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西博天文台
阿雷西博天文台是坐落在波多黎各阿雷西沃的射電望遠鏡。截至2018年,天文台由中佛羅里達大學、楊企業和波多黎各城市大學根據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合作協議管理和營運。這個天文台的正式名稱是"國家天文學和電離層中心"("NAIC"),也是該組織的唯一設施。從20世紀60年代建造至2011年,天文台由康乃爾大學管理。
從1936年落成至2016年7月,在中國的FAST建成之前,阿雷西博天文台的1,000-英尺(305-米)射電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它用於三個主要的研究領域:電波天文學、大氣科學和雷達天文學。想要使用該天文台的科學家需要提交研究計劃交由獨立的科學委員會評估。
這個天文台曾經出現在電影、遊戲和電視劇中,在1999年開始為SETI@home專案收集資料時,獲得了更多的認可。它從2008年起被列入美國的國家史跡名錄。它在2008年10月3日出現在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每周特色清單中。天文台在2001年被列入IEEE里程碑列表中。它有一個由兼職人員負責開放的遊客中心。
在2017年9月21日,颶風瑪莉亞帶來的強風導致430MHz線路饋送斷裂並掉到主鏡盤上,損壞了38,000塊鋁板中的約30塊。由於阿雷西博的觀測資料是依賴於位於圓頂中的饋送和接收器傳送,而不使用線路饋送,總體而言,瑪麗亞造成的傷害很小。當地時間2020年8月10日因鋼纜斷裂,望遠鏡反射盤被砸出了30m長的裂痕[1]。
目錄
一般資訊
主要的接收盤面建築在岩溶留下的凹陷滲穴中,直徑為305米(1,000英尺)。盤面由鋼纜網支撐的38,778片穿孔鋁板製成,每片的面積約3乘6英尺(1乘2米)。盤面下的地面可以進入,並種植遮陽的植被。
天文台有4架雷達發射機[2],在2380MHz具有20TW(連續)有效各項異性輻射功率,在430MHz是2.5TW(脈衝峰值),在47MHz是300MW,8MHz是6MW。
反射器是球面反射器,而不是拋物面反射器。為了瞄準裝置,接收器被移動以攔截由半徑270米(870英尺)的圓球盤表面反射來自不同方向的信號。當接收器不在焦點時,拋物面鏡會有不同的像散,但是球面像差在每個地方都是均勻的。
接收器是重達900噸的平台,由三個鋼筋混凝土高塔拉撐的18根電纜懸吊在盤面上方150米(492英尺),其中一座塔高111米(365英尺),另兩個塔高81米(265英尺),而它們的頂部都在相同的高度上。平台有一個稱為方位臂的93米(305英尺)長可旋轉的弓形軌道,承載着接收天線和第二級與第三級反射器。這使得望遠鏡可以觀測以天頂為中心,南北共40度(從緯度-1度至+38度)的天空能見圓錐體內的任何區域。波多黎各的位置接近北回歸線,這讓阿雷西博望遠鏡能夠觀察太陽系中的行星在北半球時的軌道。比土星更遠的天體,因為電磁波往返的光程時間比可追蹤的2.6小時還要長,因而限制了對更遙遠物體的雷達觀測。
視頻
阿雷西博天文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電纜斷裂後,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遭到嚴重破壞 ,搜狐,2020-08-14
- ↑ 二,雷達發射機 ,知乎專欄,20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