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山歌
《閬山歌》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古體詩。此詩前六句敘景,後二句述情。全詩記敘了閬中清明祭祖的盛況,並表達了對中原時局的憂慮,表現了詩人憂國愛民之情。《閬山歌》專詠閬山之勝,結構嚴謹,語言精練,它與《閬水歌》一起成為杜甫在閬中時期的代表作。
《閬山歌》 | |
---|---|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 |
廣德元載(763年)秋天,寓居在梓州(今四川三台)的杜甫突然得到摯友房管客死在閬中古城的噩耗,便星夜兼程趕赴閬中,弔唁並料理朋友的後事,並就此迷戀上了閬中的山光水色。杜甫第二次從梓州到閬中,是廣德二載(764年)春。杜甫的兩次來閬,由於心境的巨大反差,一次因弔唁朋友,一次因迷戀閬中山水而喜游,所寫的詩自然也反差巨大。
他第一次到閬中所寫的20多首詩歌,無論是山水詩、送別詩,還是遣懷詩,字裡行間都浸潤着深深的憂國憂民之情。諸如《征夫》《警急》《王命》等,都是帶淚沾血之作。第二次杜甫在攀登城南錦屏山時,天高心遠,寫下了這首《閬山歌》。
目錄
作品原文
詞句注釋
⑴"閬州"二句:點出閬州名山及其方位。靈山在閬州城東北十里,傳說蜀王鱉靈登此山,因名靈山。玉台山在閬州城北七里,上有玉台觀,唐滕王(李元嬰)所造。杜甫另有《玉台觀》詩。靈山:一作"雪山"。玉台:一作"玉壺"。
⑵"鬆浮"句:寫山上,欲盡不盡雲,即所謂薄雲。鬆浮,指松枝在搖動。
⑶"江動"句:寫山腳,將崩未崩石,即所謂危石。江動,指江水在涌動。未:一作"已"。
⑷"那知"兩句:先寫出腳下,後寫山上。根,石根,亦即山根。江流洶湧而石根不崩,安知不是有鬼神呵護。所以浦起龍說:"那知其無,正見其有。"氣,氣象。嵩華,中嶽嵩山與西嶽華山。敵,匹敵,即"草敵虛嵐翠"之"敵"。是說靈山、玉台可與嵩華並高。見閬山而聯想嵩華,已逗下"中原未歸"意。
⑸中原:地區名。廣義指整個黃河流域,狹義指今河南一帶。此指前者。格鬥:指安史之亂。
⑹"應結"句:一作"應著茅齋向青壁"。茅齋:即曾由閬中後人建存於古城內的"杜甫草堂"。著:一作"看"。青壁:即石崖。青表其色,壁狀其峭。
白話譯文
閬州城東的靈山呈現一片白色,而閬州城北的玉台山則一片碧綠。
松樹上浮着欲盡不盡的雲彩,江浪搖動着將崩未崩的石頭。雖然這裡人也祭拜祖先,可當地的子孫後代卻從來沒有與祖先靈魂或相會。雖然世界上沒有鬼神與人能真正相會,但這裡的祭拜盛況可與嵩山、華山的清明活動相匹敵。中原地區的戰爭尚未結束,應建個茅屋來把青紗幔掛於屋址的牆壁上。
作品鑑賞
"閬州城東靈山白,閬州城北玉台碧。""閬州"是說明"地名",當時閬中人已在被唐玄宗賜為"仙穴山"的靈山祭祖祭神,用大量的白花、白幡掛放於滿山、滿坡、滿樹枝,映襯得此山一片片白色而象徵"靈山白"。"城東""城北",是在介紹相關的地理位置;"靈山、玉台",是專指具體的地方;"白、碧",是在以景喻事。這兩句敘述了閬中當地的清明祭祀活動之事。
"鬆浮欲盡不盡雲,江動將崩未崩石"兩句是針對第一聯從現實性出發所記載的閬中當地清明節祭祖活動之盛況。"鬆浮欲盡",是指松枝在搖動中"想"把本不屬於松樹的什麼東西搖開。可能把一些由唐代閬中人在清明節有人先掛在松樹上的白花(詩中喻為白雲)、掛在松樹上的青紗(詩中喻為烏雲)搖散、搖落,但又有後來人在清明時節陸續再在樹枝上掛上白花或青紗,讓閬中的靈山與玉台山的松樹上在這段時間內,能較長期存在着可擬為白雲或烏雲的白花和青紗,故而能"不盡雲"。接着以唱嘆的語氣寫出江面的盛況。唐代閬州盛大持久的祭祖、祭天、祭神、祭亡靈的活動,因不少儀式是官民共同參與,來自陸路與水路的敬拜者絡繹不絕:在山祭山神,在水祭水神,在廟祭祖宗,在宇祭上天;這一因船隻在江面涌動、陸上又有吹打彈唱而震得岩體欲崩的群體性民俗活動,能震撼目擊者的心靈。
