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銀元

銀元(SILVERDOLLAR)起源於15世紀,始鑄於歐洲,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銀鑄幣的通稱,是世界上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大約在16世紀,銀元流入我國。1890年(光緒十五年)官方開始正式鑄造銀元,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後,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銀元放在身上,鏘鏘有聲,白花花的光澤更是炫眼,所以攜帶大量銀元容易發生事故,俗語「財不露白」,「白」便是指銀元而言。1935年11月3日,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在上海召集銀行界開會,宣布政府自次日起實施《緊急安定貨幣金融辦法》,實行紙幣政策,標誌銀元作為主幣的時代宣告終結。銀元是近代幣收藏的重要幣種之一。

清末中國自鑄銀幣的通稱。清代,把外國流入的銀鑄幣稱為洋錢,把中國自鑄的銀幣稱為銀圓(元)。民國初年,先後鑄造有孫中山側面頭像和袁世凱側面頭像的銀元,俗稱「孫小頭」和「袁大頭」。

目錄

銀元發展史

清朝

 
班禪頭像 佛像

乾隆時曾開鑄鐫有班禪頭像的紀念性銀幣 ,道光元年(1821)鼓鑄了賞賜用的銀幣,但用機器自鑄新式銀元則始於光緒八年(1882)吉林機器局鑄造的廠平(吉林通用銀兩)一兩幣,因鑄造數量甚少,後世罕見,時市面流通的銀幣主要是洋錢。張之洞督,於十三年奏準由廣東造幣廠試鑄,每枚重庫平七錢二分,幣面鐫有龍形,越二三年鑄成,在市面流通,是為龍洋的起源。以後光緒宣統年間各省所鑄銀元均統稱為龍洋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又在武昌設立銀元局鑄造一兩銀元。以後各省仿效,相繼奏準鑄造,但因質劣及成色、重量不符標準,不受民間歡迎,甚至在流通中不能按枚計值,只能按重量計值。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吉林機器局開始鑄行「吉林省造光緒元寶」銀元。從光緒二十五年起,吉林銀元的幣文增加了甲子紀年,相繼有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中心圖案有萬年青、太極圖等多種版別,光緒三十四年,又出現兩種新版別,一種是中央滿文「大清」,另一種正面中央有阿拉伯數字,一元是「11」,二角是「2」,一角是「1」。

 
光緒

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戶部在天津籌建製造銀錢總廠,於光緒三十一年建成,改名為「造幣總廠」。同年七月,清政府擬訂了《整頓圜法章程》十條,其中提出銀幣專由造幣總廠製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廣東、湖北四局為分廠。在製造銀元的同時,許多人提出了製造金幣的主張,進入20世紀,興起了關於建立本位制度的討論,有人主張中國實行金本位制,在黃金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先實行金匯兌本位制(亦稱「虛金本位制」)。這種幣制以黃金定價格標準,但國內實際流通的是銀元,銀元按黃金價值流通,是黃金的價值符號。在金本位制尚無實行條件時,當時普遍主張先實行銀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產生了貨幣單位的「兩元之爭」。有人主張銀元重一兩,有人主張重七錢二分,即以元為單位。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9年),天津造幣總廠製造光緒元寶銀元一套,幣面計重為:庫平七錢二分、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共三等幣值,回復到了幣面看似計重,實際當作一元、二角、一角流通。這是光緒年間清朝中央政府製造發行的僅有的一套銀元。

在此期間,天津造幣總廠制有幣面標為光緒二十九年的戶部光緒元寶試樣幣一套,面值一兩、五錢、二錢、一錢、五分共五等幣值。湖廣總督張之洞此時極力主張銀元重一兩,在湖北開制了光緒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銀幣,重庫平一兩,背面為雙龍戲珠圖,此幣有少量進入市場流通。 由於「兩元之爭」一直沒有結果,天津造幣總廠於光緒三十二年試製了一套戶部丙午中字大清銀幣,面值一兩、五錢、二錢、一錢共四等;光緒三十三年又試製了一套丁未大清銀幣,面值一元、五角、二角、一角共四等。戶部所制的這幾套銀元,製作都極精美,有標準幣之稱,但都未正式發行。

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有些省開始製造宣統元寶銀元,宣統二年頒布《幣制則例》,規定國幣以圓為單位,主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含純銀九成,輔幣有銅幣,規定銀輔幣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造幣總廠還根據《幣制則例》規定,於宣統二年試製以圓為單位的大清銀幣一套。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又重新制模,試製大清銀幣,主幣的蟠龍圖案版別很多,計有長須龍、短須龍、大尾龍、反龍、曲須龍及簽字版等版別。

 
大清宣統銀幣

宣統二年(1910)清政府將鑄幣權統一於中央,規定以圓(元)為單位,每元重七錢二分,定名為「大清銀幣」,由湖北、南京兩個造幣廠鑄造,預定於十月發行。

在清初的一百年間,各地仍沿襲明末行用鑄成錠形的銀塊,以兩計算,稱量使用。當時市面上流通的銀塊形狀繁多、成色不一,使用起來十分不便。自鑄銀餅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此時正值鴉片戰爭爆發前後,海禁大開,對外貿易日增,外國銀元相繼輸入中國內地,當時在市面上流通的各國銀元有幾十種之多。由於洋銀計枚核值,標準統一,使用時不必稱量,因此民間樂於接受。同時,也成為中國自鑄銀元的催生劑。道光咸豐年間,從與外商貿易頻繁的沿海城市興起,各地先後仿鑄洋銀。在這種情景下,為保持民族尊嚴,維護貨幣制度,清政府被迫開始籌劃鑄行本國銀元。

民國初年

辛亥革命爆發後,所有已鑄成的銀幣均充作軍餉,故終清一代,只有各省自鑄的銀元,而無成色、重量都符合標準的全國統一鑄造的銀幣。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鑄造的鐫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和國民政府鑄造的鐫有孫中山頭像的銀元,是自鑄銀元中流通最廣的兩種。進入民國後,仍維持著銀兩、銀元並行的貨幣制度,

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成立後,仍維持著銀兩、銀元並行的貨幣制度,但銀元的使用比起用銀兩更有許多方便之處,南京國民政府幾經討論,擬廢除銀兩制度,確立銀元為本位幣。1928年3月,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先生率先提出「統一國幣應先實行廢兩用元」的動議,財政部認為甚為可行。1933年3月10日起,先在上海實施「廢兩改元」,得到工商界的支持,頗為順利,遂決定立即在全國範圍內實行。4月5日,國民政府財政部發出《關於廢兩改用銀本幣的布告》,宣布自4月6日起,「實行廢兩改用銀本位幣」,「所有公私款項之收付與訂立契約票據及一切交易,須一律改用銀幣,不得再用銀兩」。至此,完全廢除通用了1000多年的銀兩制度,銀元才成為單一的主幣。

銀元危機席捲中國大地。為避免經濟的全面崩潰,1935年11月3日下午,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在上海召集銀行界開會,宣布政府自次日起實施《緊急安定貨幣金融辦法》,即實施法幣政策,實行紙幣政策,不準行使銀元,並用「法幣」收兌銀元(見幣制改革)。以後銀元雖間或有在市場上出現,或被個人窖藏,但銀元作為主幣的時代已宣告終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