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達烏爾黃鼠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達烏爾黃鼠(學名:Spermophilus dauricus)別名黃鼠、蒙古黃鼠、草原黃鼠、豆鼠子、大眼賊,屬於齧齒目、松鼠科、黃鼠屬的一種地棲嚙齒類哺乳動物。達烏爾黃鼠身體中等大小。頭大,眼大,體粗胖。尾短,不及體長的1/3,尾端毛蓬鬆,體背毛棕黃褐色。為群體散居性動物,分布於中國北部的草原和半荒漠等乾旱地區,中國以外見於蒙古、俄羅斯。

目錄

簡介

頭骨扁平稍呈方形,頭骨外形粗短。顱呈橢圓形,顱長41.6-50.5mm;吻端略尖,吻較短,鼻骨前端較寬大,眶上突的基部前端有缺口,眶後突粗短,眶間寬8.2-10.4mm;顴骨粗短,顴寬23-30.2mm。顱骨不如長尾黃鼠的寬,顱長41.6-50.5mm,顴弧不甚擴展,寬僅為顱長的58.9%。顱頂明顯呈拱形,以額骨後部為最高。無人字脊,顱腹面,門齒無凹穴。前頜骨的額面突小於鼻骨後端的寬,聽泡縱軸長於橫軸,聽泡長約11mm。鼻骨長14.1-17mm,約為顱長的34%,其後端中央尖突,略為超出前頜骨後端,約達眼眶前緣水平線。眼眶大而長,這和發達的眼球相關聯。上齒隙長11.1-16.3mm,上頰齒列長8.2-10.4mm,左右上頰齒列均明顯呈弧形。上門齒較狹扁,後無切跡,第1上前臼齒較大,約等於第1臼齒的1/2。第二、三上臼齒的後帶不發達,或無。下前臼齒的次尖亦不發達。牙端整齊,牙根較深,長47mm,顏色隨年齡不同,淺黃或紅黃色。

評價

達烏爾黃鼠營白晝活動,但夜間偶爾也出洞覓食。活動規律有季節性變化,隨季節的不同,黃鼠每日到地面活動的時間也不同,通常4-5月中旬,日活動最頻在12-15時,6-8月,上午9-11時,下午16-18時為兩個活動高峰。同時,黃鼠日活動與氣候有關,氣溫上升到20-25℃,地面溫度在30℃是最活躍。氣溫高於30℃,地溫高於35℃;氣溫和地溫低於10℃,風速大於5m/s;陰、雨天活動明顯減少。其活動範圍隨生態期的改變而有所不同。剛出蟄時大部分鼠健壯,只有少數老、幼鼠極度消瘦。活動不敏捷,除休息外,還進行少量的取食活動。以後進入交配期,活動範圍加大,有時跑到距洞300-500m處。[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