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龄
陆春龄(1921年 - 2018年5月22日)出生于上海,是一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魔笛”,曾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
陆春龄 (笛子演奏家,作曲家) | |
---|---|
出生 | 1921年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中国笛魔 |
职业 | 笛子演奏家,作曲家 |
知名作品 |
《今昔》 《喜报》 《江南春》 《鹧鸪飞》 《小放牛》 |
陆春龄演奏的作品,音色淳厚圆润 纯净甜美,表演细腻,气息控制功力尤深。并能自如地运用颤音 震音 历音 打音等润饰曲调。创作笛子曲目有《今昔》、《喜报》、《江南春》、《工地一课》、《练兵场上》等,整理的笛子曲有《鹧鸪飞》、《欢乐歌》、《小放牛》、《中花六板》等,都已成为笛子的保留曲目。
不论在笛子演奏的领城或是在整个中国乐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过半世纪的笛子教授生涯及艺术实践形成其独特的流派典范。其演奏在气口之精微、指法之奥妙、音色之浓郁,普为国内外乐坛及知音所尊崇,尤其在江南丝竹上,广蓄并纳,独树一帜的体系堪称笛界的一代宗师。
2018年5月22日上午8时30分,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在中山医院去世,享年97岁。
目录
人物简介
1921年出生在的陆春龄,7岁即向一位皮匠师傅学笛,对笛艺怀有浓烈的兴趣。
十几岁就参加了民间丝竹团体“紫韵国乐社”。
1940年,他与友人组织“中国国乐团”。
青年时期的陆春龄,为生活所迫,曾开过汽车,踏过三轮车;生活的辛劳并没有压倒他。他除了借笛子来排遣胸中的积郁外,还借开车、踏车之便,寻师访友,磨砺自己。
新中国成立后使他成为一名专业的音乐家。他演奏的作品,音色淳厚圆润、纯净甜美,表演细腻,气息控制功力尤深。并能自如地运用颤音、震音、历音、打音等润饰曲调。
1953年,陆春龄参加了上海民族乐团的筹建工作,此后便成了上海民族乐团的独奏演员。
1976年,调上海音乐学院任教。
1981年,陆春龄应香港宏光国乐团邀请,在香港举行独奏音乐会,大获好评,报界赞颂他的演奏“艺冠群伦”、“神韵兼备”。
1985年,在北京举办了独奏音乐会,同年应香港音乐事务统筹处邀请举办青少年大师班。
1986年,在上海举办了从艺五十周年音乐会;同年10月,他代表上海音乐界在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访沪时作御前演奏;不少国家的总统、总理均曾欣赏他美妙的笛艺。
1987年及1988年,陆春龄分别于新加坡及英国伦敦等五大城市演出。
1994年,首次将江南丝竹介绍到台湾。
1999年,陆春龄专程赴美国达拉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举办专场独奏会;赴加拿大多伦多参加“陆春龄大师与敦煌国乐团”音乐会。同年在上海国际旅游节举办陆春龄父子师生老中青少童千笛盛大演奏会。
2000年,陆春龄分别应邀参加加拿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举办的“魔笛陆春龄与江南丝竹”音乐会、香港新生国乐团音乐会、日本京都江南丝竹会音乐专场、新加坡华乐团举办的“笛子世界”等各类音乐会。
2000年12月底,陆春龄参加了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一周年举办的“长虹、新声、天河”音乐会。
2002年6月,受琴园国乐团邀请在台北最美丽豪华的音乐厅与胡结续专家举办“苍龙吟”等专场独奏会。
2002年10月,陆春龄为香港宏光国乐团成立40周年庆祝音乐会创作了笛子与乐队大型协奏曲《普天同庆》以雪百年国耻,在庆香港回归百人大乐队中,他既指挥又独奏,耄耋老人精神技艺感人,受到空前欢迎。
2003年4月,陆春龄又受香港龙音公司之邀,与林石城等四位专家举办专场独奏会。[2]
多年来陆春龄除了演奏外,还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笛子曲目,如:《今昔》、《喜报》、《江南春》、《工地一课》、《练兵场上》等。他做为一位笛子演奏员,曾先后去过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并将一些外国民歌改编为笛子曲演奏,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是中外颇有影响的笛子演奏家。经他整理的笛子曲有《鹧鸪飞》、《欢乐歌》、《小放牛》、《中花六板》和他创作的《今昔》、《喜报》等乐曲,都已成为笛子的保留曲目,并已出版发行。陆春龄是我国南派笛艺的杰出代表之一,被国内外听众誉之为“魔笛”。
