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鄂西大山谣(甘茂华)

鄂西大山谣
图片来自创意悠悠花园

《鄂西大山谣》中国当代作家甘茂华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鄂西大山谣

山谷飘起淡蓝色暮岚,把早春景致染得朦胧。油菜,麦子,秧田,吊脚楼,丁字街,都渐渐模糊了。唯那一片水杉树,嫩嫩的青。

“哦嗬——哦嗬——哦嗬嗬嗬……”

从山路上传来一溜一串的喊山号子,如闪电穿透沉寂的云层,给山寨注入一缕亮色。我站在村头,聆听这大山的声音,似滚滚的雷。

土家人的喊山号子,是要喊醒昏睡百年的山么?男人这么喊,女人也这么喊,是要把愚昧麻木的心喊活么?是要喊开山门呼唤八面来风么?这热血豪放又苍凉古意的喊山号子啊!

我看见归家的山民中,走在前头的是梁老汉。他裹着黑色头帕,穿着土蓝布对襟褂子,裤脚挽得高高的,露着两条泥糊糊瘦脚杆。他晃着竹梢,晃着脑壳,使劲吆喝一头水牛。

记得他家娶儿媳妇那天,我也随着一帮山民去龙舟坪接新娘子。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抬嫁妆的汉子,仿佛搬山运岭,好不风光!

汉子们喊一声哦嗬,抬脚就上了山。弯弯的路,高高的坎。过了河,还有山。抬嫁妆的汉子们顺着石阶往上爬,碗口粗的竹竿不松肩,两条腿杆不打颤,潇洒得很。爬上山顶,放下抬杠,手捧着路边山泉喝几口,歇过气来,汉子们对着高山深谷你一声我一声喊起来,山谷回音隆隆响,胜过男声二重唱。

“哦嗬——哦嗬——哦嗬嗬嗬……”

我情不自禁跟着汉子们喊起来。如此简单的两个字,却可以排列无数音节,组成高低不同弯弯拐拐的旋律,内容真是丰富!喊山号子,是土家人几多磨难几多沧桑的见证?磨烂了石板路磨烂了鞋帮子,磨不烂的是山民的肩膀。

“哦嗬——哦嗬——哦嗬嗬嗬……”

梁老汉的儿媳妇也在呼唤着喊山号子。她容貌姣美,肤色细腻,穿着入时,大大方方的,没有做新娘子的矫情造作。只是喊完了,她脸上晕着红光,像饮了一杯生活的醇酒。我想,这喊山号子虽然没有三峡纤夫号子那么激越悲壮,没有泰山挑夫号子那么婉转舒畅,但它有滋,有味,美得坦荡,美得情深意长……

我看见暮色苍茫中,梁老汉赶着水牛手舞足蹈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我说,梁老汉,夜饭在你屋里吃,找你要杯酒喝。梁老汉说,喝酒管饱,我那儿媳妇准备了一坛子。

有个年轻人逗他:只怕是水货?梁老汉骂道:你个龟儿子才是水货!

吊脚楼炊烟愈浓了。近处,远处,喊山号子此起彼伏。

山里人把两山之间的狭窄地方叫垭。凉风垭在大山深处,在南山和北山之间。

我的摆手舞就是在凉风垭学会的。

那个夏天进山采风,天热得像个蒸笼,暮色苍茫中,凉风垭如有空调器一般,冷气回荡中不乏山寨灵气,果然是清凉世界。带路人问我会不会跳摆手舞,我说我是舞盲,他就笑了。他说: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代表舞蹈,鄂西地区主要盛行于来凤,大约八十年代流传到长阳等地。在来凤,原有摆手堂几十座,如今河东还保留着两座较好的遗址,一座在舍米湖,一座在茶堰坪。现在,来凤县城又建起了一座堪称土家族之最的摆手堂。带路人是小镇文化站的干部,说起摆手舞如数家珍。这不禁惹得我心里像猫抓似的发痒了。

是夜,在带路人的精心安排下,我有幸一睹摆手舞的壮观与细腻。南山北山的土家人扛着龙凤大旗,打着灯笼火把,吹响唢呐和牛角号,如潮般涌到凉风垭的月亮坝子里。先是燃鞭放铳,祭酒供肉,行跪拜礼,然后男女相携着翩跹进退,跳将起来也!

