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瓶
锥形瓶(德语:Erlenmeyerkolben,英语:Conical flask),别名“三角烧瓶”,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玻璃瓶,平底圆锥状,下阔上狭、侧看呈等腰三角形,具有圆柱形的窄颈部,上方有一较颈部阔的开口。它是1861年由德国化学家理查•鄂伦麦尔(Richard Erlenmeyer)发明,所以又称为“鄂伦麦尔瓶”。
目录
概述
锥形瓶的瓶身上多有数个刻度,以标示所能盛载的容量,常见的容量由50mL至250mL不等,但亦有小至10mL或大至2000mL的特制锥形瓶。常用的玻璃锥形瓶,多根据Pyrex(派热克斯玻璃)的规格加入了硼,以增加其耐热性。多用于分析化学中的滴定实验、回流加热及结晶中。
锥形瓶其长颈部份除方便加上塞子外,亦能减慢加热时的流失及避免化学物品溢出;人们有时可用由软木或橡胶造的塞子来封闭瓶子。至于其平而宽阔的底部则容许锥形瓶盛载更多的溶液、方便用玻璃棒搅拌或是手持瓶颈振荡、并且容许锥形瓶平放在桌上。
材质
锥形瓶主要由玻璃制成(如前述,主要由硼矽酸盐玻璃制成),但有时也由各种塑料制成,例如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酯(PETG),聚甲基戊烯,聚丙烯或聚四氟乙烯(PTFE)。传统上,锥形瓶用塞子封闭以防止污染,但也有带螺帽的型号。容量从25到10,000毫升不等,玻璃烧瓶对溶剂,强酸或强碱溶液具有化学抗性,可以轻松清洗和高压灭菌这样它们可以多次使用。
根据所使用的材料,塑料活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耐溶剂性和耐高压加热性能,通常用作一次性使用的物品。
同义词
摇瓶
锥形瓶(Erlenmeyerkolben)也通称“摇瓶”,由于十分常见,而且形状比较有趣,所以也常被用来当做化学实验或化学相关的象征,散见于许多标志及指示中。
与烧杯相反,它是一个玻璃容器,其颈部朝向顶部变窄。它用作实验室设备。在实验室使用中,有锥形瓶的不同版本,窄颈(DIN 12380 / ISO 1773)和宽颈形状(DIN 12385)带有串珠的边缘和刻度,根据应用的不同,还有带有标准地面接头(DIN EN ISO 4797)的烧瓶,也可用于带或不带项圈的雾化器或碘量瓶。
使用
由于颈部逐渐变细,因此在添加物质(例如旋流,搅拌或沸腾)时,液体以不受控制的方式从烧瓶中溢出的风险明显低于烧杯。因此,在锥形瓶中,液体混合或通过(甚至相对剧烈)旋流或搅拌来加速溶解过程。与圆底烧瓶一样 ,它也适用于磁力搅拌器,但由于其底部平坦,可以直接放下。
另一方面,圆底烧瓶需要用软木塞环或三脚架来固定,而锥形瓶需要用手旋转或经常通过将其放在光线下进行检查而比较麻烦。薄壁锥形瓶一定不要暴露在真空中,因为平底会导致内爆。奶瓶是锥形瓶的厚壁特殊形式。
功能
混合
可以通过旋转或搅拌在锥形瓶中混合液体,保持悬浮液稳定或加速溶解过程。平底确保锥形烧瓶稳定,可用于磁力搅拌器以混合物料。与敞口烧杯相比,锥形和狭窄的颈部减少了飞溅的风险。
加热
玻璃制的锥形瓶适合加热液体,所以又称烧瓶。 微生物的培养:机械摇动的培养容器用于培养需氧微生物;锥形烧瓶非常适合于此。为了使微生物均匀地分布在液体中并促进液体和气相之间的气体交换,将装有液体培养物的锥形瓶在摇床上移动。所用锥形瓶的大小根据应用的不同而不同,从毫升到升。摇瓶中的挡板(向内的突起)在摇动时会增加液体中的湍流,从而促进液体和气相之间的气体交换。这促进了氧气的引入,从而加速了培养生物的生长。[1]这种类型的栽培通常在实验室发酵罐中进行技术要求更高的栽培之前使用。
供氧
摇动培养中的氧气供应:
液体培养液中氧气的充足供应和最佳pH值是所有细胞过程的基本要求。
液体培养基中的氧气浓度取决于培养基中溶解的氧气量,培养基上方气相中的氧气量以及培养基中的气泡量。对于将氧气输入到培养容器中的效率,由混合运动引起的气泡大小也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性。例如在搅拌的生物反应器中减少泡沫的形成。传统的塞子和烧瓶颈部的长度也减少了向液体培养物的氧气供应。[2]使用非侵入式氧气传感器研究瓶中氧气的转移。与此相反,带有挡板的锥形烧瓶既增加了液体的混合,又增加了在气液边界处可用于氧气转移的表面积,从而导致向电池提供更好的气体。
摇瓶中的氧气供应和其他物理化学环境参数(例如pH值,溶解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在生物过程工程中尤其重要,以保持液体培养物中的生活条件恒定。除了用于确定氧浓度的经典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外,基于发光的技术如今也越来越多地被使用。这些光学测量方法的优点是介质中不消耗氧气,测量不受pH值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3],甚至可以在无菌条件下并行确定几个代谢参数而无需取样。通过这种在线控制,可以及时检测液体培养物中关键的工艺参数浓度,并通过更换培养基或处理培养物进行校正。
为了使液体培养物良好通气和混合,液体“同相”的旋转很重要。与托盘的振动同步运动。液体以不受控制的方式在活塞底部溢出,导致混合不良,气液物质传输减少和功率输入减少。液体培养物“失相”的主要因素是培养基的粘度。但较小的摇动直径,较低的填充水平以及许多和/或较大的挡板也有利于状态改变。[4]
影片
参考资料
- ↑ 一次性摇瓶中的氧气供应:有氧生长过程中氧气的传输速率,氧气饱和度和最大细胞浓度的预测生物技术快报
- ↑ 使用非侵入式氧气传感器研究瓶中氧气的转移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
- ↑ 用于光学感应氧气的探针和聚合物生物技术快报
- ↑ 异相操作条件,这是迄今为止在摇动生物反应器中未知的现象生化工程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