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走出鄉土》,副標題:對話費孝通 鄉土中國,陳心想 著,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是一家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出版機構[1]。以出版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2]圖書為主,出版物涉及哲學、歷史、文學、藝術、經濟、政治、法律和社會生活等領域,在知識界和廣大讀者中享有盛譽,被譽為「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

目錄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分析中國社會從鄉土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學術隨筆,藉助費孝通的經典著作《鄉土中國》進行對話,結合社會發展中的具體的事例,從學理性的角度,解讀中國在過去幾十年裡社會結構的變遷以及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迅猛發展下,人們的生產方式、社會關係和情感關係的變化。該書稿能夠幫助讀者理解和解釋這些社會變化,並指出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作者介紹

陳心想,男,1975年生,河南永城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碩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供職於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國家戰略規劃與分析研究中心。有多篇學術論文在《社會學研究》《讀書》《法律和社會科學》《二十一世紀》《書屋》,以及Sociological Forum,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等期刊發表。出版著作有《明尼蘇達札記》《第三隻眼睛看教育》《讓教育多一點理想》,譯作有《後工業社會中的階級》和《公共輿論》。

目錄

序言:隔代一書談,回首百年身/鄭也夫

前言

一 鄉土本色:走出鄉土

二 文字下鄉:鄉民進城

三 鄉土文化傳承:鄉村精英流失

四 差序格局:雙線運作

五 維繫着私人的道德:追尋同等的「愛」

六 聚居家族:獨立家庭

七 男女有別:愛情崛起

八 禮治秩序:法治社會

九 無訟:信訪

十 無為政治:自治組織

十一 長老統治:文化反哺

十二 血緣和地緣:兩個世界

十三 名實的分離:傳統與現代的張力

十四 從欲望到需要:從知識到工程

附錄:《鄉土中國》60年雜話

作者後記:缺席的對話

跋:「走出鄉土」之後怎麼辦/許倬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