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金丝猿的故事

内容简介

密林里的暗算、岛屿上的背叛,

大历史叠合着小历史,串联起上世纪中期的苦难离乱。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重镇李渝长篇力作,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专论评述。

☆ 李渝和郭松棻是深受台湾文坛推崇的文学夫妻,均被视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重镇”(王德威语)。后浪重点策划二人作品,其中《金丝猿的故事》是一部李渝情有独钟的长篇小说;该书在台湾初版于 2000 年,2012 年再版时,她精心改写,这个版本也因此被誉为“经典版”,并于本次引进。

☆ 除了被视为现代主义的重镇,李渝也是知名的艺术史专家。她师从美国学者高居翰,专攻绘画研究,引介艺术著作至华人世界,例如担任《图说中国绘画史》译者或长期撰写专栏。深厚的艺术史素养,也丝丝缕缕地渗入李渝的文学创作,形成视觉意象绵密的文字风格。

☆ 在这部长篇小说里,时代的压抑氛围、人类承受战争与历史的创伤报复,被曲折地埋藏于繁复华丽的画面,处处都是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艳异光影的细腻描绘。以精致的文字触发难以名状的紧张,李渝的书写美学甚至让王德威以“物色尽而情有余”一语赞誉。

1949 年、岛屿北部、黄昏中的身影,退役的马至尧将军从大陆来台,遇见面容神似第一位夫人的女子,定居、再婚,后半生如画卷般缓缓展开。但是,已从战场抽身远去的他,个人战役其实仍未结束;往事伤痛在内心暗中滋长,看似安稳的日常,又有骚动将至。

过去与现在,新与旧的至亲背叛,真实的战争与神秘的传奇,共同凝聚成无法抹灭的伤痛。当一切如宿命般重复,个人救赎的路途要如何完成?

名人推荐

☆ 借着一则中国西南森林中有关金丝猿的传奇,李渝回顾上个世纪中期以来的家国动乱,也思考救赎种种创伤的可能。更重要的,她对金丝猿传奇的叙述,直指她对一种独特的书写美学与伦理的省思。金丝猿因此成为一个隐喻,既暗示历史尽头那灵光一现的遭遇,也点出书写本身所带来的神秘而又华丽的冒险。

——王德威(哈佛大学教授)

☆ 小说的主要背景,一贯设在李渝熟悉的五十年代的温州街,它安静,高贵而优雅,但是这份优雅却因为政治局势的变易,气氛肃杀,而隐隐浮动着一股压抑与沉默,几乎令人喘不过气来,李渝相当成功地表达了这一暧昧难言的感受。

——郝誉翔(台湾作家)

☆ 在前后两次文本的改写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李渝变动的意念,以及为了配合这样的观念变化,所发展出来的种种新的表达手法。这不是简单的局部修改,而是整体思路较大的一次变化轨迹。与其说是文本的修缮,不如说是文本的新生。

——杨君宁(中山大学中文系特聘副研究员)

作者简介

李渝(1944—2014),生于重庆。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中国艺术史硕士、博士。曾任教于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担任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驻校作家、台湾大学“白先勇文学讲座”客座教授。

1983 年获“时报文学奖”甄选小说首奖,2014 年获“金鼎奖”图书类出版奖文学图书奖并入围“台北书展大奖”小说类。

著有小说集《温州街的故事》《应答的乡岸》《夏日踟躇》《贤明时代》《九重葛与美少年》、长篇小说《金丝猿的故事》、小说与艺术评论《族群意识与卓越风格》《行动中的艺术家》《拾花入梦记》、画家评传《任伯年》,并有译作《现代画是什么?》《中国绘画史》。

原文摘录

李渝的作品量少质精,早已经得读者的尊敬。她重写《金丝猿的故事》,显然对这个故事情有独钟。借着一则有关中国西南森林中金丝猿的传奇,李渝回顾上个世纪中期以来的家国动乱,也思考救赎种种创伤的可能。更重要的,她对金丝猿传奇的叙述,直指她对一种独特的书写美学与伦理的省思。金丝猿因此成为一个隐喻,既暗示历史尽头那灵光一现的遭遇,也点出书写本身所带来的神秘而又华丽的冒险。 婚姻停滞在仪式的阶段,高音悬在峰顶,戏止在高潮,蒂蕾被急雨打萎,热情还没能倾放就变成了残念,对第一次婚烟,将军一再有以上一类心情。

书评

好美的一本书。在看的过程中,很多部分被圈起来,很多部分被读出来,极其华美,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让我欲罢不能。后来觉得要写点什么的时候,独独想起了这句。李渝的文字——“文学无他,就是文字”中的文字——“这样的敏感这样的纯洁这样的诚恳”,看完怅然若失,想不到是“这样不计后果”。

李渝的描写是“不计后果”的。

写小院一隅花木是“米白色的栀子、桃红色艳红色和紫红色的杜鹃、火红色的合欢、湖绿色的棕榈、灰绿色的相思、碧绿的美人蕉、翠绿的羊齿、墨绿的葛藤,金色的夕阳一片镏镀,千百种颜色交融汇织,展开壁画的景势”;

写府内的美食是“一个个通体雪白,皮层轻得像羽绒,薄得似粉笺,从外到内没一层纠葛,……而那玫瑰馅,可是用整粒的核桃,过滤得比绸子还滑溜的山楂和金枣泥,和在青梅水中浸过的新鲜玫瑰花瓣调制的,……”

还有那“高高低低叠叠重重的绿色接续绿色和绿色的树林”、那关于爱情的定义和咏唱(52页始)……一系列游离于故事之外的内容,李渝不厌其烦地着墨,极尽华彩,偶尔会留置一个榫,与小说后面的卯进行接合。

而故事以及里面的人物,则像是被这些层层叠叠的文字所遮掩了起来。长安里的绿植愈是蓊郁,马将军的面目愈是模糊,书中的第一部分马将军的出场不可谓不多,但总像是余晖照耀下的身影,空见其人,不知其里。而其儿子与二妻子的私奔,则更是在这样的手法下更显暧昧。

可是到了后半部分,当三个部分开始结合,模糊的人物、暧昧的情愫、浮光掠影的山林江水,一切如此匆忙,宿命的轮回迅速交代,可是故意留白的故事情节——“你必须自己找出它的内容,它的情节、细节、观点、上下脉络、经纬组合、起承转合,以便连续成对你具有意义的本事”——更像是被中途挡住的弧光,作者似乎已经写爽了,故事仓促收场,一切戛然而止。

从她的视野可以望及的方向,很遥远又很邻近的那座树林也被风吹开了,林木的华盖,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有一片晶莹的光电等待着她的醒来,不呈传说中的金黄,而是一种暖暖内含精彩的灰颜色,好像是月晕的凝聚还是繁星的窜聚。是的,它们在林顶穿梭飞跃,在枝叶间搓梭出飕飕的声响,然后如同一簇流星,一片月光,一截载负着月光的河水,以目眩的速度飞掠过林端,完成任务,消失在视觉的底线。 伴随着金丝猿的闪现与消失,故事也来到了结尾,一切前文提到过的绿植、景况、人与事,按着布置一一闪回。依然是“这样的敏感这样的纯洁这样的诚恳”,我想这是作者重新修订过的版本,她想表达的如流星如月光如载负着月光的河水,都已经在凝聚与窜聚中编造完成,如果过分算计后果,反而无法达到现在流光溢彩般的文字效果。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