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錫拉庫薩大教堂

來自 去哪兒網 的圖片

錫拉庫薩大教堂位於奧爾蒂賈島,原本是雅典娜神廟,7世紀時西西里島基督化後改為教堂,成為典型的式拜占庭建築,後由於地震損毀,在18世紀進行補修時變成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式建。現如今,建築中各種風格互相融合,而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規模巨大的多利克式柱依然清晰醒目。

錫拉庫薩大教堂前有着廣闊的平台與台階,既堂皇又包容,不對稱的塔樓是整個建築的點睛韻味。建築師設計了華麗的巴洛克立面,而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多根陶立克柱,不甘寂寞地從牆中探出腦袋。

目錄

情況介紹

教堂內的大廳潮濕昏暗,立柱表面粗糙,像是建造之後就沒有粉刷過。燈具也像是幾個世紀前的鐵質吊燈,古樸而嚴肅。

巴洛克式的教堂外觀掩飾了曾經的雅典娜神廟原型。教堂內居然還保留了數根神廟立柱。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巨大多立克石柱,恢弘而簡潔。蒼老的石柱一個接一個的連接成迴廊式的牆體。教堂內外都可見到這種隱在強烈的巴洛克風格裝飾里的希臘構件,有一種奇異的和諧。

教堂內四周的各個神龕和神像雕塑得精美絕倫。教堂右側的幾座聖壇座位裡面展示的聖人遺骸。透過盛放「聖骨」銀館的玻璃可以清晰的看到聖骨。教堂中曾經為了出海船員供奉的雅典娜女神,如今也早已被聖母瑪利亞所替代了。教堂內文物豐富,使人目不暇接。半球形的拱頂上描繪着沉穩厚重的油畫。牆壁上也有遺留下來的精美壁畫。

錫拉庫薩大教堂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最古老的教堂,如今它也是錫拉庫薩最佳景點之一。

拜占庭式教堂

「拜占庭式』教堂是指在東羅馬帝國發展起來的教堂建築風格,因東羅馬帝國首都「拜占庭」而得名。它始於4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將拜占庭更名為君士坦丁堡[1],延續到15世紀下半葉東羅馬帝國的衰亡。拜占庭式建築是一種建築的藝術形式,以基督教為背景。該建築具有鮮明的宗教色彩,其突出特點是屋頂的圓形[2]。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拜占庭建築是在繼承古羅馬建築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時,由於地理關係,它又汲取了波斯、兩河流域、敘利亞等東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築風格,並對後來的俄羅斯的教堂建築、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建築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