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趙世舉[1]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武漢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大學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普通話培訓測試工作站站長,兼任國家語言文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語彙分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高等學校專業建設委員會委員、世界漢語教育史研究學會理事、中國修辭學會中南分會副會長、中國辭書學會理事、湖北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等。[2] 2019年第三屆語言文化與軍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國防科技大學舉行

趙世舉
出生 1958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授
知名於 中國修辭學會中南分會副會長、中國辭書學會理事、湖北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等。
知名作品古漢語易混問題辨析
中國語情
雅學史初探

目錄

人物簡介

趙世舉 男,1958年生,文學博士,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機構中國語情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漢辦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研究與開發基地(武大)執行副主任,武漢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語情》主編;兼任全國語言文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語彙分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辭書學會常務理事,國際漢語教學碩博士生指導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等。曾任襄陽師專副校長、襄樊學院(今湖北文理學院)副院長、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武漢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長江學術》主編、中國語言文化學會秘書長、中國修辭學會中南分會副會長等。[3]

1981年大學畢業後一直在高校從事語言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漢語語言學、語言應用、高等教育等。在漢語語言學研究方面,率先對古今雅學史進行了較系統整理研究,發表了《雅學史初探》、《歷代雅書述略》等論文;較早運用現代語言學新理論新方法系統研究古漢語語法,特別注重隱性語法關係的挖掘,發表了《<孟子>定中結構三平面研究》、《定中結構的指稱問題》等論著;研究漢語詞彙史和詞彙理論用力較多,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發表了《授與動詞"給"產生與發展簡論》、《漢語詞義的微觀結構及其切分與描寫》等論文;近些年來主要致力於詞彙語義與語法的關係及其對接問題研究,提出了新的看法,發表了《試論詞彙語義對語法的決定作用》、《關於詞義的再認識--基於語義與語法接口的語義觀》等論文。在語言應用領域,關注前沿,注重學術研究與學科開拓的結合,在國家語言發展戰略和當代語言生活研究、語言科技研究、漢語國際教育研究等領域推出了《語言觀的演進與國家語言戰略的調適》、《語言與國家》(主編)、《語言科學技術的內涵與範圍試說》、《對外漢語教學詞彙主導法芻議》等系列成果[4],主持創建了"武漢大學中國語情監測與研究中心"(今中國語情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語言科學技術與當代社會建設跨學科創新平台"、"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研究與開發基地"等研究平台。已出版專著及合作編著十多部,在《中國語文》等刊物上發表論文百餘篇,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新形勢下國家語言文字發展戰略研究"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十多項。有不少成果被海內外學者引用或評介。應邀赴美國、法國、英國、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俄羅斯、新加坡等十多個國家的大學和學術組織講學或參加學術活動,曾兼任法國巴黎第七大學中文系等客座教授[5]。曾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教師獎、湖北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個人榮譽

曾榮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教師獎,享受政府專家津貼,多次被授予湖北省優秀教師等稱號。曾應英國、法國、俄羅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大學和學術組織邀請,多次赴國外講學或參加學術會議。

論著目錄

著作

1.《〈孟子〉定中結構三平面研究》(獨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2.《古漢語易混問題辨析》(獨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

3.《漢語研究管見錄》(獨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4.《古漢語知識辭典》(與羅邦柱先生合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

5.《新文化古代漢語》(主要撰稿人之一),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

6.《中國語言與中國文化論集》(副主編),香港亞太教育書局1993。

7.《現代漢語》(參編,編委),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8.《詞彙學理論與應用》第3輯(主編),商務印書館2006。

9.《言語與言語學研究》(合編),崇文書局2005。

10.《普通話培訓測試教程》(副主編),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11.《中國文學寶庫·唐宋散文精華》(參編,編委),朝華出版社1992。

12.《漢語色彩知識趣典》(參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

論文

詞彙·訓詁

1.《"和你"即"伙里/伙的"》,《中國語文》2004年第1期。

2.《從語言與言語的區別看詞的多形態和詞義分析的多樣化》,《詞彙學理論與應用》叢刊第2輯,商務印書館2004。

3.《基於語言與言語區別的詞義分析問題試探》,《語言文字學論壇》叢刊第1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4.《授與動詞"給"產生與發展簡論》,《語言研究》2003年第4期。

5.《也談辭書的釋義問題》,《辭書研究》2002年第2期

6.《試論漢語語義對立》,《湖北師院學報》1998年第5期。

7.《漢語對其他語言詞語的吸收及其規範問題》,《湛江師院學報》1998年第2期。

8.《評〈詩經疑難詞語辨析〉-兼議專書詞語研究問題》,《武漢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9.《古漢語同形雙音節詞語的辨識》,《中文自學指導》1993年第11期。

