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趙飛燕別傳,是文言傳奇小說。收入劉斧青瑣高議》前集卷七,題下原注"別傳敘飛燕本末"。亦見陶宗儀《說郛》卷三十二。魯迅校輯《唐宋傳奇集》收入此篇。作者秦醇,字子復(一作子履),亳州譙郡(今安徽亳州)人。事跡不詳。胡應麟以為"蓋六朝人作,而宋秦醇子復補綴以傳者也。"(《筆叢》二十九)。

趙飛燕別傳

目錄

基本信息

書名 趙飛燕別傳 [1]

作者 秦醇 [2]

類別 文言傳奇小說

出處 《青瑣高議》

簡介

故事根據《漢書》所記趙飛燕與其妹昭儀受成帝專寵及殺害皇子事渲染而成。趙後為鞏固自己地位,望子心切,便暗中勾引年少子弟,不慎被帝發覺;飛燕又詐托有孕,派遣宮使王盛偷帶民間嬰兒入宮,兩次均告失敗。這時掌茶宮女朱氏生下一兒,昭儀便怒不可遏,命宮吏祭規將嬰兒摔死於柱下。此後凡宮人孕子者盡遭殺戮。成帝因荒淫過度而死。太后追問皇帝病因,昭儀畏罪自殺。

小說揭露封建最高統治者荒淫佚樂的生活及昭儀殘殺嬰兒的罪惡,具有一定批判和認識意義。魯迅認為"其文蕪雜,亦間有俊語"(《稗邊小綴》)。又稱"文中有'蘭湯灩灩,昭儀坐其中,若三尺寒泉浸明玉'語,明人遂或擊節詫為真古籍","但文辭殊勝而已"(《中國小說史略》)。在秦醇創作的傳奇中,不失為一篇比較可讀的作品。

作者簡介

作者秦醇,字子復,亳(音b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活的時代大約是北宋中期,生平不詳。他是宋代重要的傳奇作家,著有《趙飛燕別傳》、《譚意歌傳》、《驪山記》、《溫泉記》等傳奇作品,大都是宋人傳奇中的優秀之作。

版本

《趙飛燕別傳》,版本眾多,通行本有:明顧元慶輯《顧氏文房小說》本,民國十四年(1925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據嘉靖顧氏夷白齋刻本影印;明程榮輯《漢魏叢書》本,民國十四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據萬曆程氏本影印;清王謨輯《增訂漢魏叢書》本,光緒二年(1876年)紅杏山房刊行,民國四年(1915年)蜀南馬湖盧樹柟修訂補印。各本俱題漢伶玄著,按伶玄字子於,潞水(今山西長治)人,《顧氏文房小說》本後附《伶玄自敘》,言"與揚雄同時",歷官至淮南相、河東都尉,然於史無載,不敢妄加臆斷。

原文

余里有李生,世業儒。一日,家事零替,余往見之,牆角破筐中游古文數冊,其間有趙後別傳,雖編次脫落,尚可觀覽。余就李生乞其文以歸,補政編次,以成傳,傳諸好事者。

趙後腰骨纖細,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顫顫然,他人莫可學也。在王家時,號為飛燕,入宮復引援其妹,得幸,為昭儀。昭儀尤善笑語,肌骨秀滑,二人稱天下第一,色傾後宮。自昭儀入宮,帝亦稀幸東宮。昭儀居西宮,太后居中宮。後日夜欲求子,為自固久遠計,多以小犢車載年少子與通。

帝一日惟從三四入往後宮,後方與一人亂,左右急報,後驚遽出迎。帝見后冠發散亂,言語失度,帝亦疑焉。帝坐未久,復聞壁衣中有人嗽聲,帝乃出。由是帝有害後意,以昭儀隱忍未發。 一日,帝與昭儀方飲,帝忽攘袖嗔目,直視昭儀,怒氣怫然不可犯。

昭儀遽起,避席伏地,謝曰:'臣妾族孤寒,下無強近之親。一旦得備後庭驅使之列,不意獨承幸遇,渥被聖私,立於眾人之上。恃寵邀愛,眾謗來集。加以不識忌諱,冒觸威怒,臣妾願賜速時死,以寬聖抱。'因涕泣交下。帝自引昭儀臂曰:'汝復坐,吾語汝。'帝曰:'汝無罪,汝之姊,吾欲梟其首,斷其手足,置於溷中,乃快吾意。'昭儀曰:'何緣而得罪?'帝言壁衣中事。昭儀曰:'臣妾緣後得填後宮,後死,則妾安能獨生?況陛下無故而殺一後,天下有以窺陛下也,願得入身鼎鑊,體膏斧鉞。'因大慟,以身投地。

