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以南
目錄
長江以南
長江以南,中國地理區域,廣義上是指長江之南,簡稱江南。一般多指長江南岸區域。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
江南以才子佳人、繁榮水鄉、教育發達等著稱。江南是一個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的地方,從古到今「江南」始終代表着美麗富饒的水鄉景象,現今也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商品生產發達、工業物鏈齊全,是中國綜合水平最高的發達地區。
在不同歷史時期,江南的文學意象不盡相同。江南雖最早出現先秦兩漢時期,但僅指江河以南。自東晉清談玄學起至南梁《觀我生賦》及《哀江南賦》的出現後,始有文化江南。如今所說的江南是指上海、浙江、蘇南、皖南、贛北等長江以南地區。
歷史沿革
1993年發現的江蘇南京湯山直立人化石表明,江南地區早在35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此活動。
距今六七千年前後,大江南北進入新石器時代興盛階段。據初步調查,江蘇及相鄰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約有上千處,其中有蘇州草鞋山文化、南京北陰陽營文化、常州圩墩文化等。先秦時期,江南屬百越之地[1],後被納入華夏版圖,成為華夏漢地九州之一。[2]
在「二十四史」中,最早出現「江南」的記載是《史記·五帝本紀》:「舜……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這裡所言「江南」的意義極為廣泛。
周太王的兒子泰伯和仲雍帶着親族來到蘇南地區的無錫、常熟一帶,建立勾吳王國。泰伯、仲雍「斷髮文身」[3],接受當地習俗,主動融入當地社會,並把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帶到當地,於是上千個部族自願歸附於泰伯。[4] [5]
先秦時期已經存在江南的說法,據《吳越春秋》「周元王使人賜勾踐,已受命號去,還江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與魯泗東方百里;當是之時,越兵橫行於江淮之上,諸侯畢賀,號稱霸王。」可知史書中出現的「江南」一詞,在東周春秋時期,最早指的是東周時的吳國、越國等諸侯國區域。
秦朝時期,《史記·秦本紀》中記載:「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此書中出現的江南,指的是現今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區。黔中郡在今湖南西部。由此可見當時「江南」的範圍之大。據《史記·五帝本紀》,可知其南界一直達到南嶺一線。
漢朝時期,江南已經十分寬廣,包括了豫章郡、長沙郡、廬陵郡,相當於江西省湖南省。當然,在兩漢時期,洞庭湖南北、贛江流域地區應是江南的主體,其中的「江南」說的就是這一地區。王莽時曾改夷道縣為江南縣,是湖北宜都地區。《後漢書·劉表傳》載「江南宗賊大盛……唯江夏賊張莊、陳坐擁兵據襄陽城,表使越與龐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
西晉永嘉之亂後,今中原士族相繼渡淮河、長江南遷,衣冠南渡,以建康(今南京)為都,是為東晉。
隋朝時期,江南被用作《禹貢》中「揚州」的同義詞,同時「江南」還有江漢以南、江淮以北的意思。因此,《史記·貨殖列傳》中關於「江南豫章、長沙」與「江南卑濕、丈夫早夭」的描述。
唐朝時期,出現了較為明確的江南概念。唐朝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設立江南道,範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湖北南部、江西、湖南。(見陸羽茶經八之出)。
宋朝改道為路,江南路包括江西全境與皖南部分地區,分江南東路與江南西路,其中江南東路包括宣州、池州、太平州、徽州、饒州(上饒)、信州(鷹潭)、撫州、洪州(南昌);江南西路包括袁州(宜春)、吉州(吉安)、江州(九江)、虔州(贛州)。宋朝的江南路主要指江西省即贛江流域,同期蘇杭則屬於兩浙路。靖康之亂以後北方人民南遷以本階段人數最多,短短十餘年,「江、浙、湖、湘、閩、廣,西北流寓之人遍滿」。紹興十一年,宋金和約達成,和約規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遷的浪潮始告消退。
