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電通訊業
郵電通信業包括郵政、電信及與郵政、電信相關的業務。 新中國建國60年來,我國初步建成了覆蓋全國、通達世界、技術先進、業務全面的國家信息通信基礎網絡。建國初期到1978年,我國的郵電通信事業發展相對較慢。全國局用交換機容量由1949年的31萬門發展到1978年的406萬門,固定電話用戶由1949年的21.8萬戶升至1978年的192.5萬戶。但在改革開放後,郵電通信業實現超速發展,2008年全國局用交換機容量達到50863萬門,比1949年增長1631倍。固定電話用戶達到34036萬戶,比1949年增長1560倍。移動電話用戶從無到有,由1988年的0.3萬戶增加到2008年末的64125萬戶。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11.5億戶。電話網絡規模居全球第一,發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長途光纜線路長度達到79.8萬公里,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10890萬個。我國互聯網上網人數達到近3億人,居世界第二位,寬帶上網人數2.7億人。全國郵電業務總量從1978年的34.1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23650億元,增長930倍。已通郵的行政村比重達到98.4%。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郵電通信業經過60年的奮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國家先後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和扶持郵電通信業優先發展,郵電通信業的服務能力、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均有了質的飛躍。到2008年底,我國已經建成世界最大的郵政網絡;電話網絡規模躍升世界第一,電話用戶數達到9.8億戶,躍居全球之首,互聯網普及率超過全球平均水平。60年來,郵電通信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從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轉變為適度超前於國民經濟的發展,成為推動國家工業化、信息化和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
一、郵電通信業投資規模不斷加大
建國初期,我國通信設備、通信方式和通信手段十分落後,建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加大郵電通信業投資力度,從1950年的4024萬元年投資額擴大到2008年的3128.0億元,年均增長16.7%,其中近30年年均增長24.7%。大規模的投資建設,使我國郵電通信業得以快速發展。建國60年來,我國郵電通信業的投資建設經過三個階段:
1949―1978年,郵電通信業起步發展、探索中前進。雖然有「左」的影響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干擾,但郵電通信業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努力工作,在增強綜合能力、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提供郵電業務和服務等方面作出了可喜的成績,使郵電通信業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取得了長足發展。1950年郵電通信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僅4024萬元,1978年增加到41382萬元,增長9.3倍。
1979―1998年,郵電通信業進行大規模投資建設。改革開放之初,我國郵電通信網絡規模小,技術層次低,通信質量差,工作效率低,而此時世界通信技術已開始步入數字時代。1978年底,黨的十一界三中全會決定,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開創了改革開放和集中精力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局面。1979年1月,鄧小平同志提出投資的重點要用在電、煤、交通、電信等基礎設施上;1980年3月,鄧小平同志又就我國經濟發展規劃發表談話,認為把交通和通信放在重要位置,這確實對整個經濟的發展關係極大。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優先發展、加快發展通信戰略的提出,為郵電通信業的騰飛奠定了思想基礎,「六五」期間,國家為發展通信採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和優惠政策,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通信事業的發展。在這20年裡,郵電通信業投資規模逐年加大,由1978年的4.1億元擴大到1998年的1771.7億元,年均增長35.4%;其中1988-1998年以年均47.4%的增幅高速增長;在1998年郵電投資總額中,電信業占90.8%。
1999―2008年,郵電通信業投資建設持續邁進。這十年,我國郵電通信業投資規模繼續加大,從1999年的1708.5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3128.0億元,但增幅放緩,年均增幅為5.8%;其中2000年及以後投資規模基本穩定在2000――3000億元之間。電信業自2002年以來,伴隨大規模網絡建設的基本完成,投資規模趨於穩定。表明電信業已走過規模擴張階段,行業發展對投資的依賴性趨於減弱。[1]
2004年,我國宏觀經濟繼續向好將帶動郵電通信業的平穩快速發展。行業增長景氣指數將繼續在120點左右的高位運行,但景氣增幅可能會小於2003年20點的幅度。在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拉動下,2004年通信業務種類將呈現出更加多樣化的發展。
近年來,郵政業的發展低於郵電通信業發展的平均水平,為了改變這種現狀,郵政業將拓寬其業務經營的範圍,進行新業務的開發。電信企業之間的互聯互通問題一直備受關注。2004年,不同運營商網絡間的互聯互通將會有突破性進展,中國電信業新格局即將形成,電信運營商將進入實質性競爭階段,同時也將加快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的信息化進程。(來源:廣州日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