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道德中宮又名老祖殿,在今亳州市老子殿街,始建於唐,重建於明萬曆年間。為紀念老子的宮觀。傳說老子曾在此講學授道。

中文名稱:道德中宮

地理位置:亳州市老子殿街

又 名:老祖殿

建 設:始建於唐,重建於明萬曆年間

目錄

基本介紹

道德中宮又名老祖殿,在今亳州市老子殿街,始建於唐,重建於明萬曆年間[1] 。為紀念老子的宮觀。又名「老祖殿」或「老子行宮」。內有老子道德經石刻,並陳列有關老子的文獻資料。

宮前有問禮巷,傳說是當年孔子向老子問禮之地。宋時,渦河之濱有三個老子廟:河南省鹿邑縣的太清官、亳州城內的道德中宮、渦陽城北的天靜宮。老子名聃,一說姓李,名耳,字伯陽,聃是諡號,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創始者,曾任周守藏室之吏。相傳,唐太宗唐高宗宋真宗均曾巡蒞鹿邑,拜謁老子廟。唐高宗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號,宋真宗則加封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號。歐陽修知鹿邑時有詩:「穎亳相望樂未央,吾州乃得治仙鄉」。

現有山門3間,上題「道德中宮」四字,中殿禮人祖,後殿奉老子,有高3.1米的老子像。東院有殿3間,敬魯班,門題「紫氣東來」,西院有殿3間,敬財神,門題「青牛西渡」。道德中宮現已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子介紹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春秋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讀,聰穎勤快。晚年在故里陳國居住,後出關赴秦講學,死於扶風 。

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道德經》,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理詩。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五千文》被日、俄羅斯、德、英等國視為古代哲學中的奇葩而譯出版。美《紐約時報》列其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 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老子春秋時期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道教奉為教主或教祖,尊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

道德經》一書是一個唯物主義體系,並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它宣揚自然無為的天道觀和無神論。其唯物主義體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對天道有 知,提出了天道無為的思想以及「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即道是構成萬物的基礎,道並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構成世界萬物,道是世界萬物自身的規律 。

《老子道德經》的內容博大精深,歷代註疏者不計其數,各家各派學者都從不同角度吸取其中的觀點並加以闡發。他對中國哲學史有不可或缺的影響,對中華民族的貢獻也是無可估量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