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重庆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重庆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2月,2003年被批准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目录

中心概况

该基地在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成立了较为完整的研究机构体系,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

研究方向与成果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理论经济学中的二级学科[1],是研究人口发展及其与自然资源、环境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它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揭示、分析人口经济过程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基本规律和辩证关系,评价和指导制订相关政策,进行企业策划管理。内容不仅覆盖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中主要的、已经成型的概念、体系、逻辑和理论,而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线,将人口发展过程与资源配置、环境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了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本研究中心立足于重庆市的现状及三峡库区的特色,主要致力于人口经济与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三个方向的研究,这三个方向不仅符合我国人口、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而且对重庆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及环境保护有着深远的意义。

研究方向

本研究方向通过研究劳动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方面,探讨影响劳动力就业的诸多因素对我国及重庆市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由追求速度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增长,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即以就业为中心的、兼顾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而丰富了劳动经济学学科体系,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另一方面,以劳动就业和劳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为基础,探索我国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以及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劳动就业问题,研究劳动就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以及个人提供服务。认为,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鉴于中国人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和资本短缺的基本国情,各级政府应当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就业政策应该成为我国优先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成为宏观政策的根本取向。本研究方向代表性的科研与成果主要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失业风险自动监测预警模型研究- - 基于电子政务平台设计》、重庆市就业局项目《重庆市“十一五”就业再就业规划数据测算及论证》、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实证研究》等课题10余项;形成“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A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test”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2007年第2期)、“女性就业竞争力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城乡差异分析”《南方人口》(2006年第2期)等重要研究论文50余篇,专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当代女大学生婚姻观实证分析—来自重庆市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课题总经费90余万元。提交相关研究咨询报告30余份,其成果在该方向的研究中处于西部地区领先水平。以专职人员为第一署名人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共7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有1名学生获得重庆市优秀硕士毕业生。

本研究方向2003年-2008年9月30日的发展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二十一世纪是人类改善自身生存环境为目标的世纪,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不但成为新的贸易壁垒,还可能演变为世界政治斗争的武器。本研究方向运用生态经济思想指导经济发展,研究如何使区域经济发展既遵循经济规律,又服从生态规律;既强调经济发展数量,又注重经济发展质量;不仅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各要素与物质更合理地转换,使自然资源得到科学的开发和永续利用。

本研究方向充分认识并正视包括重庆在内的我国西部地区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认识到部分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具有破坏容易、恢复建设难的特点,充分认识到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并由此展开研究。

科研成果

上述研究方向已经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果。主要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配套政策及评估体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市场化机制研究》、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三峡库区建成“国家级生态经济特区”的规划研究》,论文:“三峡水资源[2]战略储备库的保护与开发”《改革》(2005年02期)、《三峡库区生态风险的评估与防范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5)、《生态经济学的范式枣生态、经济与德性之思》(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5)、《农业资源利用与粮食安全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04.4)、《BOT方式在我国环保投资中的应用》(东北亚论坛,2004.12)、《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的理论与对策研究》(生态经济,2006.1)、《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8.3)、专着:《深度的人文关怀枣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范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11)、《环境资源法前沿问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水权制度研》(科学出版社,2005.3)、《挑战与策略:中国资源安全法律保障 陈德敏》(法律出版社,2005.2)、《资源循环利用论》(新华出版社,2006.12)、《三峡库区环境安全法律问题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1)。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对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