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藻
金鱼藻 |
jin yu zao |
中文学名:金鱼藻 拉丁学名:CeratophyllumdemersumL.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金鱼藻科 属:金鱼藻属 |
金鱼藻(学名:Ceratophyllum demersum L.)是金鱼藻科金鱼藻属、多年生草本的沉水性水生植物,别名细草、软草、鱼草。全株暗绿色。茎细柔,有分枝。叶轮生,每轮6-8叶;无柄;叶片2歧或细裂,裂片线状,具刺状小齿。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腋生,无花被;总苞片8-12,钻状;雄花具多数雄蕊;雌花具雌蕊1枚,子房长卵形,上位,1室;花柱呈钻形。小坚果,卵圆形,光滑。花柱宿存,基部具刺。花期6-7月,果期8-10月。[1]
金鱼藻多年生长于小湖泊静水处,曾经于池塘、水沟等处常见,可做猪、鱼及家禽饲料。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主治血热吐血;咳血;热淋涩痛。全世界分布。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沉水草本;茎长40-150厘米,平滑,具分枝。叶4-12轮生, 1-2次二叉状分歧,裂片丝状,或丝状条形,长1.5-2厘米,宽0.1-0.5毫米,先端带白色软骨质,边缘仅一侧有数细齿。花直径约2毫米;苞片9-12,条形,长1.5-2毫米,浅绿色,透明,先端有3齿及带紫色毛;雄蕊10-16,微密集;子房卵形,花柱钻状。坚果宽椭圆形,长4-5毫米,宽约2毫米,黑色,平滑,边缘无翅,有3刺,顶生刺(宿存花柱)长8-10毫米,先端具钩,基部2刺向下斜伸,长4-7毫米,先端渐细成刺状
生长习性
休眠萌发
种子具坚硬的外壳,有较长的休眠期,通过冬季低温解除休眠。早春种子在泥中萌发,向上生长可达水面。种子萌发时胚根不伸长,故植株无根,而以长入土中的叶状态枝固定株体,同时基部侧枝也发育出很细的全裂叶,类似白色细线的根状枝,既固定植株,又吸收营养。
越冬顶芽
秋季光照渐短,气温下降时,侧枝顶端停止生长,叶密集成叶簇,色变深绿,角质增厚,并积累淀粉等养分,成为一种特殊的营养繁殖体,休眠顶芽。此时植株变脆,顶芽很易脱落,沉于泥中休眠越冬,第二年春天萌发为新株。另外,在生长期中,折断的植株可随时发育成新株。
营养生长
金鱼藻无根,全株沉于水中,因而生长与光照关系密切,当水过于浑浊,水中透入光线较少,金鱼藻生长不好,但当水清透入阳光后仍可恢复生长。在2%~3%的光强下,生长较慢。5%~10%的光强下,生长迅速,但强烈光照会使金鱼藻死亡。金鱼藻在pH值7.1~9.2的水中均可正常生长,但以pH值7.6~8.8最为适。金鱼藻对水温要求较宽,但对结冰较为敏感,在冰中几天内冻死。金鱼藻是喜氮植物,水中无机氮含量高生长较好。
开花结实
花期6~7月,果期8~9月。雄花成熟后,雄蕊脱离母体,以花药末端的小浮体使其上升到水面,并开裂散出花粉,花粉比重较大,慢慢下沉到达水下雌花柱头上,授粉受精,这一过程只有在静水中进行。果实成熟后下沉至泥底,休眠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