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陆丰市大安镇

陆丰市大安镇位于螺河中下游,陆丰市北部,东接八万镇,西邻西南镇,南连河东镇,北靠陆河县河口镇、新田镇。全镇总面积93.5平方公里,总人口30751人(2017年),辖16个村委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1]

中文名称: 大安镇

外文名称: Da'an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

下辖地区: 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79村(居)民小组

政府驻地: 大安社区

电话区号: 0660

邮政区码: 516562

地理位置: 陆丰市北部

面 积: 93.5平方公里

人 口: 30751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灵泉寺

车牌代码: 粤N

行政代码: 441581

目录

镇情概况

大安镇历史悠久,今辖之陆军村环珠寨为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所置安陆县之县治。因镇内各寨门、巷口的名称均带“安”字,后人取“大家安居乐业”之意,而得名“大安”。

大安镇位于螺河中下游,陆丰市北部,东接八万镇,西邻西南镇,南连河东镇,北靠陆河县。全镇总面积93.5平方公里,总人口30751人(2017年),辖16个村(居)委会。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489万元。

方言

社区,石寨、南溪、厦饶、陆军、磁西、东莞等村委会和东七、旱田两个村委会大部讲东海福佬话;北部安北、河二、安乐等村委会和旱田村委会部分村落讲客家话;东七村委会坎石潭村和旱田村委会个别村落(500多人)讲坎石潭军话。

基础建设

大安镇交通方便,省道陆五公路横贯全境,实现村村通公路,水、电充足,通信发展迅速。集市贸易兴盛,是陆丰市与陆河县间的商品交流中转站。

经济发展

商品农业发展迅速,是一个农业较为发达的农村大镇。全镇拥有粮食、水果、林业、大蒜生产基地。其中,作为广东省“一乡一品”的大安蒜头以“粒大肉厚质白、辣味适中、易脱皮、含油量高”的特点而名闻遐迩。此外,生产的正正上牌剪刀,具有刃口锋利、造型美观、实用大方、不需电镀、不易生锈等点,远销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6个省市。这几年大安镇的农业是以种植年花韭菜花、香蕉和粉蕉还有玉米为主,农业产业还是要靠大安年花韭菜花为希望。据了解,大安蒜头因为量少,也只是不到10亩地的地块(石寨)一带才能种出好的蒜头来,还有就是要等到年底才能得以品尝,特别是对天气有特殊的要求。所以想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蒜头为产业较为困难,必须带入新的农业品种来发展大安镇本地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活跃本地消费能力,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文化艺术

大安“八仙八骑”--八兽

据原汕尾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周波与上世纪五十年代任大安镇第一位镇长李镇水两位老人的考证,大安“八兽舞”源于大唐武德五年安陆县奠基庆典时,当时民众以“八兽”出演庆贺庆典。由于当时其“八兽”造型逼真,八兽舞更是气势非凡,更是被视为吉祥之物(八仙八骑)。

之后,凡有大型庆典、春节大年,必有出巡“八兽”。

大唐遗风绵延流传至今千余年。而道教始于东汉,兴盛于唐代,并延续于宋、金、元、明等朝代。至清代,因道教被视为汉人的宗教而受到压制。“八仙”属道教人物,唐朝已有“八仙”传说,但并没有“八仙骑八兽”的出现,至宋时“八仙”才定形,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八仙骑八兽”的模样了。

“八兽”是由:麒麟、雄狮、大象、绵羊、独角青牛、老虎、梅花鹿、白马八只神兽组成,传说是八兽乃是“八仙”八只座骑,出巡是由八位儿童六男二女扮成八仙骑坐在八兽上出巡表演,故称“八仙八骑”、“八仙骑八兽”。座骑及表演时的出场有前后顺序之分:为首的是汉钟离骑坐麒麟兽、其次是吕洞宾骑雄狮兽、再有韩湘子骑绵羊兽、曹国舅骑独角青牛兽、依序是铁拐李骑老虎兽、张果老骑白马、何仙姑骑梅花鹿兽、最后的使蓝采荷骑大象兽。

出巡表演时在路上以“快跑、慢走、蹦跳、礼拜”等几个动作。“八兽”造型神似活现,形神兼备:麒麟以雍容富贵、狮兽耀武扬威、大象慢条斯理、绵羊纯善可亲、鹿兽则悠然自得、白马有矫健昂扬、独角青牛的憨厚、大老虎的威猛使人人惧之有喜。

大安八兽还以外形庞大而闻名海陆丰,如此庞然大物,需要靠多人的协力,才能表演,才能将其舞动的活灵活现,其中大老虎的身长9米,体宽直径1.5米,高近2米,重150多斤,加上骑坐在上面表演的小八仙体重,总重量大约已有200斤左右。

所以每次出巡表演,每只兽都需须配有6位身强力大体壮人,相互轮流替换在兽体里面一前一后抬着的人,另外,由于在里面的人看不到前面路况和外面情况,这时就需要靠外面另外四人分列两侧以拍打兽身指挥,每次出巡会有很多的青年人跟随加入到管理八兽队伍中来,前有一人扛着“大安镇八路八仙”旗开路,武畔乐队5人(鼓手1人,号手2人,锣、钹各一人)和带队、后勤人员总共计70人。每次出演可谓兴师动众。

“八兽”巡游,万人空巷,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夹道争观。虽有舞着“铁姑叉”的“开路神”,腰束红巾,龇牙咧嘴,不时左、右、上、下各刺三下,以示开路,但还是造成交通阻塞,以至“八兽”队伍进退不得。这时,“八兽”中的猛虎、大象开始出列跑起来当“开路先锋”。几米长的象鼻能伸能缩,出其不意,伸向围堵人群,尤其是一丈多长的虎尾,甩起来虎虎生风,无人不怕,围观者霎时如浪涌般散开,惊叫声、欢笑声此起彼落。待众人让出道来,大象、老虎才重新归队表演。大概是老虎的威猛最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有人将大安“八兽”说成“大安墟弄大虎”。

据传,旧时大安墟有一“官奶”,平时耀武扬威,刁钻刻薄,众人皆厌。“八兽”表演者约好在游行时将她“教训”一番。及至街上,见该妇站在前沿,瞅准时机,将象鼻对准该妇胸部,猛力一击,官妇当即四脚朝天,众人大笑不止。该妇气愤归家,哭诉丈夫,要报“一鼻”之仇。官绅扬言要报复。其手下提醒说,此去奈“更寮脚”如何!?只好作罢。

旧时大安墟各社头成立“约馆”以保平安,民间称“更寮”。有东约馆、西约馆、南约馆、北约馆等“四约四馆”。“八兽”均分四社头,每社头两只。西社为青牛、老虎;北社为麒麟、象;东社为狮、绵羊;南社为马、鹿。从制作到表演各项费用均由各社负责,故八兽出演又叫出社。

据长辈介绍:各社头分若干“福户”,大都选择宫庙作议事地点。如西社北新街(包括米街、周厝巷、松柏篮)聚于松柏篮埔帝爷公庙;福新街(纸街、后街、堀仔尾)聚于妈祖庙;北社寨内肚(扶安寨)聚于大杜爷庙;南门町聚于石榴脚;东社潭仔墘聚于榕树脚伯公庙;吴厝内聚于辗师爷庙(原东约馆);南社中街聚于佰公庙,桅仔园聚于关帝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