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錢穆故居 簡介:關於錢穆先生:錢穆先生(民國前17年7月30日-民國79年8月30日),原名恩鑅,字賓四,江蘇無錫人,先生自幼天資聰穎,刻學苦讀,18歲出任鄉村小學教師。36歲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一文,以辯駁康有為「新學偽經考」之誤言,震驚北京學術界。同年任燕京大學講師,講授國文。民國20年(1931)轉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師,為先生講授史學之始。


先生在台其間講學著述不斷,有人在「素書樓」聽課,一聽就是二十年,由學生聽成教授後,再帶學生來聽。錢先生在課堂上總是神采飛揚,讓聽者能領略中國文化之博大精深,而深受感動,因此素書樓的講堂每每座無虛席。在素書樓居住二十二年後,錢先生以九十六高齡遷出,另覓居所,不幸在數月後滆然辭世。後來台北市政府於民國九十年進行修繕工程,隨後將「素書樓」轉交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管理。在歷經九年後,於民國一百年一月一日改委託台北市立大學(原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經營管理。[1]


錢穆先生在「素書樓」居住了22年,在96歲時遷出,不幸在同年辭世,爾後「素書樓」因此閒置,民國八十一年元月六日,台北市立圖書館正式將「素書樓」改為紀念館,提供民眾參觀,目前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東吳大學營運中。


民國38年(1949)先生赴港創辦新亞書院,民國44年(1955)應美國耶魯大學東方學系之邀,在該校講學半年,並獲耶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民國56年(1967),先生與夫人返回臺灣定居於台北外雙溪之素書樓。民國57年(1968)膺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民國75年(1986)受聘為總統府資政。民國79年(1990),錢先生因故遷出素書樓,是年8月逝世於台北市杭州南路自宅,享年96歲。民國81年(1992),夫人(錢胡美琦女士)奉先生靈骨,歸葬太湖之濱。


錢穆故居 沿革

素書樓
錢穆故居,為國學大師錢穆生前居所,原名「素書樓」,為錢穆先生與夫人於民國56年(1967)年自港返台選擇隱居終老之處。素書樓庭院內的一磚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主人多年的心血,夾步道而迎的楓樹、房舍後方挺立的黃金竹,庭園裡的茶花等更是夫人親手植栽。錢先生在台其間講學著述不斷,有人在「素書樓」聽課,一聽就是20年,由學生聽成教授後,再帶學生來聽。錢先生在課堂上總是神采飛揚,讓聽者能領略中國文化之博大精深,而深受感動,因此素書樓的講堂每每座無虛席。


在素書樓居住22年後,錢先生以96高齡遷出,另覓居所,不幸在數月後滆然辭世。自主人遷出,「素書樓」閒置年餘後,政府於民國81年(1992)1月6日將之闢為紀念館,交由台北市立圖書館管理。後由於房舍年久失修,台北市政府於民國90年(2001)進行修繕工程,隨後將「素書樓」轉交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管理。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於民國90年(2001)12月31日將改名為「錢穆故居」之素書樓委託東吳大學經營,在歷經9年後,於民國100年(2011)1月1日改委託台北市立大學(原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經營管理。


客廳-素書樓的客廳實為一講學廳堂,錢先生坐在餐桌侃侃而談、神采飛揚,而學生則或與錢先生共坐一桌、或坐在客廳;由於前來聽課的學生眾多,有的人甚至得用站的,但不論坐、站著,聽課的學生往往聽得入神,而無視於講堂狹小的空間。這個客廳是錢先生講學最重要的舞台,也是中國文化薪火相傳的最佳見證。在客廳裡立有朱子像,也掛著朱子所書「立修齊志」、「讀聖賢書」及「靜神養氣」等字軸。


書房-錢先生的生活十分規律,清晨起床後,在樓廊小坐片刻,便開始寫作。先生寫作時總是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其間偶爾閒步,午休片刻,再繼續工作。書房特色是一座座從地板到天花板的書架,由於先生的藏書甚多,每層書架都有內外兩層的書,遷出素書樓時,先生已將大部分藏書贈送友人或捐贈給文化大學圖書館,然而當年書香滿室的情況當不難想像。