10.《當代商業店名的構成類析及文化透視》,《雲夢學刊》1999年第1期。

11.《雅學與文化論綱》,《古漢語研究》1993年第1期。

12.《黃季剛先生的雅學研究述略》,載《中國海峽兩岸黃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華中師大出版社1993年版。

13.《雅學史初探》(上、下),《襄陽師專學報》1990年第2期和1991年1期。人大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2年第1期全文轉載。

14.《歷代雅書述略上》,《辭書研究》1991年第3期。

15.《歷代雅書述略下》,《辭書研究》1991年第4期。

16.《要略》,《語言文化學刊》1991年第12輯。

17.《提要》,《襄陽師專學報》1998年第3期。

18.《從看雅學的飛躍性發展》,國際會議交流論文,載《黃侃學術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19.《提要》,《襄陽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

20.《淺論》,《襄陽師專學報》1996年第1期

21.《漢語詞義的微觀結構及其切分與描寫》,Proceeding of CLSW-5 <Recent Advancement In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published by COLIPS Publication Singapore. June 2004.

22.《關於漢語詞彙系統宏觀問題的初步思考》,《詞彙學理論與應用》叢刊第3輯,商務印書館2006。

語法·修辭

1.《關於定中結構的指稱問題》,《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1期。

2.《漢語定語與中心語的語義關係試探》,載《語苑集錦-許威漢先生執教五十周年紀念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定語的語義指向試探》,《襄樊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4.《和甲骨金文中人稱代詞的"格"問題》,《古漢語研究》1990年第1期。[日本神奈川大學大西克也《殷周時代の一人稱代名詞の用法をめぐって》一文把本文的觀點作為重要一說介紹,並把本文列為參考文獻。見日本《中國語學》第239期(1992年);又,中山大學陳偉武《出土文獻之於古漢語研究十年回眸》介紹本文觀點,見《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4期。]

5.《從看語境對定中結構的制約》,《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版),2000年第2期。

6.《關於古漢語"定語後置"問題的新思考》,《襄樊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7.《關於漢語省略句的判定標準問題》,《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計算機工程》2004年第17期,李旺、李紹滋《基於DRT理論的漢語省略恢復研究》列為參考文獻)

8.《關於定中結構研究的若干問題》,《襄樊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

9.《漢語句法分析問題漫談》,《江漢論壇》1998年第10期。又收入《走向新世紀的語言學》,台灣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年版。

10.《從"之"字的用法看組合式謂補結構的形成》,《湖北大學學報》1998年增刊。

11.《古漢語助詞"之"概說》,《襄陽師專學報》1998年第1期。

12.《"以…為…"和"以為"的結構類型及其辨析方法淺說》,《襄陽師專學報》1988年第1期。

13.《淺論在漢語語法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襄陽師專學報》1987年第2期。

14. 《空位-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段》,《修辭學習》2003年第6期。

15. 《古漢語暗喻的表達形式及其特點淺說》,《修辭學習》1998年第6期。

16.《介詞"給"考源》,《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二輯(國際會議論文集),巴蜀書社2006

17. 《洪堡特的漢語觀與漢語語法特點的再認識》,世界漢語教學史國際研討會(日本大阪2007)論文,載《國際漢語教學動態與研究》2007年第2期。

文字、語用及其他

1.《從信息社會對語言文字的要求,看漢語漢字的優長》,載《全國漢語漢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試論"篝"字及相關問題》,《襄陽師專學報》1995年第1期。

3. 《"說"與"悅"關係辯》,《襄陽師專學報》1981年第1期。

4.《雙語雙方言運用的心態透視》,國際會議交流論文,載《雙語雙方言》(三),香港漢學出版社1994年版。

5.《古文化遺址價值論》(與鄭遠漢師合作),載《蒲圻三國赤壁文化論文集》,三國文化研究會1997。


6.《從語言運用實際看建立言語學之必要》(獨撰),《長江學術》第八輯(2005)。收入《言語與言語學研究》(國際會議論文集),崇文書局2005。

7.《漢語第一人稱表達的特點與先民自我意識的失落》,古漢語國際研討會(法國巴黎2006) 論文,載該會議論文集。

8.《〈漢語國際傳播理論與實踐〉專欄弁言》,《長江學術》2007年第2期。

9.《對外漢語教學詞彙主導法芻議》(獨撰),《長江學術》2007年第3期,人大《語言文字學》2007年第10期全文轉載

10.《試論"以德治國"方略的中國文化基礎》,載《反腐倡廉研究》2001年第8期。北京市紀委、北京大學醫學院紀委等多家網站轉載。另外發表漢字學和評述性文章、著作序言十多篇,從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