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际秀才南归
张耒(zhang lei)(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1]。
“ |
咽咽幽谷泉,萧萧秋竹风。岂不爱孤洁,但伤愁且穷。 吕子南国秀,沧溟贮其胸。出试辄不偶,低头避儿童。 离家五千里,客饭苦不丰。冷落卧寒斋,苦吟和秋虫。 昨者投我诗,九叹阅未终。欲知作者心,但视读者容。 文章出贫贱,此事今古同。但愿子富贵,不愿文日工。 今日告我别,出门若惊鸿。各在天一方,何当复相逢。 |
” |
— [北宋]张耒 |
目录
仕途生活
熙宁六年至元丰八年(1073年-1085年),张耒先后在安徽、河南等地做了十多年县尉、县丞一类地方官,并因秩满改官不断,往来京洛间,为政特别辛劳。"我迂趋世拙,十载困微官"(《悼逝》),"飘然羁孤,挈其妻孥,就食四方,莫知所归"(《上蔡侍郎书》)说的就是这段经历。张耒为官清廉,他本想凭着他那微薄的俸禄养其亲小,淡泊平生,然厄运频频而至,他的父母、前妻相继谢世,家境每况愈下,经济拮据,生活困窘。
元丰八年(1085),神宗崩,年幼的哲宗登位,支持旧党的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反变法派司马光,苏轼、苏辙相继奉调晋京。元佑元年(1086年)大臣范纯仁荐举张耒参加太学学士院考试。这次被荐参加考试的还有黄庭坚[2]、晁补之等人,由翰林学士苏轼命题,考试结果三人同被拔擢。
张耒被任为秘书省正字,其后历任著作佐郎、秘书丞、史馆检讨,直到起居舍人。元佑二年(1087年)春,苏轼主持礼部贡举,张耒被聘为读卷官,入试院检点审阅举子试卷。元佑三年(1088年),秦观被召到京师,任太学博士,校正秘书,亦入苏轼门下。在暇日与张耒或举酒欢宴,或同游京都名胜,诗文酬唱,作画题跋,互相砥砺,共受苏轼薰沐。这是他们难以忘怀的欢乐年代,也是北宋文坛上的盛事。他们"一文一诗出,人争传诵之,纸价为贵"。馆阁八年,张耒有缘披览国家藏书,过着"图书堆枕旁,编简自相依"的生活,其文翰学术也日有进益。
视频
送吕际秀才南归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张耒简介,古诗文网
- ↑ 江西诗派一代诗宗黄庭坚的艺术成就 ,搜狐,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