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那些瑣碎事兒 三(居仁堂主)
作品欣賞
那些年的那些瑣碎事兒 三
迷迷糊糊中,父親叫醒我們,說開始賣票了。售票室里的廣播響起來了。昏暗破爛的候車室的那一端,售票的窗口打開。父親前去買好票,我們三人,慢慢走到候車室的後面。好冷啊。天還沒有亮,這是頭班車。正月的清晨,和冬天沒有兩樣。空氣中灑落着濕濕的味道,有一絲絲淡淡地如霧如幔的東西在瀰漫。嘴裡吐出團團白色氣體。冷,提行李的手有些不舒服。隨着前面的人上到一輛破舊的客車上。座位正好挨着車窗,坐在車裡面。兩隻腳凍得有些疼。眼睛順着窗子往外看,天還不大亮,外面上車的人不是太多,車站的幾間破房看着像是個年邁的一臉滄桑的老頭。
車開始發動了。隨着發動機的響聲,車顫抖起來,車緩緩地走動了。
荊門汽車站在荊門市南面路左邊的一高地上,場地不大。汽車下坡後向左轉彎,是直通荊州的路。天蒙蒙亮了,路上的行人漸漸多起來,多是挑着擔子趕集的。透過模糊不清的車窗向外面看,依稀可以看到路邊的圍牆上,用大大地字書寫着「打倒某某,毛澤東思想萬歲」等字樣。
車在路上顛波而行。這條路,五年前走過。現在依然如故,舊貌舊顏。路面用磚碴鋪成,疙疙瘩瘩的,隨着自然環境上下起伏。所不同的是,五年前,我和父親姐姐是用腳一步步地量着這條路向北走。現在是坐在汽車上向南。五年前回南陽時,父親架着架子車轅,我和姐姐在前面拉梢。一根繩子,背在肩膀上,用手拉着。上坡時,人往前彎腰,繩子就繃得緊緊地深陷到肩膀里。只有下坡時,我可以站在架子車的後面,壓着後面的拖腳,以防架子車下坡時失控。當時從湖北到河南三百多公里路,我們就是這樣一步步地走回去的。那是一九六八年的臘月,天寒地凍,下着溜冰,在路上走了半個月才到家。現在好得多,可以坐在汽車上,不用走路,一路無聊地看風景。
天在汽車喘息中漸漸地明了,能見度慢慢高了。看着路二邊熟悉的畫面,心裡是百感交集。闊別五年了。
路兩邊的風景與河南自有不同。河南人是以群居為主。即幾十戶上百戶上千戶的人家,居住在一起,形成一個個自然村落。村落多是幾輩子不搬家,多是以同姓為主的,如李營就是姓李的多,劉老家還真的是姓劉的老家,村里大多就姓劉。而湖北則不同,多是單家獨戶。十幾戶人家一個村子就是大村了,多是一兩戶人家住在一起,三五間房屋,前面是一個稻場,其它三面多是樹林或竹林。或是竹林後面是樹林,樹林後面就是一圍着村子幾乎一周的水塘,湖北人叫園溝,其實也是護村子的護城河吧。再往遠處就是高高低低,大小塊不等的稻田。村子與村子相連接的是一條條只能走人的小路,許多小路和田埂相連,變成一迷宮似的鄉村格局。少有大路,湖北人多用挑擔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諸多事宜。如用尖擔挑剛割下的稻子,用擔子挑一切生產生活用品。
湖北江陵這樣的村落結構方便生產,稻子熟了,就近挑到場裡,不象河南一個生產隊就一個打麥場,再遠也得拉回去。
湖北鄉下村子小,占地多,樹木竹林也多。春天艷陽高陽,那竹林後面的樹上,盤結着一片片細藤般的金銀花,花開了,金銀兩色,幾百米外可以嗅到迷人的芳香。近處看,蝶舞蜂飛,鳥鳴其間,黃白相間的花,有盛開的,有含苞的,有剛剛長出一點花蕾的,嬌嫩可愛。
