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南宋)
郭浩(1087年-1145年11月30日 [1]),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人。南宋初年名将,雄州防御使郭成之子。郭浩在于宋徽宗时从军,迁升至安州团练使。自宋高宗建炎年间起,屡次挫败金军,累官至枢密院都统制。
- 绍兴十年(1140年),与吴璘、杨政同日建节,领奉国军节度使兼侍卫步军都虞侯。
- 绍兴十一年(1141年),以枢密院都统制兼知金州,兼金、房、开、达等州经略安抚使,镇守川陕东部,成为南宋川陕防线三帅府之一。
- 绍兴十四年(1144年),加拜检校少保。
- 绍兴十五年(1145年),郭浩去世,年五十九。谥号“恭毅”。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郭浩 | 出生时间 | 1087年 |
字 号 | 字充道 | 去世时间 | 1145年11月30日 |
所处时代 | 南宋 | 出生地 | 1087年 |
民族族群 | 汉族 | 官 职 | 枢密院都统制、知金州等 |
谥 号 | 恭毅 | 主要成就 | 南宋初期“蜀中三大将”之一 |
关键字
人物生平
郭浩在北宋徽宗时从军,至北宋末年,已累迁至领安州团练使,成为中级武官。
- 建炎元年(1127年),郭浩任原州(今甘肃镇原)知州。[2] 次年,升为泾原路兵马钤辖、泾州(今甘肃泾川)知州。
- 建炎三年(1129年)初,郭浩兼任权(暂任)主管鄜延路经略安抚司公事。同年冬,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任命郭浩为秦凤路提点刑狱、秦州(今甘肃天水市)知州,并曾任权秦凤路经略使。
- 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郭浩参与宋金富平之战。随后,他相继参与和尚原之战、杀金坪之战,历任凤翔知府、利州知州等职。吴玠查究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暗地与敌人勾结,而利州方面的审讯结果不同,由此吴玠与郭浩开始不和后因与川陕宣抚副使吴玠不协,于绍兴六年(1136年)被改授为金州(今陕西安康)知州兼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金州残损破坏得特别严重,户口也没有几家,郭浩招集安抚流亡之人,开辟营田,朝廷把他所作所为颁示各路。其他军队因为军需困乏需要朝廷补给,而只有郭浩把积余的十万缗钱资助给户部,朝廷嘉奖他,以后凡有奏请,都能得以直达朝廷。
- 绍兴八年(1138年)末,宋金第一次议和,以原伪齐的辖区归还南宋。次年二月,郭浩升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陕西宣谕使。六月,郭浩被派往新收复地区,任鄜延经略使、延安知府、同节制陕西诸路军马。
- 绍兴十年(1140年)三月,面对金朝即将毁约南犯的情况,郭浩以枢密院都统制任永兴军(今陕西西安)知军、永兴军路经略使。五月,当郭浩仍在延安、还未及到永兴军上任之际,金军已自河中(今山西永济西)渡过黄河西侵,很快占领永兴军等地。六月,郭浩所部南下攻占醴州(今陕西乾县),又击败围攻耀州(今陕西耀县)的金军。“朝廷以三将(郭浩及吴璘、杨政)权任相敌”,郭浩遂与大将吴璘、杨政同时建节,其中郭浩升领奉国军节度使、侍卫步军都虞侯。此时,陕西大部已为金军占领,郭浩于是改任金州(今陕西安康)知州,带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及节制陕西、河东军马。
- 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郭浩所部已收复商州(今陕西商州)、华州、虢州(今河南灵宝),与吴璘、杨政各自呼应,收复多地,但因同年底宋金“绍兴和议”达成,这些新收复的领土大都被划归金朝。此后,郭浩以枢密院都统制任金州知州,兼金、房(今湖北房县)、开(今重庆开县)、达(今四川达县)州经略安抚使,镇守川陕边境的东部地区,成为南宋川陕防线三帅府之一。
- 绍兴十四年(1144年),郭浩得到高宗赵构召见,被加授为检校少保。
- 绍兴十五年(1145年)十一月十五日(11月30日),郭浩去世,终年五十九岁,谥号“恭毅”。[1]
- 淳熙元年(1174年),宋孝宗赵昚下诏,在金州为郭浩立庙,以表彰其功绩。
人物评价
史籍记载
- 《宋史·卷三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