帝驚,遽起持昭儀曰:'吾以汝之故,固不害後,第言之耳,汝何自恨若是。'久之,昭儀方就坐,問壁衣中人。帝陰窮其跡,乃宿衛陳崇子也。帝使人就其家殺之,而廢陳崇。昭儀見後,具述帝所言,且曰:'姊曾憶家貧寒餒,無聊賴,使我共鄰家女為草履市米。一日得米歸,遇風雨,無火可炊,饑寒甚,不能成寐,使我擁姊背,同泣,此事姊豈不憶也?今日幸富貴,無他人次我,而自毀如此。脫或再有過,帝復怒,事不可救,身首異地,位天下笑。今日,妾能拯救也。

有歿無定,或爾妾死,姊尚誰援乎?'乃涕泣不已,後亦泣焉。自是帝不復往後宮,承幸御,昭儀一人而已。昭儀方浴,帝私覘,侍者報昭儀。昭儀急趨燭後避,帝瞥見之,心愈眩惑。他日,昭儀浴,帝默賜侍者金錢,特令不言。帝自屏罅覘,蘭湯灩灩,昭儀坐其中,若三尺寒泉浸明玉,帝意思飛盪,若無所主。帝常語近侍曰:'自古人主無二後,若有,則吾立昭儀為後矣。'趙後知之,見昭儀益加寵幸,乃具湯洛請帝,既往後宮入浴,後裸體以水沃帝,愈親而帝愈不樂,不終浴而去。

後泣曰:'愛在一身,無可奈何。'後生日,昭儀為賀,帝亦同往。酒半酣,後欲感動帝意,乃泣數行下。帝曰:'他人對酒而樂,子獨悲,豈不足耶?'後曰:'妾昔在後宮時,帝幸其帝,妾立主後,帝時視妾不移目,甚久,主知第意,遣且侍帝,竟承更衣之幸。下體嘗污御衣,欲為浣去,帝曰:"留以為憶。

"不數日,備後宮,時帝齧痕猶在妾頸,今日思之,不覺感泣。'帝惻然懷舊,有愛後意,顧視嗟嘆。昭儀知帝欲留,先辭去,帝逼暮方離後宮。後因帝幸,心為奸利,三月後乃詐托有孕,上箋奏雲:臣妾久備掖庭,先承幸御,遣賜大號,積有歲時。近因始生之日,優加善祝之私,特屈乘輿,俯臨東掖,久侍宴私,再承幸御。

臣妾數月來,內宮盈實,月脈不流,飲食美甘,不異常日。知聖躬之在體,辨六甲之入懷。虹初貫日,應是珍祥,寵據妾胸,茲為佳瑞。更期誕育神嗣,抱日趨庭,瞻望聖明,踴躍臨賀,謹此以聞。

帝時在西宮,得奏,喜動顏色,答雲:因閱來奏,喜慶交集。夫妻之私,義均一體,社稷之重,嗣續為先。妊體方初,保綏宜厚。藥有性者勿舉,食無毒者可親。有懇來上,無煩箋奏,口授宮使可矣。

兩宮候問,宮使交至。後慮帝幸,見其詐,乃與宮使王盛謀自為之計。盛謂後曰:'莫若辭以有妊者不可近入,近入則有所觸,觸則孕或敗。'後乃遣王盛奏帝,帝不復見後,第遣使問安否。而甫及誕月,帝具浴子之儀。後召王盛及宮中人曰:'汝自黃衣郎出入禁掖,吾引汝父子俱富貴。

吾欲為自利長久計,托孕乃吾之私言,今以及期,子能為吾謀焉,若事成,子萬世有厚利。'盛曰:'臣與後取民間才生子,攜入宮為後子,但事密不可泄。'後曰:'可。'盛於都城外有生子者以百金售之,以物囊之,入宮見後。既發器,則子死矣。

後驚曰:'子死,安用也?'盛曰:'臣今知矣,載子之器不泄氣,子所以死也。臣今再求子,盛之器中,穴其器,使氣可出入,則子不死。'盛得子,趨宮門欲入,則子驚啼尤甚,盛不敢入。少選,復攜之趨門,子復如是,盛終不敢攜入宮。盛來見後,具言子驚啼事。後泣曰:'為之奈何?'時已逾十二月矣。

