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送女上大學

 

 

 

送女上大學》是董湘昆先生的代表作,前後改了十三遍才最終定稿。

目錄

基本信息

【名稱】送女上大學

【創作年代】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文革末期)

【作者】董湘昆、寇庚儒

【原唱】董湘昆

【類別】京東大鼓

作品簡介

《送女上大學》是董老的代表作,前後改了十三遍才最終定稿。《送女上大學》原名《一條扁擔》,情節簡單,以張老漢挑着行李送女上大學路上的對話為故事,以一條扁擔為線索,倒敘穿插不少生活片段,反映了一個農民的革命鬥爭和翻身建設的不凡經歷,頌揚了共產黨領導的開國建國的豐功偉績。總長十三分鐘多,全部唱腔,無一句道白。包括最後一部分的變調,綜合了本曲種的主要技巧精華,藝術上達到了峰巔。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上半葉,中國文藝園地以「樣板戲」為主。而一下子出現了一段藝術造詣這麼高的曲藝段子,自是耳目一新。當時高音喇叭反覆播放,家喻戶曉。

在2000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馮鞏和郭冬臨以此演繹的小品相聲劇《舊曲新歌》獲得了當年曲藝及其他類別的一等獎。

劇種簡介

京東大鼓流行於廊坊、承德、保定、唐山的部分地區。在不同時期和地方有過不同的稱謂,先後有京東怯大鼓、樂停調、平谷調大鼓、平谷調、樂亭調大鼓、四平調大鼓、樂亭大鼓(與流京東大鼓表演行於河北唐山一帶的樂亭大鼓名同實異)、鐵片大鼓、鐵板大鼓、承德地方大鼓等十數個名稱。其中尤其樂亭調大鼓在河北成名時間久長。

京東大鼓的主要樂器,除了演唱者左手挾銅板,右手擊鼓外,伴奏樂器主要是三弦。由於伴奏及曲調簡單,演出全憑演員的演唱功夫和擊鼓技巧。因此易學也易記,故使京東大鼓在津演唱十分普及。特別是七八十年代,天津的群眾文化相當普及,京東大鼓時常作為一種文藝匯演的表演項目。尤其是印刷工人董湘昆的演唱,聲情並茂,質樸無華,並常常自編自演一些曲目,深受天津廣大群眾的歡迎。

作者簡介

董湘昆,男,1927年生人,京東大鼓演員、著名工人曲藝家。從1952年開始在基層工會文工團以相聲、曲藝劇、單弦、京東大鼓、清唱、河南墜子等形式進行演出。1953年參加天津廣播電台業餘廣播曲藝組學習演唱。同年,他擔任文化宮和平區工人俱樂部業餘曲藝團團長。此後他到天津藝術學校戲劇班學習,畢業後演出話劇、曲藝劇,後來側重於京東大鼓演出。 [6]  董湘昆師從京東大鼓創始人之一劉文斌。從藝幾十年,董湘昆創作了一系列表現當代生活的曲目,並培養了眾多專業和業餘表演者,使京東大鼓的影響擴大到全國各地。代表曲目有《送女上大學》、《白雪紅心》、《在列車上》、《老來難》等。2009年,董湘昆先生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12年,以其突出的貢獻,獲得首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2013年5月26日11:30在天津去世,終年八十六歲。[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