2017年5月29日,在“陆春龄笛艺90春音乐会”上,陆春龄的弟子们纷纷登台,演奏起他最富盛名的作品。他自己也穿上一件玫红色的长袍,吹起他最喜欢的《鹧鸪飞》。他的长袍上面绣着一只鹧鸪鸟,那是程十发画的,惟妙惟肖。舞台上,96岁的陆春龄依然音色通透甜亮,指法灵巧,留下“中国笛王”的不老风采。
2018年5月22日上午8时30分,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在中山医院去世,享年97岁。[3]
主要作品
陆春龄是我国灌制唱片,录制音带最多的笛子演奏家。各个时期,他对乐曲的处理都有明显的不同。60年代初期,他的演奏淳厚,质朴,但已充分显示出擅长以生动的音符塑造音乐形象、刻划意境和渲染气氛的功力。 这从50年代灌制的唱片《小放牛》、《欢乐歌》和《鹧鸪飞》中就能领会到。人们听着他的演奏,常会随着笛声展开想象的翅膀,沉浸到他所创造的意境中。
《小放牛》原是戏曲中的"吹腔"。 乐曲可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以民间乐曲《老六板》为引子,紧接着的旋律舒缓而稍自由。听着这优美的旋律,人们不难想象出牧童横骑牛背,迎着阳春三月扑面而来的熏风,手执短笛、引吭高歌的情景。乐曲前-部分为羽调式,乐句多用重复。重复的乐句通过力度对比,描绘了牧童和村姑一问一答、一唱一和的欢愉场面。乐曲的后一部分转入征调式,同前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调性对比。这一部分,由于音调移高了四度,音色更加明亮,再辅之以连音和顿音的相互交织、映衬,场面也就显得更为炽烈,充满活力。《小放牛》被陆春龄用笛声勾勒出了一幅春牧图,一幅江南水乡的风俗画。
《欢乐歌》原是江南丝竹乐曲。江南丝竹乐曲大都有它一定的演奏程式:慢板,中板和快板。快板是乐曲的原型,中板和慢板则是乐曲原型的放慢、加花。改编成独奏曲的《欢乐歌》,删去了中板,仅留华丽流畅的慢板和活跃欢乐的快板,显得更为紧凑。
《鹧鸪飞》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传入上海以后,于本世纪初即衍变为江南丝竹乐曲,并成了当时上海丝竹团体国乐研究社的保留节目。1924年6月14日晚的广播音乐会上,国乐研究社就以13人的阵容合奏此曲。1926年严筒凡编的《中国雅乐集》亦收有此曲。《鹧鸪飞》衍化成江南丝竹乐曲以后,也就同别的丝竹曲一样,有了慢、中、快三种板式。不过,合奏时为了避免冗长,常常删去中板。
《鹧鸪飞》是陆春龄录制音带和灌制唱片次数最多的一旨乐曲。每一版本的演奏尽管都不完全一样,但都同样保存着江南丝竹的基本风格:旋律华丽而流畅,多用赠音,注重南方曲笛的韵味,就连慢板同快板衔接处的节拍由慢而快的过渡,也是江南丝竹的转板形式。尽管如此,陆春龄演奏的《鹧鸪飞》,同丝竹曲却有着明显的区别。他着意形象的刻划和意境的创造,从而使每个版本都有新的发展。从《鹧鸪飞》每个版本的变化中,不难看出他对竹笛演奏艺术的探求。
陆春龄演奏《鹧鸪飞》,刻意在"飞"上下功夫。因此,乐曲起始5小节4个长音的引子,全用颤音演奏。把实指颤音同虚指颤音(即手指在音孔上方快速扇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再配合娴熟的口风所奏出的旋律,使人产生鹧鸪奋翮高飞的联想。慢板部分节奏平稳,曲调悠扬,音色浑厚、圆润,时有直接表现鹧鸪振羽的穿插。最引人注意的是,慢板中段第二泛音"7"和"6"的运用,更是渲染了鹧鸪展翅飞舞时静谧空明的环境。快板部分的旋律委婉酣畅,亦是鹧鸪翱翔神态的生动描绘。末尾两小节的颤音,不仅同引子的颤音遥相呼应,人们也仿佛望见那鹧鸪远逝天际的景象。
《鹧鸪飞》是陆春龄所改编的传统乐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曲目。聆听此曲,可以领会到他的吹笛风格和高超技巧:气口精妙,音色纯净,指法奥妙,风格浓郁。此曲不仅闻名于世,而由他灌制的唱片也荣获了中国首届(1949-1989)金唱片奖。
《今昔》作于1957年。乐曲分三段。首段以优美的山歌般的乐句为引子,以抒发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情绪欢欣、酣畅。中段乃是对痛苦往事的回忆,同首段形成强烈对比。前四个乐句的旋律为音色比较含蓄,暗淡的中低音区,加上滑奏技巧的运用,音调更显得深沉、凄婉。旋律的上行,速度的逐渐加快和力度的逐渐加强,表现了情绪的激奋和反抗的决心。陆春龄这一段奏得含蓄、厚实,充分显示了他吹奏南方曲笛的坚实功力。末段是首段的反复,由于音调提高了四度,因加花而使音符变得密集,气氛也显得更为热烈。
《喜报》作于1959年。当时陆春龄到山东、安徽深入生活,全国人民为建设祖国所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精神,激励了他的创作热情,便创作了这首歌颂人们建设祖国的赞歌。乐曲受北方风格影响,技巧上较多地运用了历音、吐音和滑音,再辅之以充沛的力度,乐曲显得激越高亢、热情奔放。
《江南春》1962年,陆春龄到上海郊区金山卫体验生活,与曾加庆合作创作了《江南春》。 这是陆春龄演奏曲目中篇幅最大的一首乐曲。乐曲的基本素材为《四大景》。前奏中两声杜鹃啼叫,加上笛子奏出的江南农村田歌音调的引子,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即已呈现眼前。乐曲中八度的跳奏,顿音的运用,充分呈现了水乡春耕繁忙的喜人景象。 上面的几首乐曲虽不足以囊括陆春龄笛子艺术的全貌,但也足可窥见他演奏风格的精髓。
