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姓名網的圖片

聞(拼音:wé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一人跪坐以手附耳諦聽的樣子,本義為聽到、聽見。引申指知道、聽說,又引申為傳達、達到,再引申為報告、使聽到,還引申指聞名,並由此引申為名聲。另外聞也指聽到的東西,主要指知識,也指傳聞、事跡,用作名詞。後來用鼻子嗅氣味也叫聞。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聞

拼音; wén

注音字母; ㄨㄣˊ

平水韻部; 上平十二文、去聲十三問

部首; 門、耳

總筆畫; 3+6、6+3

字級; 一級(編號1636)

繁體字; 聞

異體字; 䎹、䎽、ঔ�、ঔ�、ক�、ক�、খ�、খ�、ॹ�

造字法; 形聲字

結構; 合體字,半包圍-左上右包圍結構

倉頡碼; LSSJ

五筆; UBD

四角號碼; 3740 1

統一碼; 基本區 U+95FB

文字溯源

在圖1的甲骨文中,像一人跪坐,豎起耳朵,以手附耳,似乎正在聚精會神地聽什麼東西。人的姿勢、面部神態可有差異,但都強調一隻耳朵,表明在這個字中,耳朵是最重要的。根據這個字的字形及其在甲骨卜辭中的用法,學者們一致認為這就是早期的"聞"字。小篆寫作圖10。《說文解字》解釋為"知聲也(據段注)。從耳、門聲"。甲骨文與小篆的聞也是有同有異,同就同在都突出一隻"耳",異則異在一個是會意字(部分資料認為是象形字),一個是形聲字。從會意的字形1演變為形聲的聞,正如其他一些字一樣,也經歷了漫長的階段。

在西周青銅器盂鼎銘文里,有一句話叫做"我聞殷墜命",聞字寫成圖2。雖然右半仍從耳,左半的人形已不像甲骨文那樣富有圖畫性了,跪跽狀的人也站起來了,耳與身體割裂開來,置於其右,人形之上又增加裝飾性符號。春秋金文或加足趾形,與女旁相似(圖3)。大概是這種圖畫式的會意字不便於書寫,因而不便於交際、交流思想,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便出現了一個從昏從耳的形聲字,以取代甲骨文的聞字。這個字見於銅器銘文(如圖7),也見於竹簡,《說文》稱之為古文,便是小篆聞的前身了。

這個"古文"之所以從昏,不過是取其聲罷了。清代文字學家桂馥認為"從昏者昏不能察,聞則可知",仍然把它看作會意字,不過,"聞"與黃昏沒有必然聯繫。小篆的聞字,比起甲骨、銅器、竹簡上的聞字來,顯然規範整齊得多,易認易記易寫,故一直沿用至今。耳在門內,是為了書寫美觀,門也只是代表讀音,並非"入門方可聞"的緣故。[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