元朝開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詞還有被用於行政區劃。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定應天府(今南京)為國都,洪武十三年(1380)廢中書省,中書省直轄府州改為直屬六部,仍俗稱直隸。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改京師為南京,直隸改稱南直隸。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以明朝南直隸轄區設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廢除了南京為國都的地位,巡撫衙門位於江寧府(今南京),後改承宣布政使司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為江南省,同江西省一併由兩江總督管轄,兩江總督駐江寧府。順治十八年(1661年)將江南省一分為二,東稱「江南右布政使司」,西稱「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為江蘇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為安徽布政使司。江蘇取江寧、蘇州二府首字而來,而安徽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而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定江寧府為江蘇省省會,安慶府為安徽省省會。至此,江蘇、安徽兩省行政區劃大致相同。
代表城市
南京、鎮江、無錫、蘇州、常州、湖州、杭州、紹興、嘉興、上海、寧波、揚州、蕪湖、宣城、黃山、馬鞍山、池州、銅陵、安慶、九江、上饒、景德鎮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南」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是變化多樣的。它常是一個與「江淮」、「中原」等其他區域概念相併立的詞,且含糊不清,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從歷史上看,江南既是一個自然地理區域,也是一個社會政治區域。 [6]
廣義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五省一市中位於長江以南的地區。廣義的江南面積博大,地貌多樣,因而常被看做是「大江南」,這與氣象學中的江南範圍大致相符。江南四大米市、江南四大名樓都處在大江南的範圍。該區域囊括了著名的三山三江三湖——黃山錢塘江與太湖、廬山贛江與鄱陽湖、衡山湘江與洞庭湖。大江南的定義始於古代的區劃(江南道),也常有文學作品描述。如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是寫在長沙的事。天氣預報中的所指的江南也大致為廣義江南地帶。從元朝開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詞還被用於行政區劃,但其劃分往往不具有江南的代表性。而五代十國的南唐、宋代的江南路、唐代的江南道則很好的代表了江南區域,一般包括金陵府(南京)、平江府(蘇州)、松江府(上海)、臨安府(杭州)、嘉興府(秀州)、鎮江府(潤州)、南興軍(宜興)、常州府(常州和無錫)、安吉州(湖州)、江陰軍(江陰)、慶元府(明州)、紹興府(越州)、建德府(嚴州)、太平府(蕪湖和馬鞍山)、徽州府(黃山)、寧國府(宣城和黃山))、宣州(宣城和黃山))、池州府(池州和銅陵)
狹義的江南則是指上海、蘇南、浙北,皖南地理在長江以南。《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中表示,江南是指長江以南屬於今江蘇省的南京、常州、無錫、蘇州,上海市全境,今浙江省的杭州、紹興、寧波、嘉興、湖州地區及安徽省的皖南蕪湖,黃山,宣城,馬鞍山,銅陵,池州等地區。
地形地貌
相對於北方而言,江南地區的地形地貌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多丘陵多平原和多水。江南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地形上呈南高北低之勢,其北部地勢平坦,以平原、丘陵為主,南部則分布有一些山地。
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為中國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國鄂、湘、贛、皖、蘇、浙、滬等7省市,素有「水鄉澤國」之稱,狹義的江南主要指的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下游與東部地區。
