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陳澄雄 ( 1941年 -  ) 出生於宜蘭,幼年藉由把玩手風琴、口風琴、吉他、中國笛等樂器,與音樂結緣。台灣作曲家指揮家,台灣宜蘭人。[1]

12歲時即在宜蘭中廣電臺及臺北中國廣播電臺演奏。

1954年,就讀初中,隨音樂教師吳恩清學習鋼琴及音樂理論。

1957年,初中畢業後,曾極短暫地進入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就讀,但僅就讀12天,就因與志向不合而休學。在父親極力支持下,陳澄雄於同年考入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成為該校第一屆學生,隨蕭而化學習主修作曲,另外副修長笛。

1962年,自台灣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畢業。

1964年,陳澄雄於當時的臺灣省立交響樂團擔任長笛手。

1965年,獲得獎學金赴奧地利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暨表演藝術學院(今薩爾茲堡莫札特大學,Universität Mozarteum Salzburg)主修作曲,後再轉攻指揮,師事汶音貝格教授 (Gerhard Wimberger, 1923-2016),並隨Prof. Haseke修習長笛。在學期間的豐富演出經驗,對陳澄雄影響極深遠。

1968年,回國後執教於國立臺灣藝專、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東海大學、實踐家專(今實踐大學)、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今臺北市立大學)及臺中師範專科學校(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期間致力於音樂系的行政體制系統化,招攬優秀師資,改善大專院校音樂「教」與「學」環境等。

目录

執掌北市國及省交

1984年,出任台灣台北市立國樂團團長。

1991年,轉任台灣省立交響樂團(現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團長,

2003年,自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卸任。

1995至2002年,間多次率領該團先後於美國、新馬、香港、歐洲、南非、史瓦濟蘭、美加地區巡迴演出,所到之處,佳評如潮。任職交響樂團指揮期間,陳澄雄致力於開拓樂團曲目,除管絃樂作品,還包含中文歌劇(如《原野》、《一百個新娘》)、西方歌劇、芭蕾舞劇(《敦煌夢》)等。

此外他亦積極推動國人創作,首開委託創作先河,也邀請中國作曲家在臺灣首演作品,促成兩岸文化交流。

退休及貢獻

2003年2月,自交響樂團正式退休,成為自由指揮家,旋被許多國際知名樂團爭聘為常任客席指揮,尤重在新加坡香港、中國等地提升發揚國樂團。[2]

2010年1月,起擔任該團「附設青年國樂團」之訓練工作,為國樂界再獻心力。

2016年6月獲選為中國華人民族樂團十大傑出指揮家之一。

陳澄雄潛修音律,駕馭中西音樂,獨具藝術睿見與文化氣質,對於臺灣的音樂發展,莫過於指揮專業的重大貢獻。其歷任國內管絃交響樂團、國樂團、管樂團、合唱團指揮等職務,可謂臺灣中西樂團發展之縮影,經由他的開荒破土、首先發聲與推廣,替後輩們鋪成一條順遂多元的音樂大道。

視訊

國樂新世界 #陳澄雄 #國樂版

國樂新世界 指揮/陳澄雄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