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疫情防控下的百姓生活(哈永江)
作品欣賞
趣談疫情防控下的百姓生活
2022.10·29(星期六)上海·多雲轉晴
今天與王教授—同拜訪「田子坊」,參觀完幾家典藏畫展後,便來到餐廳用餐。這是一家特色餐廳,臨街而立,內部裝修古樸,餐桌旁的牆體上設一壁飾,上邊的一行字引起我的注意:懷舊的經典,石庫門的弄堂!
石庫門?好熟細的名字呀!我突然聯想到常喝的一種酒,這就酒就叫「石庫門老酒」,這壁飾上的「石庫門」會不會與這老酒有關呢?我正琢磨着,只聽王教授說:「老兄在想什麼呢?」
我連忙說沒想什麼。王教授笑笑:「那,咱哥兒倆喝點什麼吧!」
我不加思索地說:「好呀!就喝石庫門吧!」
王教授驚訝地看着我:「怎麼?你也喜歡石庫門?」
我點點頭,說:「還算可以吧!」
「那,老兄喜歡黑標的?還是紅標的?」
「當然是黑標啦!」
王教授一伸大拇指:「高!英雄所見略同,這黑標基酒酒齡為8年,紅標為5年,從口感上講,黑標當然好於紅標啦……」
王教授說着一擺手,讓服務生取來兩瓶黑標石庫門老酒,又要了幾盤特色小菜,我倆對桌而坐,小酌起來。
我們一旦聊起天來,首選話題當然是疫情啦!我們天南海北聊了一圈,最後話題焦點還是落在了上海,落在眼前的「田子坊」上,我見王教授談興正濃,就借題發揮,順勢問道:「這石庫門弄堂在那裡呀?」
王教授一愣,反問道:「老兄注意到'田子坊』牌匾沒?」
我點點頭,說:「注意倒是注意了,好像牌匾下端有泰康路210弄的字樣,難道這就是……」
王教授搶過話題,說:「對唄!210弄就是石庫門弄堂。」
「這麼說'田子坊』就是石庫門弄堂?」
「千真萬確!」
「那,這'石庫門』是什麼意思呀?」
「準確講,是一種建築風格。」王教授用手指着桌上酒瓶商標說,「就是這種樣式。」
我拿起酒瓶端詳一會,若有所思地說:「這是一種中西合璧的建築,難道這石庫門與門有關?」
「是這樣,提起石庫門建築,最早應追溯到19世紀中葉,當時上海興建了一批西式聯排木屋,後因木屋容易着火,人們將其拆除,改建成帶有西式風格的磚石結構住宅……」
王教授與我碰了一下杯,接着說:「之所以叫'石庫門』,是因為每一幢房子都有一扇以石料箍着的黑漆木質大門,這種用石條圍箍大門的建築,就被叫作'石箍門』,而脫胎於寧波方言的上海方言中'箍』和'庫』發音相近,久而久之,這種建築就被稱為'石庫門』啦!……」
我見王教授說得頭頭是道,就插了一句:「看來這石庫門建築做為一種上海的印記,很有歷史價值呀!」
「還不止是歷史價值,」王教授說,「石庫門在當下的上海已成為一種時尚符號,人們開始懷念石庫門,夢想重返石庫門,我想隨着時代的進步,這石庫門一定會成為上海新時代的一種文明象徵的……」
王教授還在侃侃而談,我突然感到,眼前的「田子坊」就是大上海社會的一個縮影;來到這裡,不同基層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有人會說它洋氣;有人會說它傳統;還有的人會說它前衛時尚。我想這並不奇怪,因為上海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城市,經過百年的變遷,它已從最初的引進、吸收和消化,到現在的多樣、包容和共處……
上海就是上海,此時我在這裡享受時光,看到的是一個妥妥的魔都模樣,生活在這裡人千姿百態,無不在夢想與現實的碰撞中學習着、工作着、奮鬥着……
註:田子坊是上海著名的現代創意園。[1]
作者簡介
哈永江,現為中國室內設計專委會委員·上海作家協會《華語文學》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