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簪草

鳧公英、蒲公草、耩褥草、仆公英、仆公罌、地丁、金簪草、孛孛丁菜、黃花苗、黃花郎、鵓鴣英、婆婆丁、白鼓丁、黃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奶汁草、殘飛墜、黃狗頭、卜地蜈蚣、羊奶奶草、雙英卜地、黃花草、古古丁

目錄

基本信息

來源; 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帶根全草。春、夏開花前或剛開花時連根挖取。除淨泥土,曬乾。

性味; 味苦;甘;性寒

炮製; 揀去雜質,洗淨泥土,切段,曬乾。

性狀; 本品呈皺縮捲曲的團塊。根呈圓錐形,多彎曲,長3~7cm;表面棕褐色,抽皺;根頭部有棕褐色或黃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脫落。葉基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呈 倒披針形,綠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鈍,邊緣淺裂或羽狀分裂,基部漸狹,下延呈柄狀,下表面主脈明顯。花莖1至數條,每條頂生頭狀花序,總苞片多層,內面一層較長,花冠黃褐色或淡黃白色。有的可見多數具白色冠毛的長橢圓形瘦果。氣微,味微苦。

功效; 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帶根全草。 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經脈; 歸肝經;胃經

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①《唐本草》:主婦人乳癰腫。

②《本草圖經》:敷瘡,又治惡刺及狐尿刺。

③《本草衍義補遺》: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解食毒,散滯氣。

④《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癩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癧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⑤《綱目》:烏鬚髮,壯筋骨。

⑥《醫林纂要》:補脾和胃,瀉火,通乳汁,治噎膈

⑦《綱目拾遺》:療一切毒蟲蛇傷。

⑧《隨息居飲食譜》:清肺,利嗽化痰,散結消癰,養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

⑨《嶺南採藥錄》:炙脆存性,酒送服,療胃脘痛。

⑩《山東中藥》:為解毒、消炎、清熱藥。治黃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結。

⑾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涼血利尿,催乳。治疔瘡,皮膚潰瘍,眼疾腫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蟲咬傷,尿路感染。

⑿《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利尿,緩瀉。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風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大劑量60g;或搗汁;或入散劑。

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禁忌

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金簪草的藥方

①治乳癰初起 蒲公英一兩,忍冬藤二兩,生甘草二錢。水二盅,煎一盅,食前服。(《洞天奧旨》英藤湯)

②治急性乳腺炎:蒲公英二兩,香附一兩。每日一劑,煎服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③治產後不自乳兒,蓄積乳汁,結作癰:蒲公英搗敷腫上,日三、四度易之。(《梅師集驗方》)

④治瘰癧結核,痰核繞項而生:蒲公英三錢,香附一錢,羊蹄根一錢五分,山慈菇一錢,大薊獨根二錢,虎掌草二錢,小一枝箭二錢,小九古牛一錢。水煎,點水酒服。(《滇南本草》)

⑤治疳瘡疔毒:蒲公英搗爛覆之,別更搗汁,和酒煎服,取汗。(《綱目》)

⑥治急性結膜炎:蒲公英、金銀花。將兩藥分別水煎,製成兩種滴眼水。每日滴眼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全展選編·五官》) ⑦治急性化膿性感染:蒲公英、乳香、沒藥、甘草,煎服。(《中醫雜誌》(11):31,1965)

⑧治多年惡瘡及蛇螫腫毒:蒲公英搗爛,貼。(《救急方》)

⑨治肝炎 蒲公英干根18g,茵陳蒿12g,柴胡、生山梔(梔子)、鬱金、茯苓各9g。煎服,或用干根、天名精各30g。煎服。(《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⑩治膽囊炎:蒲公英一兩。煎服。

⑾治慢性胃炎,胃潰瘍

㈠蒲公英干根、地榆根各等分。研末,每服6g,每日3次,生薑湯送服。(《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㈡蒲公英根90g,青藤香、白及、雞蛋殼各30g。研末,每次3g,開水吞服。(《貴州草藥》)

(⑨方以下出《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⑿治胃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脹痛 蒲公英30g(研細粉),橘皮(陳皮)18g(研細粉),砂仁9g(研細粉)。混合共研。每服6~9g,每日數回,食後開水送服。(《現代實用中藥》)