臥房-錢先生與夫人相互扶持,鶼鰈情深,令人稱羨。簡單的五斗櫃及床鋪顯示出先生樸實無華的生活。本展示空間內所陳設的家具擺設是參照錢先生與夫人當年在素書樓居住的情況。


民國五十六年,錢先生及夫人自港返台覓地建屋,得外雙溪今址。為紀念母親生養之恩,錢先生以無錫七房橋五世同堂故居裡,母親居所之「素書堂」作為隱居終老處所之名,素書樓庭院內的一磚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主人多年的心血,夾步道而迎的楓樹、房舍後方挺立的竹子,庭園裡的茶花等是夫人親手植栽。錢先生在台其間講學著述不斷,有人在「素書樓」聽課,一聽就是二十年,由學生聽成教授後,再帶學生來聽。錢先生在課堂上總是神采飛揚,讓聽者能領略中國文化之博大精深,而深受感動,因此素 書樓的講堂每每座無虛席。


在素書樓居住二十二年後,錢先生以九十六高齡遷出,另覓居所,不幸在數月後滆然辭世。自主人遷出,「素書樓」閒置年餘,政府遂有闢為紀念館之議,最初交由台北市立圖書館管理,於民國八十一年元月六日正式將「素書樓」闢為紀念館。後由於房舍年久失修,台北市政府於民國九十年進行修繕工程,隨後將「素書樓」轉交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管理。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於民國九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將改名為「錢穆故居」之素書樓委託東吳大學經營,在歷經九年後,於民國一百年一月一日改委託台北市立大學(原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經營管理。[2]


錢穆簡歷

錢穆先生字賓四,生於清光緒二十一年(民國前十七年)六月初九日(陽曆七月三十日)。先生自幼天資聰穎,刻學苦讀,十八歲出任鄉村小學教師。三十六歲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一文,以辯駁康有為「新學偽經考」之誤言,震驚北京學術界。同年任燕京大學講師,講授國文。民國二十年轉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師,為先生講授史學之始。民國三十八年先生赴港創辦新亞書院。四十四年應美國耶魯大學東方學系之邀,在該校講學半年,並獲耶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五十六年秋,先生與夫人返國定居於台北外雙溪之素書樓。五十七年膺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七十五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民國七十九年,錢先生遷出素書樓,是年八月卒於台北市杭州南路自宅,享年九十六歲。八十一年,夫人奉先生靈骨,歸葬太湖之濱。[3]


景觀特色

「錢穆故居」之素書樓為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生前居所。


營業(開放)時間

每週二至週日,09:00-17:00,每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服務設施

【導覽服務】
1. 專人導覽:預約團體人數以30人為上限(人數超過須分批導覽),至少在參訪前二天電話預約。
2. 固定導覽:每週三14:00-17:00,不須預約。
連絡電話:02-2880-5809


導覽資訊

因空間及館員的限制,專人導覽及紀錄片觀賞採「電話預約」方式進行,預約團體人數無下限(1人也可以預約),但以30人為上限(人數超過須分批導覽,謝謝),請至少在「參訪前二天」向本館提出預約導覽申請(以便本館安排導覽人員,謝謝),來電請告知預約團體名稱,聯絡人、聯絡電話、入館參觀人數、預約日期時間及貴賓名單,並與館方進行確認。 本館於每週二上午09:00~12:00、每週二下午14:00~17:00及週三下午14:00~17:00(共計三個時段),固定會有一名文化志工進行導覽,只要在這段時間到館參訪,無須事先預約,即可有專人給予故居全館導覽服務。 本館為自由參觀且不需專人導覽服務民眾,於一樓客廳及二樓書房處設置多媒體導覽系統,內含「錢穆先生講學原音重現影片」影片(由財團法人素書樓文教基金會提供,版權為財團法人素書樓文教基金會所有,請勿錄音、錄影或下載,以免觸法,謝謝),影片配有字幕,可重溫錢穆先生當年講學風采。[4]


停車場

自行開車或搭乘遊覽車者請事先告知,以便安排停車位。


交通資訊

地  址: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2號
網  址:http://www.trtc.com.tw/c/travel_032.asp?id=38&cat=1[5]


【大眾運輸】
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士林站下車,由1號出口轉搭公車304、紅30、255、620、小18、小19至東吳大學站,由東吳大學門口直走到底即可抵達錢穆故居。



目錄

視頻

錢穆故居介紹片


錢穆故居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