帝頗疑訝。或奏曰:'堯之母十四月而生堯,後所妊當是聖人。'後終無計,乃遣人奏帝雲:'臣妾昨夢龍臥,不幸聖嗣不育。'帝但歡惋而已。昭儀知其詐,乃遣人謝後曰:'聖嗣不育,豈日月未滿也?三尺童子尚不可欺,況人主乎?一日手足俱見,妾不知姊之死所也。'時後宮掌茶宮女朱氏生子,宦官李守光奏帝,帝方與昭儀共食,昭儀怒言於帝曰:'前者帝言自中宮來,今朱氏生子,從何而得也?'乃以身投地,大慟。帝自持昭儀起坐。昭儀呼宮吏祭規曰:'急為吾取此子來。'規取子上,昭儀謂規曰:'為吾殺之。

'規疑慮,昭儀怒罵曰:'吾重祿養汝,將安用也?不然並戮汝。'規以子擊殿礎死,投之後宮。後宮人凡孕子者,皆殺之。後帝行步遲澀,氣頗憊,不能幸。有方士獻大丹,養於火百乃成。先以瓮貯水,滿,即置丹於水中,即沸,又易去,復以新水。如是十日,不沸,方可服。帝日服一粒,頗能幸昭儀。帝一夕在太慶殿,昭儀醉進十粒。初夜,絳帳中擁昭儀,帝笑聲吃吃不止。及中夜,帝昏昏,知不可,起,或仆或臥。昭儀急起,秉燭視帝,精出如湧泉,有頃,帝崩。

太后遣人理昭儀且急,窮帝得疾之端,昭儀乃自縊。後居東宮,久失御。一夕後寢,驚啼甚久,侍者呼問,方覺。乃言曰:'適吾夢中見帝,帝自雲中賜吾坐,帝命進茶,左右奏帝雲:"向日侍帝不謹,不合啜此茶。"吾意既不足,吾又問帝,"昭儀安在?"帝曰:"以數殺吾子,今罰為巨黿,居北海之陰水穴間,受千歲水寒之苦。"故爾大慟。'後北鄙大月氏王獵於海上,見巨黿出於穴上,首猶貫玉釵,望波上,眷眷有戀人意。大月氏王遣使間梁武帝,武帝以昭儀事答之。

譯文

我家附近有個姓李的年輕人,家裡世代都是讀書人。不久前,他家家道中落了。我去看他,他家牆角的破籮筐里有幾本古書,其中有一本《趙後別傳》,雖然書的內頁有脫落,但還能看。我向這姓李的青年要了回來,把書頁編好順序,成了一篇傳文,再拿給有興趣的人看。

趙皇后的腰肢特別纖細,善於扭着腰肢走路,就像手裡拿着柔嫩的柳枝一樣,搖搖晃晃的,別人沒有一個學得會。她在陽阿主家時,號稱"飛燕",入宮後,又把自己的妹妹推薦入宮,得到漢成帝的寵愛,把妹妹封為昭儀。昭儀特別善於談笑,她骨架勻稱,肌膚光滑潤澤。姐妹二人都可稱得上天下第一,姿色壓倒後宮。當時昭儀住在西宮,太后住在中宮。自從昭儀入宮之後,皇帝就連東宮的皇后那裡也很少去了。

皇后日盼夜想要生個兒子,以便鞏固自己的地位,經常用小牛車載年輕人進宮和她通姦。有一天,皇帝只帶了三四個人往後宮去,此時皇后正在和一個人做淫亂之事,宮女急忙向她報告,皇后驚慌地趕快出去迎接皇帝。皇帝見她頭髮散亂,講話語無倫次,心裡有點懷疑,才坐下沒多久,又聽到帘子後有人咳嗽的聲音,就離開了。從此皇帝就有了殺死皇后的念頭,只是看在昭儀的情分上還忍耐着。

一天,皇帝本來在和昭儀飲酒,忽然生氣地直瞪着昭儀,一副怒氣沖沖不可侵犯的樣子。昭儀急忙站起來離開座位,伏在地上請罪,對皇帝說:"臣妾出身貧窮人家,又沒有有權有勢的親人可以依靠。居然能進入後宮侍奉皇上,沒想到自己還特別幸運,受到皇上厚愛,地位在其他妃嬪之上。皇上寵愛我,眾人的誹謗就必然因此集中在我身上。我又不懂禮數,冒犯了皇上的威嚴。所以臣妾請皇上趕快賜我一死,以便讓皇上寬心。"說着說着便眼淚直流。

