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邓州古称“邓”或“穰”,河南省辖县级市,由南阳市代管,是豫西南门户城市,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

邓州市享有中原天府,丹水明珠之称。总面积236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街、区),邓州市户籍总人口177.72万(2016年),常住人口143.47万,其中城市人口40多万,城镇化率达到36.62%。邓州地处豫西南、湖北交界部位,位于武汉一西安一郑州大三角和南阳一襄阳一十堰小三角附近,起着承东启西的“桥梁”作用。[1]

目录

地理

区位

邓州处于河南省西南部南襄盆地中部偏西地区。东接南阳市卧龙区、新野县;西连淅川县;南界湖北省襄阳区、老河口市;北邻内乡县、镇平县。地理坐标为北纬32°22′—32°59′,东经111°37′—111°20′之间。南北长69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2369平方公里。

地貌

邓州市的地貌特点是山少岗多平原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平均坡降在1/800~1/1200。西部朱连山为全市最高点,海拔469.7米,东南部最低处海拔85米。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季风转换影响,寒往暑来,四季更迭分明,温暖湿润。年降水量723.8毫米,平均气温15.1℃,年平均日照1985.9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29天。

资源

水资源

境内有大小河流29条。较大河流有湍河、刁河、赵河和严陵河,分别从北部或西部入境,汇集于东南部,注入白河,流入汉水。河流之间,自然分割成扇形冲积平原,在北部、中部和东部形成大面积肥沃土地。土层深厚,土质为保水保肥性能强的潮土、黄老土和黑老土。

邓州市境内水资源丰富,供排水设施完善。地表有大小河流29条。始建于70年代的引丹工程干支渠系发达,最大效益面积约140万亩,南水北调工程分配给邓州的用水计划达7亿立方米/年。城区已建成引丹(江)、引湍(河)入城等城市蓄排水工程。邓州年平均降雨量745mm,地下水资源充沛,城区周围可采浅水层为10米左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越邓州5个乡镇,在邓州境内全长38公里。中国第一渠首位于今河南省淅川县的九重镇陶岔村河南邓县,因修丹江水库淹没淅川县大片土地,但邓州市保留对渠首岸100米的管辖权和行政机构管理权。

涅水:俗名“赵河”,源自镇平县岐棘山(五朵山),经涅阳故城南(今穰东镇),又东南经安众故城西,在东李洼村与严陵河交汇一同流入于湍河,东晋咸和七年,桓宣破石勒大将郭敬于涅水,就是此地。

湍河:发源于伏牛山腹地宝天曼的西北巅,出内乡县后,于罗庄乡岑子村流入邓州境内。

刁河:因水势迅猛故名,即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名著《水经注》中的朝水,发源于内乡县庙岗乡滚子岭,流经内乡县、淅川县、邓州市、新野县四县。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吴少诚所开刁沟即此。又名文明河。距州西十五里,旧开小堰,引灌外城壕。 严陵河:源自镇平县五朵山,流经百余里,过白牛乡,在娘娘庙村与赵河交汇,世传严子陵钓于此故名。

沐河:又称默河,源自镇平县五朵山,经过马山口镇、王店镇、灌涨镇、最终在罗庄镇境内流入湍河,相传光武帝得龙马浴于此故名。

茱萸河:源自禹山,东南流经古代冠军县界,又东南径邓州南境而入新野县界,流经的主要乡镇有彭桥镇和陶营乡。

排子河:源自杏儿山,经林扒镇,过襄阳界,最终汇入白河,流进汉水。

爬鱼河:又名扒淤河或扒鱼河,古名曲河,源自内乡县,在曲河铺(今文渠乡)汇入湍河。

旅游资源

“十一五”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结合古城、水城、绿城景观及人文景观和南水北调渠首优势,积极融入省“三点一线”和南阳“一山一水一恐龙”精品旅游线路。经过几年努力,已初步形成了一批景区(点),并逐步溶入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圈。《岳阳楼记》诞生地花洲书院、“河南省青少年政治教育基地”编外雷锋团展览馆、道教庙会文化展示点“东顶祖师殿景区”以及福胜寺景区、吾离陵景区、解放战争登城突破口景点、砖城墙拱门景区、渠首杏山景区、南水北调湍河渡槽景点、台湾村景区、天后宫景区、仲景苑景区、邓西湖景区、张巡祠景区、八里岗遗址景区等奠定了邓州市旅游产业基础。