河南與湖北房子結構的不同。出河南到襄樊,這裡的房子結構基本相同。特別是上瓦的方式一樣。藍色小柴瓦,除了房子二頭和屋脊外,瓦都是向上仰着,而下面多用麻杆或蘆葦等編成的笆襯着,笆的上面糊上泥,泥上再繕瓦。這樣房子,不漏雨,不漏雪,人可以在房坡上行走,據說建得好的瓦房,大石磙從房脊上滾下來不會壓破瓦。而過了襄樊,到宜城後,這房子繕瓦方式就變了。湖北式瓦房是幹上瓦,櫞子與櫞子之間的距離比瓦要小,瓦直接放在櫞子上,不用笆不糊泥,瓦是一仰一扣,就這樣干放着。貓一蹬,房子就漏。房子在裡面可以看到不少地方露着天,有着光亮,但不漏雨,可是,一到冬天 下雪,瓦縫裡就會有雪花飄進來。雪落在蚊帳上,會把被子弄濕一片。瓦上絕對不能走人。屋脊也是幹上的,大風可吹掉。瓦房如果漏了,在下面用根長竹竿,頂幾下就不漏了。民宅的建築風格在荊門就截然不同了。湖北房子進深較長,透光性差,屋裡較暗,大多屋頂上安放有幾塊玻璃亮瓦,以加強室內光線。如果是太陽天,亮瓦透過的光在屋子裡不停的轉移着方位。
坐在汽車上,看着窗外的風景,不斷地在腦子裡尋找小時離開湖北前的感覺。
看,那邊屋子前面稻場左面拴着一頭高大的水牛。水牛的二隻彎彎的巨大的角,十分的好看。這種牛角,我小時候在垃圾堆里檢過不少,賣過不少錢,水牛角讓我們吃過很多根棒冰。河南南陽幾乎沒有水牛,全部是清一色的黃牛。
記得小時候在湖北,同學們有農村的。我們到他們家玩時,會一同放牛。那水牛看着高大嚇人,其實是溫柔可愛。馴練有方的水牛可聽話了。小孩子們騎水牛是怎麼上去的?沒有梯子,也沒有人抱你。河南人一定不會知道這水牛是怎麼樣讓小孩子爬到牛背上的。
我的同學來到水牛頭前,嘴裡一聲:「低頭。」那水牛非常聽話的把頭低下來,小同學用腳踩着牛角,嘴裡叫:「抬頭。」那水牛就歪着脖子,抬頭把我的同學送到牛背上。水牛背寬而平,不可能象騎馬般的把二條腿夾住牛背,只能平着坐着。如果水牛跑起來,沒辦法夾,沒地方抓,顛波之下,一定會掉下來。小時候我的同學就說,如果想坑騎在牛背上的小孩子,只用拿竹子在牛屁眼裡一捅,牛以為是蛇想鑽進牛肚裡,就拚命的跑起來。牛背上的人非摔個鼻青臉腫不可。
車哼哼着過團林鋪,走掇刀石,一路前行。哦,這掇刀石是一個地名,一定要簡單介紹一下。這地名與關雲長有關。
據說,關雲長大意失荊州後,一路人馬逶迤而行,返回荊州,來到這地方,關雲長招呼將士們休息一下,關雲長看路邊有一塊大石頭,順手把那青龍偃月刀,嚓地一聲插進石頭中。並坐在這裡休息後,拔下刀來,往西而去,於是走了麥城。後來這地方為紀念關公就起名叫----掇刀石。
汽車一路南下,走四方鋪, 過紀南城。紀南城是古楚國的都城,名叫郢都,是有名的考古現場。最早楚國都城在河南南陽現在的淅川,古時的丹陽,後來遷到郢都,即現在的紀南城,說明南陽和荊州有緣。我一邊看着,一面想中,小晌午時,看到了高大的藍磚砌就的荊州古城牆。
高大的城牆,清清的護城河水是那樣親切。
哦,荊州到了。目的地不遠了。
作者簡介
劉文俊。一九五六年生人,文學愛好者。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南陽市作家協會會員。珠海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