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那仁寶力格蘇木

那仁寶拉格蘇木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那仁寶拉格蘇木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

那仁寶拉格蘇木,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地處阿巴嘎旗西北部,東與吉日嘎朗圖蘇木相連,東南與額爾頓高畢蘇木相鄰,南與寶格都烏拉蘇木相連,西南與寶格都烏拉蘇木薩茹拉塞罕嘎查毗鄰,西與蘇尼特左旗相鄰,西北與白音烏拉相連,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那仁哈畢日嘎接壤,東北與吉日嘎朗圖蘇木相鄰,距旗政府117千米, 區域總面積4421.21平方千米。 1949年前,屬阿巴嘎旗照日格圖郡王的北蘇木;1983年,由那仁寶拉格公社改為那仁寶拉格蘇木。截至2019年末,那仁寶拉格蘇木戶籍人口為3407人。 截至2020年6月,那仁寶拉格蘇木下轄9個嘎查;蘇木人民政府駐查干敖包。 那仁寶拉格蘇木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牛、羊、馬、駱駝為主。截至2019年末,那仁寶拉格蘇木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1]

目錄

位置境域

那仁寶拉格蘇木地處阿巴嘎旗西北部,東與吉日嘎朗圖蘇木相連,東南與額爾頓高畢蘇木相鄰,南與寶格都烏拉蘇木相連,西南與寶格都烏拉蘇木薩茹拉塞罕嘎查毗鄰,西與蘇尼特左旗相鄰,西北與白音烏拉相連,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那仁哈畢日嘎接壤,東北與吉日嘎朗圖蘇木相鄰,距旗政府117千米,區域總面積4421.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那仁寶拉格蘇木地形屬高原丘陵區,北高南低,蘇木東部、北部丘陵山地連綿起伏,南部、西部是廣闊的平原,有戈壁灘和低山丘交錯相間。

氣候

那仁寶拉格蘇木氣候類型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土壤那仁寶拉格蘇木土壤以淡栗鈣土、棕栗鈣土和栗鈣土為主。

自然災害

那仁寶拉格蘇木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雪災等,災害年均發生1—2次,雪災主要發生在11月至次年2月;旱災主要發生在5月至8月,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2006年,旱災發生地區為全蘇木範圍,財產損失達15萬元。

自然資源

那仁寶拉格蘇木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金、水晶石、煤炭等,其中煤炭儲量61.5億噸,礦區面積為1126.8平方千米;其它自然資源有植物類有洋蔥、針茅、小葉錦雞、蒙古蔥、細葉蔥等;野生動物有野兔、狐狸、狼、沙狐、旱獺、鷹、雕、百靈鳥、沙雞等。

人口

999年末,那仁寶拉格蘇木有居民615戶、2351人。截至2011年末,那仁寶拉格蘇木總人口有417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363人,城鎮化率80.5%;另有流動人口814人。總人口中,男性2065人,占49.4%;女性2112人,占50.6%;14歲以下230人,占5.5%;15—64歲2357人,占56.4%;65歲以上人1590人,占38.1%;以蒙古族為主,達3055人,占73.1%;有漢、滿、回等民族,共1122人,占26.9%。2011年,那仁寶拉格蘇木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0.7‰,人口增長率0.5‰,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0.81人。 截至2017年末,那仁寶拉格蘇木常住人口為2881人。 截至2018年末,那仁寶拉格蘇木戶籍人口為3396人。 截至2019年末,那仁寶拉格蘇木戶籍人口為340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那仁寶拉格蘇木牧民人均純收入11607元。

農業

那仁寶拉格蘇木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牛、羊、馬、駱駝為主。 2000年,那仁寶拉格蘇木年度牲畜總頭數達235548頭(只)。2011年,那仁寶拉格蘇木牲畜總飼養量132892頭(只),其中牛13826頭,年末存欄7282頭;羊飼養量257733隻,年末存欄85000隻;山羊飼養量50548隻,年末存欄42510隻;馬飼養量2090匹,年末存欄1856匹;駱駝飼養量66峰,年末存欄52峰。2011年,那仁寶拉格蘇木生產肉類4533噸,其中牛肉1178噸;馬肉42噸;駝肉3噸;羊肉3310噸;收購綿羊毛223公斤;山羊絨6公斤;牛皮6544張;羊皮176733張;畜牧總產值8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92.6%。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那仁寶拉格蘇木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有檔案室1個,建築面積30平方米。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那仁寶拉格蘇木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個,其中二類有衛生院1個;設病床10張;專業衛生人員5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那仁寶拉格蘇木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24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那仁寶拉格蘇木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42戶,人數61人,支出18.3萬元,比2010年增長11%,月人均250元,比2010年增長8.6%;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228人次,支出16.14萬元,比2010年增長1.3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0戶,人數294人,月人均260元,比2010年增長1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