第三聯上句"那知根無鬼神會"中"根"與"鬼神"均與清明節的活動有直接關係,與《杜臆》所釋"閬中山多仙聖游跡"相符合。下句"已覺氣與嵩華敵"的詩意不是在講閬山的山勢能與嵩山和華山的高度相似而可"敵",而仍然是描寫閬山清明祭祖活動的空前盛況與磅礴氣勢。上句中"那知根"正好與下句"已覺氣"成為一問一答的對應;而"無鬼神會"和"與嵩華敵"的描寫,也是對應式的自問自答。這就是杜甫以《閬山歌》來記敘閬中清明祭祖盛況之詩歌中所表現來的睿智。
最後,"中原格鬥且未歸"是表達詩人在參加閬中清明節的祭祖活動中,仍不忘記國家的大事。杜甫一直關注着國家大事,即使他在參加閬中的清明祭祖活動以及寫其《閬山歌》之際,仍在牽掛着不穩定的中原局勢。此時身在閬州,耳聞目睹閬中人民愛祖愛國的民俗與熱情,詩人表明自己也要與閬中人民同憂同思同作同為--"應結茅齋著青壁"。這個結句有幾層大意:第一,在敘述與感嘆中認為自己不能只是一個清明活動的記錄者,也同時應當以行動來表示愛祖愛國;能在自己所居茅屋的牆壁著上表示哀愁的青紗,也是一番衷腸的訴說。第二,詩人從閬中清明祭祀活動中所領會"愛祖愛國民俗"的畫境,和他要求一首詩所應達到"篇終接混茫"的詩境是近似的、相通的。第三,篇首的"靈山白"與篇末的"著青壁",一"白"一"青",又呈現出"白花與青紗"的對仗。這般前呼後應的詩歌結構,強烈地顯現出《閬山歌》寫作於清明時節的祭祀文化的風格。
杜甫在閬中的時間雖然不長,創作的詩篇卻不少。就創作的速度而言,可以說是一個小小的高產期。這首《閬山歌》專詠閬山之勝,它與《閬水歌》一起成為杜甫在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名家點評
明代鍾惺、譚元春《唐詩歸》:鍾雲:絕妙危語,為蜀山傳神("忪浮欲盡"二句下)。鍾雲:以幽澹終,妙(末句下)。
明代王嗣奭《杜臆》:三、四寫景不着色相……"根無鬼神會"句必有所出,然不佳。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景色無窮,縮作二句,奇絕("鬆浮欲盡"二句下)。"氣"字虛活,作"勢"即死,亦不復與上句相應矣("已覺氣與"句下)。
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胡夏客曰:此歌似拗體律詩。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松雲"寫得縹緲,"江石"寫得玲龍。"那知"其"無",正見其有。舉"嵩華"相形,恰與"中原未歸"合縫。
清代楊倫《杜詩鏡銓》:邵子湘雲:奇句("鬆浮欲盡"二句下)。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天寶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但杜甫不願意任此「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的官職,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餘,為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寫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