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阿里山清风藤

阿里山清风藤

阿里山清风藤(Sabia transarisanensis Hayata),为杜鹃花目、清风藤科、清风藤属的一种攀援木质藤本;小枝绿色,有纵条纹。生境:林缘。分布于台湾省。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阿里山清风藤

学名:Sabia transarisanensis Hayat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无患子目

科:清风藤科

亚科:清风藤亚科

属:清风藤属

组:厚盘组

分布区域

台湾(阿里山)

形态特征

阿里山清风藤为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目、清风藤科攀援木质藤本;小枝绿色,有纵条纹。芽鳞三角状圆形,长约1毫米。叶膜质,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4-6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全缘或具不明显的小锯齿,两面均无毛;侧脉每边5-6条,在近叶缘处向上弯拱网结,网脉明显;叶柄长4-6毫米,有柔毛。 聚伞花序有花1-2朵,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萼片5,绿色,长圆形,长2-2.5毫米,宽1-2毫米,先端圆钝,有脉纹;花瓣5-6片,紫色,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毫米,宽2.5毫米,先端圆,有5条脉纹;雄蕊5-6枚,稍短于花瓣,花丝扁平,长约2.5毫米,花药球形,长约1毫米;花盘肿胀,枕状,高长于宽,基部最宽;子房圆锥形,无毛。花期4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阿里山清风藤生长于海拔1550-3300米的山林边缘或灌木丛中。

分布范围

产自我国台湾(阿里山)。[1]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在雨量充沛、云雾多、土壤和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植株生长涟壮。要求含腐殖质多而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繁殖方法:扦插或用种子繁殖。清风藤的自然结果率不高,故多用扦插繁殖:春季,硬枝扦插,按行株距6cm×6cm斜插于土中,保持湿润。插后45-60d可定植。按行株距250cm×250cm开穴,施足基肥后选阴雨天种植。

药用价值

中药名称:药名 清风藤 别名:青藤、寻风藤、一口两嘴、过山龙、牢钩刺、一个刺二个头。 药材基原:为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Sabia japonica Maxim.的茎叶或根。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归肝经。 《广西本草选编》:"味微辛,性微温。" 《安徽中草药》:"性温,味辛。" 《湖南药物志》:"苦、微辛,微温。" 《福建药物志》:"苦,平。"

功效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解毒。主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跌打肿痛;骨折;深部脓肿;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脊椎炎;疮疡肿毒;皮肤瘙痒。

各家论述

《本草图经》:"治风。" 《纲目》:"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酒药中用。" 《安徽中草药》:"祛风散寒,除湿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熏洗。

药方选录

治风湿痹痛:清风藤、寻骨风各9g,煎服。或清风藤、虎杖、松节各9g,煎服。(《安徽中草药》) 治偏瘫:清风藤、豨莶草各9g,煎服。(《安徽中草药》) 治皮肤瘙痒:(清风藤)茎煎水熏洗。(《湖南药物志》)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茎呈圆柱形,灰黑色,光滑,外表有纵皱纹及叶柄残基,呈短刺状。断面皮部较薄,灰黑色,木部黄白色。气微,味微苦。

附注说明

与该品功效相同的同属植物尚有:鄂西清风藤(sabia campenulata Wall.ex Roxb.subsp. sitchieae (Rehd.etWils.)Y. F. Wu)[S. ritchieae Rehd.et Wils.]据《浙江药用植物志》记载,功效与清风藤相同。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 药材"青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 (Thunb.)Rehd et Wils.)及毛青藤 (Sinomenium acutum (Thunb.)Rehd. et Wils.var.cinereum Rehd. et Wils.)的干燥藤茎。秋末冬初采割,扎把或切长段,晒干。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植物文化

植物名实图考:"清风藤,近山处皆有之。罗思举《草药图》云:清风藤又名青藤,其木蔓延木上,四时常青。采茎用。南城具寻风藤即清风藤,蔓延屋上,土人取茎治风湿,云藤以夤缘枫树而出树梢者为真,夺枫树之精液,年深藤老,故治风有殊效,余皆无力。其藤大抵与木莲相类,厚叶木强,藤硬如木,粗可一握,黑子隆起,盖即络石一种,而所缘有异。又《本草拾遗》扶芳藤以枫树上者为佳,恐即一物。清风、扶芳,一音之转,土音大率如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