⒀治乳癰初起,腫痛未成膿者 用蒲公英春秋間開黃花似菊,取連根蒂葉二兩搗爛,用好酒半斤同煎數沸,存渣敷腫上,用酒熱服,蓋睡一時許.再用連須蔥白一茶盅催之,得微汗而散。(《外科正宗》治乳便用方) ⒁ 治癰疽發背或生頭項,或生手足臂腿、腰臍之間、前陰糞門之際,無論陰毒陽毒,未潰即消,已潰即斂 蒲公英一兩,金銀花四兩,當歸二兩,玄參一兩。水煎,飢服。此方既善攻散諸毒,又不耗損真氣。可多服久服,俱無礙也。即治肺癰、大小腸癰,無不神 效。(《洞天奧旨》立消湯) ⒂治上中下三背發及三手搭,並乳發 蒲公英、忍冬藤各二錢。以好酒煮熱,儘量飲之醉,仍以生蔥一根,灌蜜入內要滿,以灰火煨熱壓酒,以被蓋睡取汗,汗出而愈。(《萬氏秘傳外科心法》二味神仙一醉失笑散)

⒃治天蛇頭(手中指頭結毒,焮赤腫痛) 蒲公英草取干與蒼耳草二味等分為末,以好醋濃煎浸洗。(《證治準繩》)

⒄治急性結膜炎 蒲公英30g,菊花9g,薄荷6g(後下),車前子12g(布包)。煎服。(《安徽中草藥》)

⒅治腸風 蒲公英(連根打爛,青鹽醃一宿,曬乾,收盡無汁)、槐角子(炒)、柿餅(炙焦存性)、黑木耳(煅焦存性),神曲丸,白湯下二錢。(《何氏濟生論》久近腸風奇效丸)

⒆治噎膈 揀蒲公英高尺許者,掘下數尺,擇根大如拳者,搗汁和酒服。(《(魚孚)溪單方選》)

⒇治急性黃疸型肝炎 蒲公英、茵陳蒿、土茯苓、白茅根、田基黃(地耳草)各25g。水煎服。(《長白山植物藥志》)

(21)治急性膽道感染 蒲公英、刺針草各30g,海金沙、連錢草各15g,鬱金12g,川楝子6g。水煎兩次,濃縮至150ml。每服50ml,每日3次。

(22)治急性闌尾炎 蒲公英30g,地耳草、半邊蓮各15g,澤蘭、青木香各9g。水煎服。(21~22方出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23)治肺膿瘍 蒲公英、冬瓜子各15g,魚腥草、鮮蘆根各30g,桃仁9g。水煎服。(《湖北中草藥志》)

(24)治口腔炎 蒲公英適量(焙炭存性),枯礬、冰片各少許。共研極細末,取少許吹入急部,每日數次。(《安徽中草藥》)

(25)固齒 蒲公英連根洗搗一斤,青鹽、食鹽各二兩醃,槐角子(炒)四兩。曬乾為末,每日清晨擦牙,滾湯咽下。(《何氏濟生論》揩牙固齒奇方)

(26)烏鬚生發 蒲公英淨四兩(炒),血餘洗淨四兩,青鹽四兩(研)。上用磁罐一個,盛蒲公英一層,血餘一層,青鹽一層,鹽泥封固,淹,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桑柴火煅,令煙盡為度,候冷取出,碾為末。每服一錢,侵晨酒調服。(《古今醫鑒》蒲公散)

(27)治尿道炎 蒲公英15g,車前草15g,瞿麥15g,忍冬藤9g,石韋9g。水煎服。

(28)治骨髓炎 蒲公英60g,全蠍1條,蜈蚣1條。研粗粉,白酒250ml浸泡3~5d。分數次服用。(27~28方出自《青島中草藥手冊》)

(29)治燒燙傷 蒲公英根洗淨,搗碎取汁,待凝後塗患處。(《長白山植物藥志》) 【食療方】

1.蒲公英汁 鮮蒲公英150g,白糖15g。將鮮蒲公英洗淨,搗爛,以紗布取汁,加入白糖即成。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主治暑癤紅、腫、熱、脹、痛、破流膿水,口苦咽干,便秘溲赤,舌苔黃膩,脹滑數等症。

2.菊花銀花公英茶 菊花15克,銀花(金銀花)20克,蒲公英30克,甘草3克,綠豆20克。將諸味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即成。每日1劑,連用5~7日為一療程。

功效:清熱解毒,抗感染。主治婦女乳癰初起熱毒較甚者。

3.蒲公英粥 蒲公英40~60g,粳米100g。先將蒲公英煎汁,去渣後入粳米同煮為粥。可作早餐食用。

功效:補益肝腎,清肺和胃,烏髮,固齒。主治腎虛,發白,齒搖。[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