教我摆手的是凉风垭的芹姐儿。那动作其实很简单,脚手顺边颤动,双臂摆弧不过双肩,每个动作结束之时,双膝同时上下颤动一次,其舞姿竟相当柔和优美。尤其芹姐儿摆手,如杨柳摆风,潇洒而自然。那伴奏也朴素,只消大鼓大锣敲起来就行,哐——咚咚,哐——咚咚,哐咚——壹咚哐——咚咚,周而复始,俗到极致。这天晚上是带路人帮忙打鼓,他居然打出了一身汗。这实实在在显示了一方水土所养育的古朴原始的民俗风情。我想这摆手与汉族秧歌相对应,应该叫土家族秧歌吧?

芹姐儿在月光下俏俏的迷人。摆手舞结束后,她唱了一首歌

凉风垭,南北寨,

个个姐儿长得乖,

郎若有心上高山,

请到土家摆手来。

芹姐儿唱得清清亮亮悠悠扬扬撩人心弦,我竟然暗暗企盼她是特意唱给我听的。歌毕,带路人又擂起鼓来,哐——咚咚,哐——咚咚,山谷立即传来沉重的回音。

从此,无论什么舞蹈,我偏偏钟情于摆手,原因么?说不清。或许是恋乡情结,或许是艺术趣味,抑或是一种缘份罢了。

其实,真正挚爱的人或事物又何必说清道理讲明因果呢?

山外人看鄂西,觉得蛮稀奇。在他们眼里,鄂西是一首民歌,龙船调。鄂西是一束风情,哭嫁,跳丧,摆手,招魂。鄂西是白肋烟,玉露茶,苞谷酒,水杉树。鄂西是一只白虎,一条清江,一座宝塔,一部土家族史诗。

这里的路是弯弯的,坎是高高的,雾是浓浓的,水是清清的,山妹子长得俏俏的。背山汉的工具是背篓,翻山越岭,走村过寨,全靠两条脚杆一支打杵。渴了,喝碗凉水;累了,喊串号子。夏天背来金山,冬天背来银山。

下山了。山谷有个小镇。一条曲里拐弯的街道,扯直了也不过三根挖锄把儿长。麻雀虽小,肝胆俱全。饭店,布店,杂货铺,山货行,惹得山民川流不息。鹅卵石砌的墙,留着不足半平方米的窗。通常的情形,那些房子莫不是倚山而造的吊脚楼。邻居间的桔子树,柚子树,柑子树,枇杷树,叶缠着叶,根连着根,果挨着果,亲热得了不得。

每至夜晚,小镇背后的山坳上,多半挂着一个像红纸剪贴的月亮。吊脚楼的堂屋里,总是烧着一具红红旺旺的火塘。火塘映着阿爹的烟袋锅,阿妈的铜顶针,阿妹的红头绳,阿哥的土铳。吊脚楼也出英雄,据说,有一位年轻女人,赤手空拳从豹子口里夺回来被叼走的孩子,曾是个上了电视的硬角色。

街头有一栋古宅,大门涂漆,窗棂镂花,依稀还保存着小街往昔的繁华。有人对我说,这是民国年间一个历史学者的老家。门前的青石台阶上,藏着一匹马,那是一个男孩的属相。有年冬天,隐居在小镇的历史学者,清早打开大门,看见台阶上放着一只箩筐,箩筐里躺着一个包裹好了的娃娃。于是,他把娃娃收养在古宅,后来又随他去了台湾。如今,古宅还在,那个娃娃成了大作家,却找不到进山的路了。他写文章说,土家妈妈,我想回家,回鄂西老家。

鄂西山地的传奇故事确实很多,但现在的年轻人觉得山外的世界更精彩。他们穿西装,打领带,骑摩托车,跳交谊舞,跑运输,办工厂,搞旅游,做学问,样样事情都不比山外人差。我与饭店一个穿短裙戴项链说普通话的姑娘交谈,她竟是地地道道的土家人,还是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她说土家人的民族服装过节才穿,土家都汉化了,都开始现代化了。

奇怪的是,山民们的汉化程度尽管越来越高,越来越普遍,但土家族的民歌仍然保持了原汁原味。我想,这与鄂西的水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吧?那个穿短裙的饭店里的姑娘,在给我敬酒时,唱了一首五句子情歌:

郎在高山打伞来,

姐在屋里绣香袋,

左手接过郎的伞,

右手把郎抱在怀,

你是甚风吹拢来?

什么风呢?答曰:巴山风。清江风。鄂西风。三峡风。寻根风。有了这山曲儿,才能把根留住,才能找到回家的路。[1]

作者简介

甘茂华,土家族,籍贯湖北恩施,定居湖北宜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