人口

2015年末,邓州全市总人口为176.8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142.5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51‰,死亡率为7.20‰,自然增长率为4.31‰,城镇化率达到36.62%。

2017年末全市总人口178.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41.4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29‰,死亡率为7.31‰,自然增长率为4.98‰,城镇化率达到40.28%。

经济

综述

综合

2016年末全市总人口177.72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43.4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16‰,死亡率为7.07‰,自然增长率为5.09‰,城镇化率达到38.43%。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81.27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5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35.17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43.61亿元,增长12.1%。人均生产总值26663元,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为26.9:35.5:37.6,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一和第二产业,实现历史新突破。(见图1)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

2017年末全市总人口178.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41.4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29‰,死亡率为7.31‰,自然增长率为4.98‰,城镇化率达到40.28%。

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182.3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农业增加值106.15亿元,增长4.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20.0万亩,比上年减少3.2万亩,下降1.0%。其中,夏粮面积202.0万亩,较上年减少5.0万亩,下降2.5%;秋粮面积118.0万亩,比上年增加1.8万亩,增长1.5%,玉米种植面积92万亩,比上年增加5万亩,增长4.7%。

全年粮食总产量23.4亿斤,比上年下降3.4%。其中,夏粮产量15.8亿斤,下降3.9%,亩产392公斤,下降1.5%;秋粮产量7.6亿斤,下降2.3%,亩产323公斤,下降3.6%。

全年畜牧业产值60亿元,比上年增长4.2%,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3.0%。初步上报,年末牛出栏19万头,减少18.2%;生猪出栏118.9万头,增长3.6%;羊出栏56.1万只,增长1.9%;家禽出栏1227.9万只,增长1.9%。全年肉类产量14.7万吨,比上年减少2%;禽蛋产量7.39万吨,增长2.0%。全市林木种植面积66.8万亩,林木覆盖率为18.8%。

全年农综开发投资3977万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6万亩。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00.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5%;拥有大中型农用拖拉机1.05万台,增长7.3%;小型拖拉机9.6万台,下降16.0%。全年农村用电量67460万千瓦时,增长12.6%。

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9家,比上年净增12家,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13.5亿元,下降3%;纺织业增加值17.2亿元,增长3.4%;板材加工业增加值9.9亿元,增长13%;造纸及纸制品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1.3%;水泥建材业增加值9.7亿元,增长15.2%。在规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60.9亿元,增长2.9%,重工业增加值39.9亿元,增长21.4%,轻、重工业比例为60:40,工业品产销率为98.2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面粉159.66万吨,比上年增长12.9%;饼干8.52万吨,下降9.9%;啤酒6.8万千升,增长11.2%;棉纱24.97万吨,增长14.8%;水泥189.11万吨,下降15.9%;人造板163.72万立方米,增长18%;实木地板383.98万平方米,增长16.3%;饲料33.92万吨,增长14.9%;造纸19.66万吨,增长3.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实现利税25.4亿元,增长4.5%;实现利润20.4亿元,增长19.5%;资产负债率37.9%,降低11.2个百分点。

全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家,实现营业收入29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5.0%;税收收入1.33亿元;从业人员2.7万人。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工业投资124.4亿元,增长26.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8.1%;房地产开发投资14.5亿元,增长42.3%;基础建设投资83.9亿元,增长37.5%。