皇帝親自拉着昭儀的手臂說:"你坐下,我告訴你。你沒有罪。可是你的姐姐,我要砍下她的頭,斷下她的手腳,扔到廁所里,才能解恨。"昭儀說:"她為什麼有罪?"皇帝說了那天到皇后那裡,帘子後有人的事。昭儀說:"臣妾因為皇后的緣故才能進到後宮,皇后死了,那臣妾又怎麼能獨自活着?再說皇上無緣無故殺死一個皇后,世上的人會怎麼說呢。我情願被丟下鍋烹煮,被刀斧砍殺,也不願皇后被殺。"說完嚎啕大哭,哭得都站不住,倒在地上。

皇帝大驚,趕快站起來抱住昭儀,說:"因為你的緣故,我一定不殺皇后,剛才只不過是說說而已。你何必這樣跟自己過不去呢!"過了好久,昭儀才重新坐到位置上,問帘子後躲的人是誰。皇帝暗中派人去查,查出來是宿衛陳崇的兒子。皇帝就派人去殺了他,並廢除了陳崇的職務。

昭儀去見皇后,把皇帝的話全部告訴她,說:"姐姐還記得嗎?過去家裡窮,你叫我和鄰家女孩一起編草鞋換糧食。有一天,把米帶到家,正好遇到風雨,沒柴可燒,又餓又冷,睡不着覺,你讓我抱住你的背取暖,我哭你也哭,這件事姐姐難道忘了嗎?幸好現在富貴了,沒有人能跟我們比,姐姐卻這麼不自愛。

如果再有什麼過錯,皇帝再生氣起來,事情就沒辦法挽回了,那時人已經被殺了,還要被天下人笑話。現在我還能救你,可是人生死無常,萬一我死了,還有誰來救你呢?"說到這裡,流淚不止。皇后也哭了。但是皇帝已經不再到皇后那裡去,得到皇帝恩寵的,只有昭儀一個人。

有一次昭儀在洗澡,皇帝竟然去偷看。侍女告訴昭儀,昭儀急忙躲到蠟燭後面。皇帝看了一眼,格外神魂顛倒。過了幾天,昭儀洗澡時,皇帝悄悄賄賂了侍女們,特別叫她們不要告訴昭儀。皇帝從屏風縫裡偷看。只見浴池裡蘭湯灩灩,昭儀坐在裡面,就像清泉之中浸着一塊白玉。

皇帝不禁神魂飛盪,沒有辦法自主。皇帝經常對親近的侍從說:"自古以來,君主沒有辦法同時立兩個皇后,如果有的話,我就立昭儀也當皇后。"趙皇后知道了,見昭儀更加受到寵愛,就準備好洗澡水來請皇帝。皇帝來到皇后宮中,進入浴池後,皇后就光着身子,用手捧水去澆皇帝。可是她越親熱,皇帝就越不高興,最後沒有洗完就離開了。皇后哭着說:"皇上只愛昭儀一個人,我又有什麼辦法呢?"

皇后過生日,昭儀去祝賀她,皇帝也一起去。當大家都有了幾分醉意,皇后想感動皇帝,就哭了起來。皇帝問:"別人都感到快樂,只有你一個人悲傷,難道你有什麼不滿足嗎?"皇后說:"過去我在陽阿主的府里時,皇上駕幸他家,我站在陽阿主身後,皇上當時目不轉睛地看了我很久。

陽阿主知道皇上的心思,就派我侍奉皇上,我居然有此榮幸能親自在枕席伺候,下身的不潔曾經弄髒了您的衣裳,想替您洗掉,您說:'留着做個紀念吧。'沒過多久,就進了您的後宮。當時您的齒痕遺留在我的頸子上。今天想起來,不覺感嘆流淚。"皇帝聽了,也有點感傷懷舊,憐惜皇后的心思,望着皇后嘆了口氣。昭儀知道皇帝想留在皇后宮中,就故意先告辭離去。皇帝直到傍晚才離開皇后的東宮。

皇后因為皇帝又跟她同房一次,就想了一個計謀,三個月後就謊稱有了身孕,寫了一封奏書給皇帝說:

