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的稻束
金黃的稻束 |
金黃的稻束,是現代詩人鄭敏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詩人把目光投注在秋天的田野上,脫去谷穗的稻草一束束倒垂在地里,"疲倦""靜默",使詩人聯想起同樣疲倦靜默的母親,於是田野無數金黃的稻束在詩人的眼裡幻化成"無數個疲倦的母親""肩荷着那偉大的疲倦",稻束因為收穫而偉大,母親因為生命的孕育而偉大。詩人的沉思進一步推進,她想到了歷史,在偉大的母親面前,歷史也顯得渺小,"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而永駐的是母親那"疲倦""靜默"的身姿。詩人採用由我到物--由物到我的安排、組織、觀察方式,把主體"我"突入到客體中,把冷靜的觀察和深沉的思考結合起來,使詩作內蘊豐富,引人深思。
目錄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金黃的稻束
金黃的稻束站在
割過的秋天的田裡,
我想起無數個疲倦的母親,
黃昏的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
收穫日的滿月在
高聳的樹巔上,
暮色里,遠山
圍着我們的心邊
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
肩荷着那偉大的疲倦,你們
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
秋天的田裡低首沉思,
靜默。靜默。歷史也不過是
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
而你們,站在那兒,
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寫作,作者自己如是說:"這首詩是寫在20世紀40年代,當時我正在戰時的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讀書。"一個昆明常有的金色黃昏,我從郊外往小西門裡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着一條流水和樹從走着時,忽然右手閃進我的視野是一片開闊的稻田,一束束收割下的稻束,散開,站立在收割後的稻田裡,在夕陽中如同鍍金似的金黃,但它們都微垂着稻穗,顯得有些兒疲倦,有些兒寧靜,又有些兒寂寞,讓我想起安於奉獻的疲倦的母親們。舉目看遠處,只見微藍色的遠山,似遠又似近地圍繞着,那流水有聲無聲地流過,它的消逝和金黃的稻束們的沉思凝靜形成對比,顯得不那麼偉大,而稻束們的沉思卻更是我們永久的一個思想,回憶40年代大學時的哲學課和文學課,它留在我心靈深處的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哲學和文學,特別是詩,釀成的酒,它香氣四溢,每當一個情景觸動我的靈魂時,我就為這種酒香所陶醉,身不由己地寫起詩來,也許這就是詩神對我的召喚吧。"
作品賞析
鄭敏是一個敏感而富於沉思的詩人,她在青年時代追隨里爾克的詩風,並且深受西方音樂、繪畫的影響。她善於捕捉新穎獨特的意象,通過這一系列的意象把對客觀事物的描摹引入到哲思的境界,因此讀她的詩作不能僅僅滿足於字句表層的意義,還必須挖掘出其深沉的象徵、隱喻意義。
《金黃的稻束》在一開頭寫出的是農村常見的情景:"金黃的稻束站在/割過的秋天的田裡。""金黃的稻束"在這裡就被作者賦予了多重的寓意,既可理解為自然意義的稻束,但更多的是指向象徵的含義,是詩人的心靈和自然契合後的所產生的玄想。鄭敏在晚年的回憶文章《〈金黃的稻束〉和它的誕生》中就曾明確地指出過這一點。詩人把"金黃的稻束"和"母親"這兩個跨度很大的意象巧妙聯繫在了一起:"我想起無數個疲倦的母親,/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在這裡,"金黃"寓意着豐收的情景,但詩人在這一瞬間竟然在眼前幻化出"母親"這個崇高的形象。這是因為兩者之間有着內在的關聯。只有在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之後才能獲得成熟的果實,而母親也是在默默奉獻了自己最寶貴的青春,直到美麗的容顏一點點褪去甚至走向衰老、疲憊的時候才能孕育、撫養出偉大的生命。在一個個幼小生命逐漸走向成熟的時候,母親的付出是非常大的。這裡既是對大自然的讚頌,但更是對母親自我犧牲精神的讚頌。接着,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襯托勾勒出一幅偉大而莊嚴的雕像:"收穫日的滿月在/高聳的樹巔上,/暮色里,遠山/圍着我們的心邊,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雕像,是靜默的,有形的,它承載着無數人的光榮和夢想。同樣,母親的肉體雖會衰老,而母親自我犧牲的偉大精神是無形的,她的生命如同這永恆的雕像,在歷史的時空中構築成亮麗的彩虹。值得注意的是,詩人筆下的"母親"不能僅僅理解為一個農婦,它在更廣泛、更深層次的意義上泛指一切自我犧牲的精神。面對這種莊嚴和崇高,詩人心潮起伏,油然而生敬意:"肩荷着那偉大的疲倦,你們/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秋天的田裡低手沉思,/靜默。靜默。歷史也不過是/腳下條流去的小河,/而你們,站在那兒,/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難能可貴的是,在這首詩的結尾,詩人並沒有空泛地發表議論,仍然冷靜地把意象和玄思較好地結合起來,給讀者一種很大的想象空間,讓他們去思考人類偉大而神聖的情感。
對於習慣于欣賞中國傳統詩歌的讀者來說,閱讀這篇充滿現代主義詩作氣息的詩作恐怕會遇到很大的障礙,這既可以看做對人們閱讀習慣的挑戰,更能激發出讀者的閱讀潛能,從而把審美的觸角伸向更遠的時空。
名家點評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張同道:鄭敏的《金黃的稻束》,酷似米勒的畫,但它是一幅立體的畫,一幅思考的畫。(《中國現代詩與西南聯大詩人群》)
浙江大學教授張玉玲:靜默是作者的創作姿態,也是讀者的閱讀境界,更是作品內在的審美品格。在鄭敏的體驗藝術中,靜默的風格首先表現於蘊含着宇宙和自然本質的體驗對象--無名的人、物與山水;其次表現於體驗的過程和狀態;還表現於詩人雕塑式的凝定意象的藝術手段。(《論鄭敏1940年代詩歌的美學特色》)
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顧穎:充分發揮形象的力量,將抽象的觀念、深厚的情感寓於可感的形象之中,使"思想知覺化",這是九葉詩人們從西方後期象徵派和現代派詩人如里爾克、艾略特、奧登那兒學來的表現手法。《金黃的稻束》成功地運用了這種表現手法,詩人一下子連用五個意象,藉助象徵和聯想,將知性與感性糅合為一體,在連綿不斷的新穎別致的局部意象轉換中,含蓄地表達出對豐產、收穫、土地、母親等極平凡又極偉大的事物的充溢着哲思的讚美。(《面向大地的沉思--〈金黃的稻束〉賞析》)
作者簡介
鄭敏(1920~2022年1月3日 ),女,福建閩侯人。九葉詩派重要詩人。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外文系。1942年開始發表詩作。1943年西南聯大畢業後赴美留學。1952年在美國布朗大學獲英國文學碩士學位。回國後在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從事英國文學研究。1960年後任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教授,講授英國文學史和英美文學選讀。著有詩集《詩集1942-1947》《尋覓集》《早晨,我在雨里採花》《九葉集》(與他人的詩合集)及論文集《英美詩歌戲劇研究》、譯作《美國當代詩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