全面梳理總結儒家的國家學說的學人[7]。
陳煥章故居
陳煥章故居(地址:肇慶市鼎湖區硯洲島)又名「麗江樓」,始建於中華民國四年(1915年),是陳煥章為秉承父親陳錦泉(字麗江)遺志而興建的家塾。現被列入肇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建築帶有明清時代的特點,正門石刻匾額「勵剛家塾」,由清代著名思想家、書法家康有為所題寫的。
現今的勵剛家塾,一樓重新布置了穎川學堂和陳煥章書房在陳煥章故居,這裡展示了孔學大師陳煥章的家世與生平,使其成為青少年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8]。
參考資料
- ↑ 林富士. 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 google.book.com.tw. [2019-05-23].
- ↑ 西江第一博士——陳煥章. 硯洲島. [2019-05-23].
- ↑ 陳煥章. 孔門理財學. google.book.com.tw. [2019-05-23].
- ↑ 陳煥章. 孔教論. google.book.com.tw. [2019-05-23].
- ↑ 從翰林到博士:陳煥章和他的《孔門理財學》. 國學網. [2019-05-23].
- ↑ 陳煥章,被時代耽誤的學術大師. 豆瓣. 2018-08-21 [2019-05-23].
- ↑ 陳煥章與中國古代的國家學說. 文匯報. 2019-02-13 [2019-05-23].
- ↑ 肇慶景點:陳煥章故居. 樂嗨旅遊網. [2019-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