房地产开发住宅投资13.4亿元,比上年增长47.0%。商品房施工面积278.8万平方米,增长34.2%。其中,住宅237.3万平方米,增长37.3%。商品房竣工面积8万平方米,下降49.9%。其中,住宅7.9万平方米,下降47.1%。商品房销售面积96.2万平方米,增长32.3%。其中,住宅93万平方米,增长38.0%。商品房销售额33.2亿元,增长19.6%。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2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90个;亿元以上在建项目87个,完成投资26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全年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额139.4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2.7%。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1个,新开工项目28个。 ==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119.9亿元,增长11.9%;乡村零售额37.8亿元,增长12.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24.7亿元,增长12.8%;住宿业0.9亿元,增长8.3%;餐饮业32.1亿元,增长8.9%。全市限额以上批零和住餐企业88个,商品销售总额4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粮油食品类、日用品、中西药品、服装鞋帽、家具等类销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3.2%、1.0%、16.5%、17.1%和13.8%,家用电器、五金电料类等销售额分别下降12.8%和14.4%。

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1484万吨,货运周转量512312万吨公里,增长7.0%。完成客运量165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19302万人公里,增长9.4%。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152公里,其中,国道56公里,省道199公里,县乡公路长度1299公里,村级公路2598公里。

年末全市车辆总计12.6万台,比上年增长2.5%。其中汽车8.5万辆,摩托车3.78万辆,农用运输车2002辆,挂车1034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88.7%。其中邮政业务量1.66亿元,增长36.2%;电信业务量13.81亿元,增长95.0%。

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7.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增收1.2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10亿元,增长9.9%,增收0.32亿元。全部税收收入完成8.6亿元,增长8.4%,增收0.7亿元。其中,工业企业全口径入库税收2.1亿元,增长19.8%。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税收2.2亿元,下降0.2%;地税部门完成税收6.4亿元,增长11.6%;农税收入3.2亿元,增长12.9%。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5.5%,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

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4.43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0亿元,增长17.2%;公共安全支出2.76亿元,增长30.9%;教育支出13.41亿元,增长21.6%;科学技术支出0.07亿元,增长4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0亿元,下降2.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19亿元,增长8.4%;节能环保支出1.19亿元,下降56.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70亿元,下降5.8%。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316.6亿元,较年初增加43.7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44.5亿元,较年初增加31.8亿元,增长15.0%。年末各项贷款166.4亿元,较年初增加29.2亿元,增长21.3%。其中,短期贷款113.5亿元,较年初增加20.9亿元,增长22.6%;中长期贷款52.8亿元,较年初增加10.4亿元,增长24.5%。

邓州市少儿时尚创意产业园项目由娃娃王服饰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面积1500亩 建筑面积260万平方米,项目主要包括儿童服饰、儿童动漫、儿童娱乐、儿童智力开发、全国少儿模特大赛等在内的少儿产业集群,形成总部办公、商贸交流、设计研发、生产加工、生活配套于一体的多功能园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服装及服装面辅料设计,加工、批发、少儿用品、玩具、动漫、家具、音像研发,少儿教育、品牌展示、物流仓储、金融服务、网络营销为一体的高端少儿产业园,可入住童装、儿童用品生产企业3000家,商户1万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年创利税20亿元。截止到2013年10月,一号至十二号厂房基础施工已经完成并通过验收,工程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少儿智慧城办公楼地基正在开挖,整个项目将严格按照总体目标快速推进。

邓州港澳工业园

邓州港澳工业园项目总投资60亿元。申龙集团将完成年产9000万平方米服装面料的一期项目、河南凯达汽车项目、洛阳一拖特专车邓州生产基地。港粤工业园是加快建设邓州工业城、打造大型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功能齐全的具有现代化活力的复合工业园区。港粤工业园项目进驻邓州,将把邓州建设更具有创新带动、示范带动、品牌带动作用的生态产业新城。