長江中下游平原介於東經111°05′~123°,北緯27°50′~34°之間,西起巫山東麓,東到黃海、東海濱,北接桐柏山、大別山南麓及黃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錢塘江、杭州灣以北沿江平原,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100~400千米,總面積約20萬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皖蘇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長江三角洲平原等6塊平原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溫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長江中下游平原位於揚子准地台褶皺斷拗帶內,燕山運動產生一系列斷陷盆地,後經長江切通、貫連和沖積後,形成現今的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整體。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平原邊緣白堊系―第三系紅層和第四紀紅土層微微掀升,經流水沖切,成為相對高度20~30米的紅土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區則繼續下降形成泛濫平原和濱海平原。
丘陵
江南丘陵指中國長江以南、南嶺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東的丘陵的總稱。江南丘陵也是傳統地理、人文學上的江南地區,包括江西、湖南兩省大部分和安徽南部、江蘇西南部、浙江西部邊境。該地域低山、丘陵、盆地交錯分布,以湘江、贛江流域為中心。介於北緯25°~31°,東經110°~120°,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
盆地中的白堊系和下第三系紅色地層廣泛出露,形成紅色盆地,這些紅色地層被河流切割成丘陵,則稱為「江南紅色丘陵」,海拔200~600公尺左右。盆地丘陵周圍為海拔1000~1500公尺的低山,安徽南部的黃山、九華山,江西東部有懷玉山、雩山,江西、湖南之間有幕阜山、九嶺山、羅霄山、武功山,湖南西部有武陵山、雪峰山。
中生代以來南部抬升,北部斷裂沉陷,形成向北傾斜的地勢。主要部分可視為湘贛兩省毗連的大窪地,東南西三面均有山地盤踞,區內許多中山和低山均為東北—南西向排列,新華夏構造體系清晰。山嶺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局部可達1500~2000米。主要山脈有:湘贛交界的幕阜山脈、九嶺山、武功山、萬洋山和諸廣山,浙西的天目山、仙霞嶺,閩贛界上的武夷山脈和皖南的黃山等。其中廬山、衡山、黃山、九華山、天目山和井岡山等均為著名旅遊勝地。
盆地
金衢盆地是浙江為數不多的盆地、平原地形,包括金華、衢州兩大地級市,自古以來為富庶之地,擁有「浙江聚寶盆」之美譽。為錢塘江發源地,河水清澈,為浙江人民的母親河。
氣候特徵
全國一級氣象地理區劃分說明:江南地區:長江至南嶺間所含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蘇、上海和福建北部(從南嶺向東延伸)等地。
全國二級氣象地理區劃分說明:江南地區:南北向基本浙贛和湘黔兩條鐵路線為界分為南部和北部,東西向基本以江西省東北部與浙江交界的南北延伸線和江西與湖南交界線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
江南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是個很適合各種作物的生長和人生存的區域。雖然歷史上江南區域的氣候也並非一成不變,如有資料顯示,良渚文化在太湖流域發展的突然中斷,實際上是與太湖流域地面沉降、降雨量增多以及海平面上升而引發的特大自然洪災有着直接的因果關係。不少良渚文化遺址如吳江梅埝、袁家埭、大三瑾等的良渚文化層上都普遍覆蓋着一層泥炭層,說明此地曾被洪水覆蓋過。另外,據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書,中國的氣候也有着從暖濕逐步變得冷乾的總趨勢。但總體上,江南區域的氣候變化幅度要較其他區域小。