臣妾,先是承皇上幸御得以進宮,又賜給我"皇后"的尊號,不知不覺已過這麼多年了。最 近因我過生日,皇上又特來慶賀,親自駕臨東宮。我可以長時間地侍奉皇上宴飲,再次承皇上幸御。幾個月來,臣妾感到子宮充實,月經也停了,但胃口很好,跟以前沒有什麼兩樣。我知道體內有了皇上的骨血,已經懷了小皇帝。白虹貫日、咬龍盤胸,這都是祥瑞的徵兆。我希望能生個龍子,抱着他接受您的教誨,仰望聖明。謹此向您報告。

當時皇帝在西宮,得到皇后的報告,心裡當然很開心,回信給皇后說:

剛才閱讀了你的奏書,非常高興。夫妻之間的感情使兩人實際上合為一體。國家大事中,以子孫的嗣續為最重要。你才剛剛懷孕,特別要注意保養。對胎兒有害的藥不要服用,沒有毒害作用的食物才能吃。有什麼要求,用不着再寫奏書,口頭告訴宮女來稟報就可以了。

皇后懷孕的消息一傳出,西宮昭儀和中宮太后派來問候的人也接踵而至。

皇后擔心皇帝來時發現她其實是偽裝懷孕,就和太監王盛商討,要想辦法掩飾自己的計策。王盛對皇后說:"不如就推說懷孕的人沒有辦法再親近男人,親近男人就會有接觸,接觸之後就有可能流產。

"皇后就派王盛把這些話上奏皇帝,皇帝果然就不再來見皇后,只派人來問安。到快要生產的日子,皇帝下令準備為嬰兒洗澡的儀式,皇后把王盛和宮裡的人召來,對王盛說:"你原是個一般的太監,自從你進宮以來,我提拔你們父子都得到富貴。為了長遠利益考慮,才假裝自己懷孕了。

現在已經到了要生產的日子,你能替我想個什麼辦法嗎?事情如果能成功,你子孫萬代都能得到很大的好處。"王盛說:"我替你弄一個剛出生的民間小孩,帶到宮中來做你的兒子,但這是沒有辦法泄漏的秘密。"皇后說:"好的。"王盛就在都城外花百兩黃金買了個剛生幾天的孩子,裹在一個東西里,帶進宮來見皇后。等到打開東西,孩子卻死了。

皇后嚇了一跳說:"孩子都已經死了,還有什麼用呢?"王盛說:"我現在知道了。放孩子的東西不透氣,所以小孩悶死了。我馬上再去找個小孩,放在包裹里,在包裹上面挖些洞,讓空氣流通,小孩就不會死了。"王盛就又找了個小孩,想把他帶進皇宮,但一靠近皇宮的門,這小孩就哭得特別厲害,王盛就不敢進門。

過了一會,又帶着他走近宮門,小孩又哭,最後王盛還是沒有把小孩帶進宮。他回來見皇后,詳細告訴她小孩啼哭的事。皇后哭着說:"這怎麼辦呢?"這時懷孕時間已經十二個月了。皇帝心裡覺得很奇怪。有人上奏說:"堯的母親十四個月才生堯,皇后所懷的一定是聖人。

"但皇后最後還是沒有辦法,只好派人上奏皇帝說:"過去我懷有龍種,可惜小皇子沒有活着生下來。"皇帝聽了,也只能嘆息惋惜而已。昭儀知道皇后撒謊,就派人告誡她說:"小皇子沒生下來,難道是時間未到嗎?三歲小孩都騙不了,何況皇帝呢?一旦事情被揭穿,我不知道姐姐會怎麼死呢!"

當時後宮掌茶的宮女朱氏生了個兒子,宦官李守光來報告皇帝。這時皇帝和昭儀正在吃飯,昭儀生氣地對皇帝說:"那一天皇上對我說是從中宮太后那邊來,沒有接近任何宮女。現在朱氏生的孩子,又是怎麼來的呢?"氣的倒在地上嚎啕大哭,皇帝親自扶起昭儀。 昭儀又叫來宦官蔡規,對他說:"快把孩子抱來!"蔡規抱來孩子,昭儀竟對他說:"給我殺掉!"蔡規顧慮着,所以有些遲疑,昭儀怒罵道:"我花了很多錢養你,是準備幹什麼的?你不聽我的,就連你一起殺掉。"蔡規就把小孩在宮殿柱子的石基上撞死,扔到井裡去。後來凡是宮女有懷孕的,都被殺死。

皇帝逐漸走路遲鈍、步履蹣跚、精神疲憊,沒有辦法行房事。有一個道士獻上一種大丹丸。這種丹丸要在火里焙煉一百天才會煉成。用大瓮裝滿水,把丹放在水裡,水馬上就沸騰了,要再把水倒掉,重新換上新水。這樣連續做十天,水不再沸騰之後,藥才能服用。

