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離子·德量
原文
郁離子曰:「人之度量相越也,其猶江海之於瀸泉乎?瀸泉之微,積而至于海,無以尚之矣,而海亦不自知其大也。惟其不自知其大也,故其納不已,而天下之大莫加焉。聖人之為德,亦若是而已。是故汧①泉納瀸泉,池納瀸泉,溝納池,澮②納溝,溪納澮,川納溪,澤納川,江河納澤,而歸諸海。故天子,海也;公、侯、卿、大夫,江河也,川澤也;庶官,溪澮之類,而萬民皆瀸泉也,瀸泉之于海,其相去也不亦大縣絕乎③?而其勢必趨焉,其志之感,情之達,如氣至而蟲嗚也,如雨來而礎潤也④。君人者惟德與量俱,而後天下莫不歸焉。德以收之,量以容之,德不廣不能使人來,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故量小而思納大者,禍也。汋谷之不可以陵洪濤,蒿攀之鴽不可以御飄風。大不如海而欲以納江河,難哉!」
註解
① 汧:水泉潛出自停成污池也;又水決之譯為。
② 澮(kuai):田間的水溝。
③ 縣(xuan)絕:縣,通「懸「。縣絕,猶言懸殊;相差極遠。
④ 礎潤:礎,柱子底下的石礅。潤,濕潤,潮濕。
⑤ 蒿(hao)攀(fan)之 :蒿,蒿草。攀,籬笆。鴽,小鳥名,鵪鶉之屬。
譯文
郁離子說:「人的度量相互差距很遠啊,這不就像江海和瀸泉相比一樣嗎?瀸泉微小,泄積而到大海,沒有能夠超過它的了,而大海也不知道自己那麼大啊。由於它不知道自己那麼大,所以它容納不止,而天下之大沒有超過它的了。聖人的積德,也就像這大海一樣了。所以瀸泉容納汧泉,水池容納汧泉,水溝容納水池,水渠容納水溝,溪流容納水渠,川流容納溪流,湖澤容納川流,江海容納湖澤,而最終歸於大海。所以天子是海,公、侯、卿、大夫是江河,是川流、湖澤,一般官吏是溪澮之類,而萬民都是瀸泉啊。瀸泉流到大海,它們相互間的距離不是相關極懸殊嗎?但它的趨勢必定流向那裡,它的志向感奮,情狀豁達,像節氣至而蟲鳴一樣,像雨來而咄石濕潤一樣。做君王的只有德和量都具備,而後天下人就沒有不歸附的了。德不廣,不能使人來,量不大,不能使人安。所以度量小卻想容納大的,這是災禍啊。水溝谷里的小魚不可能抵擋洪濤,蒿草籬笆上的小鳥不可能抵禦狂風。大不如海,卻想容納江河,難啊!」
寓意
作者
作品介紹
《郁離子》是寓言體散文故事集,在中國思想史上和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元末亂世,劉伯溫隱居青田,總結自己的思想和對社會、人生的見解,創作了《郁離子》。「郁離子」是劉伯溫的托稱[2]。《郁離子》包羅萬象,囊括古今,闡明了劉伯溫的政治理想、哲學觀點、處世態度和治世的謀略等。劉伯溫認為,如果按照書中的正確主張去做,就一定能達到文明之治的目標。
視頻
郁離子·德量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揭秘大明王朝第一謀臣劉伯溫 ,搜狐,2016-08-31
- ↑ 《郁離子》是劉伯溫的神作,背後藏有秘密,人不到這歲數最好別讀,搜狐,201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