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长鳞贝母兰

长鳞贝母兰

中文学名 长鳞贝母兰

拉丁学名 Coelogyne ovalis Lindl.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长鳞贝母兰(学名:Coelogyne ovalis Lindl.):根状茎匍匐,较长,假鳞茎在根状茎上相距8-13厘米,近圆柱形,顶端生2枚叶,鞘膜质。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纸质。花葶从已长成的假鳞茎顶端发出,总状花序通常具1-2朵花,花绿黄色,仅唇瓣有紫红色斑纹,萼片长圆状披针形,花瓣丝状或狭线形,与萼片近等长,宽约1毫米;唇瓣近长圆状卵形,3裂。蒴果近倒卵形,果梗长约5毫米。花期8-11月,果期次年9月。

生于河谷旁林下树干上或岩石上,海拔1200-3200米。分布于中国云南西部和西藏,尼泊尔、锡金、印度和缅甸也有分布。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目录

信息

目 微子目

科 兰科

亚科 兰亚科

属 贝母兰属

种 长鳞贝母兰

族 树兰族

形态特征

根状茎匍匐,较长,粗约3毫米,节间长1--2.4厘米。假鳞茎在根状茎上相距8—13厘米,近圆柱形,长3—6厘米,宽6—8毫米,干后无光泽,顶端生2枚叶,基部具2枚鞘;鞘膜质,长约3厘米,老时脱落。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纸质,长6—12厘米,宽2—3.7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叶柄长5—10毫米:花葶从已长成的假鳞茎顶端发出,长5—8厘米,基部套叠有数枚圆筒形的鞘,鞘紧密围抱花葶;总状花序通常具1—2朵花,较少达3—4朵花,但同一时间仅1朵开放;花序轴顶端为数枚白色苞片所覆盖;花苞片早落;花梗和子房长6—10毫米;花绿黄色,仅唇瓣有紫红色斑纹;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2厘米,宽5—6毫米;花瓣丝状或狭线形,与萼片近等长,宽约1毫米;唇瓣近长圆状卵形,3裂,长约2厘米,下部宽约1.5厘米;侧裂片半卵形,直立,顶端常稍有流苏;中裂片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9毫米,边缘具流苏;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从基部延伸至中裂片中部以上或近顶端处,紫色(基部的一段除外),在中裂片上还有2条短的褶片位于外侧;蕊柱稍向前倾,长约1.3厘米,两侧具翅;翅向上渐宽,顶端钝;花药长约2.5毫米;蕊喙长约2毫米。蒴果近倒卵形,长约2.5厘米,粗约1.2厘米;果梗长约5毫米。 花期8—11月,果期次年9月。[1]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部(贡山、福贡、碧江)和西藏(独龙河谷)。生于河谷旁林下树干上或岩石上,海拔1200——3200米。尼泊尔、锡金、印度和缅甸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本种提示

本种和流苏贝母兰C.fimbriata以及C.pallens Ridl.均十分接近,尤其是与巴pallens,不仅区别点极为细微,而且有过渡。G.Seidenfaden[Dansk Bot.Ark.29(4):23.Fig.6.1975]曾认为本种也产泰国,但后来又认为是巴pallens的错误鉴定。我们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采到的标本(Z.H.Tsi 71—752)也有类似困难,虽然曾鉴定为本种[Acta Phytotax.Sin.33(3):290.1995],但鉴定为C.pallens也未尝不可。我们认为这3个种或许应当归并为一个种更为恰当。这里暂予保留,以待进一步的研究。[2]

贝母兰属介绍

描 述:Coelogyne Lindl. 贝母兰属,兰科,近20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我国有16种产南部至西南部。附生兰或陆生兰;假鳞茎顶端具1-2叶及花葶;花大,通常数朵排成总状花序,有时减退为单朵,艳丽;萼片常凹陷;唇瓣3裂,侧裂片直立,多少围抱蕊柱两侧,唇盘基部凹陷;蕊柱直立,长而有宽翅,无蕊柱足;花粉块4,蜡质,有花粉块柄。[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