发现并培养出中国最杰出的笛子大师-俞逊发
陆春龄既是笛子演奏家,又是音乐教育家。他培养了俞逊发、孔庆宝、林文增、周林生、赵越超、魏显忠、余占友、郑济民、杜聪、陆如安、赵庆中、周晴等学生。他所教过的学生中,有些人在海内外乐坛、教坛上享有一定的声誉。[5]
人物荣誉
- 1985年,荣获上海首届文学艺术奖。
- 1989年,凭借《鹧鸪飞》一曲荣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 1993年,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被授予美国荣誉公民及金钥匙奖。
- 2004年,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殊荣。
- 2009年,被授予“第七届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 2010年,获得“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6]
艺术风格
陆春龄笛子艺术的独特风格,首先体现在运气上。他受昆曲的影响很大,讲求"气沉丹田"。这种运气的方法是,呼吸借助腹肌和腰肌强劲的支持力,使吹奏时气息大小缓急得以控制自如。除了运气之外,他还特别注重用上手拇指向内顶,下手拇指向外推,以保持笛身的平衡,并藉以协调风门的远近、口风的松紧和力度大小的对比。正因为这样,他吹出的音色优美而醇厚,坚实而饱满,强而不躁,弱而不虚。
其次,陆春龄在他改编和创作的乐曲中,经常使用别人不大用的第二泛音(即十二度超吹)。因为在笛子上吹奏第二泛音,笛膜几乎是不振动的。此时笛子的音色不仅纯净,而且音量小,极容易表现静谧的气氛。 此外,在装饰旋律的指法技巧方面,陆春龄除多用江南丝竹常用的赠音和打音;以增强乐的韵味外,十分注重小颤音和指震音的运用。 小颤音的运用,可以使乐曲更加华丽、活泼,使旋律更加流畅。但是小颤音所占的时值很短要求手指颤动得细密而又均匀,难度比较大。由此可见,陆春龄在指颤音上是下过一番苦功的。
美化、润饰音色的一个重要手法,便是使用震音。震音有两种,一种是气震音,一种是指震音笛子弱奏时,为保证音色的纯净,是不宜用气震音的。为了避免单调,陆春龄常常借用指震音来美化音色。此外指震音既可以用单指,也可以用两三个,甚至五六个手指,加上手指扇动方法不同,以及手指距音孔远近的不等,都会造成不同的效果,从而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在欣赏陆春龄的演奏;或者学习他创作与改编的乐曲时,这一点是应该细加体味的。1999年12月又荣获上海市的"老有所为精英奖"。
个人专辑
中国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先生堪称民族吹管乐一代宗师。MarcoPol的一款《陆春龄笛子艺术荟萃》专辑(唱片号:8225939)可谓笛子演奏艺术一大珍贵藏品。
陆春龄,1921年生于上海,自幼家贫寒。童年在一位善吹笛子的皮匠师傅的启蒙下,发愤苦练技艺。建国后进上海民族乐团成为一名独奏家。之后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及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等职。他被誉为我国南方笛派代表,演出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纯净优美、醇厚圆润、表演细腻,指法润饰丰富多彩,气息控制极见功力。
此片所录,荟集陆春龄先生演奏或创作的经典名曲12首,曲曲皆为千锤百炼之作。曲目为:《鹧鸪飞》、《小放牛》、《梅花三弄》、《喜报》、《欢乐歌》、《节目舞曲》、《水乡新貌》、《今昔》、《中花六板》、《月夜思亲人》、《关山月》、《行街》。其中经典笛曲《鹧鸪飞》、《小放牛》、《欢乐歌》都经陆春龄先生精心编曲,演奏技法独树一帜,颇具特色。创作曲《今昔》,产生于50年代,陆春龄先生以他切身的生活经历,用音乐抒发了他对新旧社会的爱憎之情。
腾讯视频
陆春龄演奏《我的祖国》
陆春龄萧演奏《春江花月夜》
参考资料
- ↑ “中国魔笛”陆春龄,13首竹笛艺术荟萃,宛转悠扬如天籁之音. 今日头条 [2018-9-30]
- ↑ 一代笛子宗师陆春龄. 古曲网 . [2018-5-22]
- ↑ “中国笛王”陆春龄逝世 曾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 . 网易新闻 . [2018-5-22]
- ↑ 浅论笛子宗师陆春龄创造的“六大历史记录”. 今日头条 [2018-8-21]
- ↑ 笛子演奏家,我国一代笛子宗师——陆春龄 . 中国民乐网 . [2018-5-22]
- ↑ “中国笛王”陆春龄逝世 . 凤凰资讯 . [201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