市信息化产业园

由中国伯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将建设在市商务中心区北侧,占地200亩,总投资10亿元,主要围绕电子商务、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等建设电子商务、电脑数码街、文化创意街、教育培训街、信息服务街、通讯电子街、网络游戏街等8条专业街;网络服务圈、服务业务圈、商务产业圈3个产业圈和5座商务大厦,形成完整的信息化产业聚集区。该项目的签约,弥补了邓州市在信息化产业、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领域的空缺。项目建成后,对于进一步完善邓州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推进第三产业上档升级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产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93.57亿元,增长13.3%;

乡村零售额29.42亿元,增长12.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96.55亿元,增长13.4%;住宿业0.7亿元,增长14.7%;餐饮业25.76亿元,增长11.8%。全市限额以上批零和住餐企业76个,商品销售总额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8%。粮油食品、日用品、中西药品、家用电器、服装鞋帽等类销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4.1%、12.6%、28.2 %、18.8 %和28.4 %,家具、石油及制品等类销售额分别增长7.4%和9.7%。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增收2.29亿元。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1亿元,增长19.0%,增收1.8亿元。全部税收收入完成8.03亿元,增长19.9%,增收1.3亿元。其中,工业企业全口径入库税收1.5亿元,降低14.6%。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税收0.85亿元,增长20.5%;地税部门完成税收7.18亿元,增长19.8%。

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77亿元,降低31.0%;教育支出10.74亿元,增长0.8%;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6.74亿元,增长8.9%;医疗卫生支出8.24亿元,增长25.1%;农林水事务支出8.96亿元,降低5.7%;节能环保支出2.15亿元,增长167.7%;住房保障支出1.56亿元,增长86.2%。

名人

邓州市地灵人杰,历代名人辈出。古代有东汉“二十八宿”中的贾复杜茂刘隆、张仲景、南北朝时的政治家宗懔、唐代名将张巡、唐玄宗殿中侍御史赵晔、唐宪宗宰相赵宗儒、彭而述、清雍正帝师彭始抟、台湾知府高叔祥等。唐宋时期的韩愈寇准、范仲淹都曾先后在邓州任职,后人称之为“三贤”。范仲淹在邓州写下了不朽名篇《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近现代人才济济。有民族英雄马殿甲,同盟会员、革命烈士王庚先,著名作家姚雪垠,著名语言学家丁声树,教育家、儿童文学作家韩作黎,当代军旅作家周大新,著名中医学专家、“河南优秀教育世家”、南阳张仲景国医大学创办人赵清理等。

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郡涅阳县人(今邓州穰东镇张寨村),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他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范仲淹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由他写成的记景抒情的名作《岳阳楼记》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名言,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广为传诵。

铁铉

铁铉(1366-1402)字鼎石,邓州人。历官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在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被施以磔刑。后人尊其忠义不屈,在各地有铁公祠以祀之。南明时,赠太保、谥忠襄,清乾隆时谥忠定。

名人志

习仲勋(1913-2002)祖籍河南邓县,现安葬于富平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张新芳(1927年-2006年)曲剧皇后,国家一级演员,攻青衣、花旦。曾在豫南鄂北一带演出。擅演剧目有《陈三两》、《秦香莲》、《荆钗记》等。《陈三两》已于早年拍成戏曲片,与当时常香玉大师的戏曲片《花木兰》齐名,在中原地区有广泛影响,对河南曲剧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周大新(1952-),当代作家,邓州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西安解放军政治学院。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姚雪垠,他在逆境中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这部巨著从1957年动笔起,历时30余年,约230万字,分为5卷。从20世纪60年代出版第一卷时,影响较大。第二卷于1982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曾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

武文斌,邓州市张村镇人,1982年10月出生,2002年12月入伍到“铁军”“叶挺独立团”。2005年7月,他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2007年7月回到所在师的炮兵指挥连实习,于2008年7月毕业,2008年6月18在汶川地震救援行动中不幸牺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