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
闻 |
闻(拼音:wé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
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一人跪坐以手附耳谛听的样子,本义为听到、听见。引申指知道、听说,又引申为传达、达到,再引申为报告、使听到,还引申指闻名,并由此引申为名声。另外闻也指听到的东西,主要指知识,也指传闻、事迹,用作名词。后来用鼻子嗅气味也叫闻。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闻
拼音; wén
注音字母; ㄨㄣˊ
平水韵部; 上平十二文、去声十三问
部首; 门、耳
总笔画; 3+6、6+3
字级; 一级(编号1636)
繁体字; 闻
异体字; 䎹、䎽、ঔ�、ঔ�、ক�、ক�、খ�、খ�、ॹ�
造字法; 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半包围-左上右包围结构
仓颉码; LSSJ
五笔; UBD
四角号码; 3740 1
统一码; 基本区 U+95FB
文字溯源
在图1的甲骨文中,像一人跪坐,竖起耳朵,以手附耳,似乎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什么东西。人的姿势、面部神态可有差异,但都强调一只耳朵,表明在这个字中,耳朵是最重要的。根据这个字的字形及其在甲骨卜辞中的用法,学者们一致认为这就是早期的"闻"字。小篆写作图10。《说文解字》解释为"知声也(据段注)。从耳、门声"。甲骨文与小篆的闻也是有同有异,同就同在都突出一只"耳",异则异在一个是会意字(部分资料认为是象形字),一个是形声字。从会意的字形1演变为形声的闻,正如其他一些字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阶段。
在西周青铜器盂鼎铭文里,有一句话叫做"我闻殷坠命",闻字写成图2。虽然右半仍从耳,左半的人形已不像甲骨文那样富有图画性了,跪跽状的人也站起来了,耳与身体割裂开来,置于其右,人形之上又增加装饰性符号。春秋金文或加足趾形,与女旁相似(图3)。大概是这种图画式的会意字不便于书写,因而不便于交际、交流思想,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便出现了一个从昏从耳的形声字,以取代甲骨文的闻字。这个字见于铜器铭文(如图7),也见于竹简,《说文》称之为古文,便是小篆闻的前身了。
这个"古文"之所以从昏,不过是取其声罢了。清代文字学家桂馥认为"从昏者昏不能察,闻则可知",仍然把它看作会意字,不过,"闻"与黄昏没有必然联系。小篆的闻字,比起甲骨、铜器、竹简上的闻字来,显然规范整齐得多,易认易记易写,故一直沿用至今。耳在门内,是为了书写美观,门也只是代表读音,并非"入门方可闻"的缘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