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人民群众
内容简介
用无名者的名字当做标题,讲述他们的生存故事。
在时代洪流中,守望人性的尊严
逃不出的乡村,历史车轮滚滚
人生短促,命运无声
青年作家魏思孝最新短篇小说集,小镇青年回望乡村的初心之作
平均篇幅在万言左右的小说会被划归短篇小说[1]。短篇小说在现代甚为流行。所有小说基础,其发展初期并无长短之分,随时代而区分。今短篇小说多要求文笔洗练,且受西洋三一定律一时一地一物观念影响,使其更生动详实但也限制其发展[2]。
【编辑推荐】
◎“为小人物立传”
本书是作家魏思孝“为小人物立传”写作计划的成果,他将写作的眼光投向广袤的农村,他观察一个个村民——妇女、青壮年、老年人,体恤他们的人生。
他们在主流话语之外,但是他们在世代洪流之中。
本书作者魏思孝出生于农业大省山东省,成长于中国城市化进程风起云涌的时代。曾经是小镇青年文学代表的他回望自己的故土,记录和创作出这些默默无闻却坚韧的人物。
◎终于有一个作家写出真实的农村了
乡村题材的写作,时常面临的两种情况,一是过度美化;二是猎奇式的曲解。
众所周知,农村的村民的生活,既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诗情画意、田园风味;也不像人们居高临下地认为的那样愚昧落后、万事漠然;更不像老派的人们用扁平单一的想象力想的那样淳朴、只懂得承受。
他们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被时代冲撞,被巨大的变革裹挟,和我们一样努力挣扎、尽量选个安全的姿势生活。只是作为基层劳作者,他们的知识储备、生存基础、奋斗资源相对贫乏,他们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思维,另一方面也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浪潮中摇摆。在变革之中,想田园、想守旧也不可能。
本书的写作聚焦,回到了“人”和“生活”本身,所以好看。
◎哭不出来的喜剧效果
魏思孝用白描的手法,每个人物用三五千字,或写一个人的一生,或截取有代表意义的一段生平。书中的人物都生活在虚构的村庄“辛留村”,这是个因为城市一再扩建而离城市的边缘不那么遥远的村庄。
写的时候情感十分克制,看起来简单勾勒,却戏剧性极强,因为书中所以的个体他们思考方向和时代的方向之间会产生冲撞,因此而生出喜剧效果。悲剧和喜剧的力量在辛留村诸人身上交汇,在文学中,那些人又活了一遍。
作者介绍
魏思孝,1986年生于山东淄博,著有《小镇忧郁青年的十八种死法》《余事勿取》等多部作品。前期作品多关注青年人的生活状态,最近几年在写乡村的人和事。曾获第九届报喜鸟文学领域新锐艺术人物、山东文学新人奖、第四届泰山文学奖。
参考文献
- ↑ 世界十大短篇小说 最值得一读的短篇小说 十佳经典短篇小说,买购网
- ↑ 《亚洲周刊》十大小说揭晓,不少作家重拾“宿命感”这个主题,澎湃,201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