黃今言主編的《秦漢江南經濟述略》一書認為秦漢時期江南的氣候條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氣溫高,日平均溫度大於0℃的農耕期、大於5℃的生長期、大於10℃的植物活躍生長期、大於15℃的喜溫作物水稻的適宜生長期長;二是降水豐富,長江、錢塘江以北的年降水量大於800毫米-1600毫米,長江丘陵地區大於1600毫米,為各種作物提供了豐富的水源,且雨熱同季。秦漢之後的江南地區,雖然在具體的氣候指數上會有所變化,但總體上氣候溫和、雨量充足的特點變化並不大。相比北方的乾冷,嶺南的濕熱,人體在江南這樣的氣候條件下是非常舒適度的。
水文特徵
江南地區除了降水豐富以外,還有長江和錢塘江兩大水系,兩者通過運河相互連通。江南地區河道棋布、湖泊眾多,有中國著名的三大淡水湖,即江西的鄱陽湖和湖南的洞庭湖、江浙兩省的太湖。在長期的開發過程中,又興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使之相互勾連,如伍子胥開胥溪、夫差開鑿邗溝與江南運河等等,所以歷來就享有「水鄉澤國」的美譽。在這樣的氣候和地形地貌下形成的江南自然地理有着和北方顯著的不同。
江南丘陵地區地表徑流分別通過湘江、資水、沅江、澧水和鄱江、信江、撫河、贛江、修水等河流注入洞庭湖和鄱陽湖,然後北入長江。東北部浙皖邊區的山地丘陵與浙贛交界的山地丘陵相連,成為長江和浙閩獨流入海水系的分水嶺。
經濟發展
東晉和南朝時期,江南得到進一步開發,社會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北方人民不斷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南北勞動人民相互學習、辛勤勞動,是江南經濟發展和繁榮的重要原因。經濟發展首先表現農業上,墾田面積日益增多,耕作技術有很大改進,牛耕已經普遍推行,糞肥也在推廣,單位面積產量增加,麥、菽等北方作物開始在江南種植。
江南地區的農業尤其發達,水利工程的興修很受重視,如東晉在曲阿(今江蘇丹陽)修新豐塘,溉田8百餘頃;在吳興烏程(今浙江吳興)築荻塘,溉田千頃;在會稽句章(今浙江慈谿西南)修復漢代舊堰,溉田2千餘頃。南朝在烏程修吳興塘,溉田2千餘頃;修赤山塘(今江蘇句容市西南),上接九源,下通秦淮。人們在河道建立堰閘以控制水位,旱則開啟,引江水灌溉;澇則關閉,避免泛濫成災。又築堰圍湖,開墾出土壤肥沃、產量很高的「湖田」。因此,江南成了江南糧食的主要產區,「一歲或稔(豐收),則數郡忘飢」(《宋書·孔季恭等傳》史臣語)。其次表現 在手工業,冶鐵作坊如梅根冶(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與冶唐(今湖北武昌),除兵器外,多為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技術也有顯著進步,創雜煉生鍒法,即把生、熟鐵混雜冶煉,反覆錘打,成為質量較純的鋼鐵,養蠶繅絲技術大見提高,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蠶繭一年收穫四五次,而永嘉郡(治今浙江溫州)一年收穫八次。
國家專門設立錦署,使絲織業逐步發展起來。由於江南河流縱橫,為適應經濟、軍事的需要,造船業特別興旺,既能製造載重2萬斛(約2千噸)的大船,又能製造速度很快的艦隻。其它如燒瓷、造紙、漆器等也都具有很高的水平。經濟的發展促進商業和城市的繁榮。都城建康(今南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南朝蕭梁時擁有140餘萬人口,是世界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成為各地農產業、手工業品的集散地,城內外的貿易市場10多個,來往船隻成千上萬。建康之外,又有成都、江陵、京口、襄陽、壽陽、番禺等地,也都是有名的商業城市。
中國歷史上,曾因大米集中交易而形成了「四大米市」:蕪湖、無錫、九江、長沙,這四大米市均在江南,又被稱為「江南四大米市」,這四大米市比如皖南的蕪湖米市(在南陵縣)如今依然煥發青春。「江南四大米市」是在舊時農業商品經濟不發達過程產生的,對促進當時的糧食生產、流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對當地的社會發展、農民生活和商業經貿有很大的提高。
從唐宋起所賦予江南的文化,讓江南從一個地理名詞真正變為一個包含着美麗、文氣與富庶,被世人不斷嚮往和憧憬的詞。在經濟重心不斷南移中,江南地區也逐漸取代中原地區,到了北宋中期,江南經濟已經成為全國經濟最重要的核心地位,而如今的長江三角洲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歷史文化
地域文化
江南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是變化多樣的,根據歷史傳統和文化形成的大江南地區是蘇南、上海、浙江北部,江南核心區是所謂「水鄉江南」,是江南文明的一個生態型,因其位於平原澤國之上,故和山地江南濱海江南相區別,因其最具代表性,所以也被認為是狹義江南。
