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目录

酒精性脂肪肝

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是酒精性肝病中的一个分型。患者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外文名 alcoholic fatty liver.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肝病科.多发群体 长期饮酒者.常见发病 肝脏.

肥胖与脂肪肝有什么关系? 脂肪肝又称为肝脂肪变性,是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肝脏内形成的一种疾病

基本信息

外文名 alcoholic fatty liver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肝病科 多发群体 长期饮酒者 常见发病部位 肝脏 常见病因 长期大量饮酒 常见症状 症状为非特异性,肝区不适、食欲缺乏

临床表现

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成正比,在肝内过多的脂肪被移除后症状可消失。临床上以肝肿大为最常见体征,其次为肝区痛及压痛。少数患者可有轻度黄疸,实验室检查提示与胆道系统阻塞有关。重症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偶见脾肿大。部分患者可以伴有维生素缺乏表现,如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等。总之,酒精性脂肪肝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

检查

1.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总量改变和白球蛋白比例倒置是最常见的生化异常,部分患者血浆蛋白电泳示α1、α2、β球蛋白增加。脂肪肝恢复后,血浆蛋白异常较其他指标恢复要晚,经3~6个月之后才恢复正常。 2.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前者增高不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ALT升高不灵敏是因乙醛使酶的活性辅因子B6下降所致。肝组织内ALT比AST活性受抑制更显著。 3.γ-谷氨酰基转肽酶(γ-GT) 酒精损伤肝细胞微粒体时升高较灵敏,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的较敏感指标。 4.酒精口服法负荷试验 检测糖蛋白、前白蛋白、α2HS糖蛋白、触珠蛋白的变化、在酒精性脂肪肝时均降低。 5.B超检查 B超下弥漫性脂肪肝可分为三种:①轻度脂肪肝表现为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不明显,肝内管状结构可见;②中度脂肪肝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衰竭,管状结构模糊;③重度脂肪肝近场回声显著增强,远场明显衰减,管状结构不清,无法辨认。局限性脂肪肝的超声改变是非均匀性分布,声像表现为多发性强回声结节,但无包块效应,必要时可行肝脏活组织检查。 6.CT检查 其准确性优于B超,主要显示肝实质密度普遍或局灶性降低。

诊断

1.有长期大量饮酒或短期的暴饮史。 2.有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实验检查异常和影像学改变。 3.排除病毒、药物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脂肪肝。 据以上三点可做出临床诊断,如果有肝脏组织学上的改变可得到进一步确诊。 百科x混知:图解酒精性脂肪肝 百科x混知:图解酒精性脂肪肝

治疗

1.戒酒 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最重要的措施,戒酒过程中应注意防治戒断综合征。 2.营养支持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需良好的营养支持,应在戒酒的基础上提供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 3.药物治疗 如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或γ-谷氨转移酶(GGT)轻度升高,可考虑应用药物治疗。S-腺苷蛋氨酸治疗可以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物化学指标;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防止组织学恶化的趋势;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可改善肝脏生物化学指标。

预后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在戒酒和治疗1个月左右时,肝内脂肪减少,轻者数月后消失,重者一到两年消失。

学术论文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草案). 《 中华肝脏病杂志 》 , 2001   颜红梅,高鑫,刘蒙,顾迁等.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 中国糖尿病杂志 》 , 2006   杨钦河,凌家生,平换换等.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防治思路与对策. 《 中医杂志 》 , 2007   高鑫.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 《 中国糖尿病杂志 》 , 2006   董姝,刘平,孙明瑜.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二次打击"学说研究进展. 《 CNKI;WanFang 》 , 2012

视频

categorg:+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