皇帝每天吃一顆,就可以和昭儀行房事。有一天晚上,皇帝在太慶殿,昭儀喝醉了酒,一下子餵皇帝吃了十粒這種大丹。前半夜,皇帝在紅色的帷帳中擁抱着昭儀,還吃吃笑個不停。到半夜時分,皇帝昏昏沉沉的,一會兒躺着,一會兒趴下。昭儀急忙起來,點亮蠟燭,只見皇帝精液像泉水一樣不斷流出來,不一會兒皇帝就死了。太后馬上派人審問昭儀,並且追問皇帝得病的起因,昭儀竟嚇得上吊了。

皇后住在東宮,很久都得不到皇帝的寵幸。有一天晚上睡覺,在夢裡嚇得哭了很久,宮女來探視,她才醒來,說:"我剛才在夢中見到皇帝了,皇帝從雲端里賜給我座位。他派人為我端茶,但他手下有人奏道:她從前侍奉皇帝時不規矩,沒有資格喝茶。

我心裡很不高興,就又問皇帝:'昭儀在哪裡?'皇帝說:'因為她好幾次殺死我的兒子,現在已被罰變成巨黿,住在北海的陰水洞裡,受千年冰寒之苦。'所以我才大哭。"後來北邊的大月氏王在海上打獵,見到一隻巨黿爬到洞穴外面,頭上還插着玉釵,仰望水面,好像對人還有依戀。大月氏王派使者到中原問梁武帝,梁武帝就用昭儀的故事來答覆他。

藝術成就

《趙飛燕別傳》從總體藝術成就上看稍遜於《外傳》,然以文辭優美和細節刻畫取勝。如開篇即寫飛燕姐妹的體態氣質,先聲奪人:"趙後腰骨纖細,善踽步行,若人手持荏枝,顫顫然,他人莫可學也。……昭儀尤善笑語,肌骨清滑,二人皆稱天下第一,色傾後宮。"寥寥數語,國色天香的綽約風姿已躍然紙上。《外傳》有漢成帝偷窺趙合德沐浴事,然皆情節的自然流露,缺乏深層次的挖掘,《別傳》則獨出心裁,別開生面,將筆觸深入到了漢成帝的內心感受:"昭儀方浴,帝私覘,侍者報昭儀,昭儀急趨燭後避。

帝瞥見之,心愈眩惑。他日昭儀浴,帝默賜侍者金錢,特令不言。帝自屏罅覘,蘭湯灩灩,昭儀坐其中,若三尺寒泉浸明玉。帝意思飛揚,若無所主。"一路寫來,淋漓盡致,將趙合德超凡脫俗的美艷渲染得如同聖像般明淨自然,有意境,有品位,而絲毫不流於猥褻,成為明清以後艷情小說司空見慣的範式。明代學者胡應麟特別推崇這段描寫,稱"敘昭儀浴事入畫",激賞"蘭湯灩灩"以下三語,"百世下讀之猶勃然興",信不虛也。

內容講評

本篇選自《青瑣高議》前集第七卷。

趙飛燕,歷史上是真有這個人。她善於歌舞,體態特別輕盈,所以號稱"飛燕"。漢成帝看中了她,召進宮中,先封為婕妤(音jiéyú,宮中女官),後又立為皇后。她的妹妹也被召進宮中,封為昭儀,姐妹專寵十多年。漢平帝即位後,趙飛燕被廢為庶人,自殺而死。關於這一段宮廷歷史,宋代以前就有人編成過小說,如託名漢代伶玄的《趙飛燕外傳》等。

在古代帝王的後宮中,通常是"母以子貴"。如果能為皇帝生養子嗣,就可能得寵,否則可能失寵。所以趙飛燕和別人通姦,希望能生個兒子;昭儀兇殘地叫人把別的嬪妃生的孩子摔死,也就容易理解了。因此,我們應該從她們的淫亂和兇殘中看出她們的可悲之處。

和《趙飛燕外傳》相比,這篇傳奇去掉了一些瑣碎的記述,只圍繞爭寵這條主線,對比較能表現主題和人物性格的情節展開描寫,詳細或大略描述都很適當,有較強的可讀性,語言也比較優美。明人胡應鱗就說它"多俊語",並特別讚賞"蘭湯灩灩"等幾句。小說中有一些荒誕詭異的描寫,也是宋代市民文學中常見的現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