上海師範大學劉士林教授認為,自成一體的、具有獨特的結構與功能的某種區域文化,通常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區域地理的相對完整性;二是文化傳統的相對獨立性。江南文化正是這樣一種相對獨立的區域文化,從審美文化的角度看,江南文化的本質是一種詩性文化。也正是在詩性與審美的環節上,江南文化才顯示出它對儒家人文觀念的一種重要超越。由於詩性與審美內涵直接代表着個體生命在更高層次上自我實現的需要,所以說人文精神發生最早、積澱最深厚的中國文化,是在江南文化中才實現了它在邏輯上的最高環節,並在現實中獲得了較為全面的發展。
在大的江南文化區域中,東南地區無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亞文化區域。特別是唐宋以來,東南地區逐漸成為天下財賦之所區、士大夫淵藪,正如宋史專家劉子健先生所認為的那樣:「中國近八百年來的文化模式,是以南宋為領導的模式,以江、浙一帶為重心。全國政治、經濟、文化重心皆聚在一起,這是史所稀見的。」
山水情人(葉千華)說:「江南文化是一種意境文化,一種詩情文化,一種畫意文化,一種韻味文化,一種秀美文化。它蘊含在山水花木月夜晨昏之中,在雨露嵐霧中纏綿,有着禪意般的美麗。它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地方文化的傑出代表」。江南不僅素以魚米之鄉、風景秀麗著稱,江南文化算是一種情義綿長的代表,被廣為傳頌的才子佳人等佳話則是對文化底蘊的另一讚美。白牆青瓦小橋流水式的經典江南建築風格也別有一派恬靜內秀的韻味。咸鮮潤甜的精緻菜餚也可以作為部分江南的一種代表。
科教文化
江南素以文化教育繁盛著稱,重文也是江南的傳統之一,這也鑄就了部分江南人的文化性格,位於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也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夫子廟建築群中的江南貢院則是江南科舉文化的象徵,中國南方地區開科取士之地,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科舉考場。 除此以外江南還有許多著名的書院,四大書院中有三個位於江南,即江西的白鹿洞書院、湖南的嶽麓書院、石鼓書院。其它還有紫陽書院、崇正書院、八桂書院、象山書院、麗澤書院、東林書院、明道書院、齊山書院、陽明書院、甘泉書院、會華書院、李白書堂、五經書院等。
詩詞文化
從古至 今,歌詠江南的大量文學作品構築了中國人想象中的「江南」,有白居易的《江南好》,蘇東坡的《望江南》等。
織錦文化
漢代之後,北方多戰亂,到了隋代,中國蠶桑絲綢業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了長江流域,唐代更是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明清江南桑蠶絲綢業達到頂峰。
在水利上,歸功於人工開鑿的河渠漊港和運河荻塘,所謂「橫塘縱漊」。在雨季河水會流入太湖,在旱季則引太湖水灌溉農田。
在土地上,人口的遷移,特別是在南宋後,人口的大量南徙,為了解決糧食等問題,加強對農田的開墾,許多沼澤地都被改造成膏腴農田,還解決了勞動力的問題。水質也是影響絲綢質量的重要因素,繅絲需要大量的水,長江流經江南,水流緩慢,水中的泥沙能沉積下來。
生產模式上,江南水鄉利用池塘養魚畜牧,與栽桑養蠶的水肥相結合,形成自然循環條件下的相互促進,形成特有的生產模式,保證了桑樹生長。
在傳統養蠶技術上,各地都重視制種,清代以江南的優良品種較著名,後來就成為現代蠶種的製造基地。技術上對上族採用高棚簇,隨老隨捉,忌用地簇。將「出口乾」又改進為「灼蠶不灼繭」。在三眠開葉時,令食拓葉二三次,以省桑葉,且絲韌有光澤。少葉時可用白米粉摻桑葉上餵蠶,絲光白而韌。
明清兩代,由於資本主義的萌芽與發展。江南一帶成為最重要絲綢產地,發展了一批典型的絲綢專業市鎮,官營織造也日趨成熟,此時,中國絲綢發展到了最活躍的時期。清代在江寧(今南京)、蘇州和杭州三處設立的﹑專辦宮廷御用和官用各類紡織品的織造局。掌織辦宮廷所需及官用之綢緞、絹帛、布匹等紡織品。清皇室內各府規定,凡皇帝后妃所穿的龍袍、鳳衣都必須用此地的絲綢精織而成。
江南地區著名的絲錦品有南京雲錦(中國四大名錦)、宋錦(中國四大名錦)、蘇繡(中國四大名繡)、湘繡(中國四大名繡)、輯里絲、杭嘉湖絲綢等
參考資料
- ↑ 壯族的前身:百越中國網
- ↑ 你知道龍舟的來源嗎?新華網
- ↑ 江蘇文化日曆 | 斷髮文身:一種古老的成人禮俗江蘇頻道_鳳凰網
- ↑ 清風盪萬古光明日報-光明網
- ↑ 【厚重河南】「吳泰伯——孔子樹立的楷模」系列之二:開拓進取,蠻荒之地建「至德名邦」新聞中心_大河網
- ↑ 二甲鎮藍印花布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