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赤地之戀》是張愛玲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離開大陸到香港後的兩部長篇之一,長期以來被視為是「反共文學」,在國內少有人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後,國人對十七年的歷史開始有了清醒客觀的評價,張氏的作品今天看來,也就不再那樣突兀。

小說的前半部分是寫農村土改。時間也就過去了50多年,那段歷史卻不再被提起,被有意地遺忘掉了。按照張愛玲的說法,書中寫的都確有其事。因為沒有足夠多的地主,土改擴大化,中農也變成了地主,統統槍斃了事。幹部得到了最多的實惠,而不久以前,這些共產黨的幹部還只是村裡的小混混。

後半部分是三反。如今沒有多少人說得上來三反五反,反的都是些什麼。而在那個時候,每一次運動都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一起扛過槍的戰友,變成了互相檢舉揭發的仇人。而主人公劉荃,一個只求安穩的小職員也被捲入了運動的漩渦,鋃鐺入獄。他最終被放了出來,代價是他的女友和上頭的領導同居了。(現在沒有人會做出這種傻事了,一是沒有了政治運動,二是做也要為了實惠。也許時代真的進步了。)萬念俱灰的劉荃來到了朝鮮,成了我們的最可愛的人,一名志願軍戰士。

按照維基百科上的說法,朝鮮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有22000多人被俘,三分之二後來選擇去了台灣,受到盛大歡迎,美其名曰「反共義士」。劉荃是屬於剩下的三分之一。不是因為還想見到他的女友,他的心早已死了。只是他想不到更好的選擇,畢竟,他的命是她給的。回到大陸的戰俘是不見經傳的,命運也可想而知。

張愛玲的書中,人是不分好壞的,筆下也絕不會流露半點兒同情。人都是脫不了俗氣的,偏偏這樣寫就的人物最讓人牽腸掛肚,有咂摸不盡的滋味。


《赤地之戀》所寫的是真人實事,但是小說究竟不是報導文學,我除了把真正的人名與一部份的地名隱去,而且需要把許多小故事疊印在一起,再經過剪裁與組織。畫面相當廣闊,但也並不能表現今日的大陸全貌,譬如像「五反」,那是比「三反」更深入地影響到一般民眾的,就完全沒有觸及。當然也是為本書主角的視野所限制。

同時目的也並不是包羅萬象,而是儘可能地複製當時的氣氛。這裡沒有概括性的報導。我只希望讀者們看這本書的時候,能夠多少嗅到一點真實的生活氣息。

不了解這段歷史的人若只看了張的《赤地之戀》,或許會滋長一種片面的反共情緒。而張愛玲寫這篇小說,也許並不是出於反共,就如抹布說「也許!她真是無心的。」她不過是「複製」了當年的一些事情,把所有人性中的惡聚在一起加以強化,以一顆悲憫的心來反對恐怖的人性迫害。而的確,她以神來之筆,活畫出了當時的那種壓抑氣氛,相信那時肯定就是這樣的。

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9.301995.9.8),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 作品主要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4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被發現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一個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為她舉行了追悼會,追悼會後,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父親張志沂(字廷眾)、母黃素瓊(字逸梵)。 張愛玲的小說,無論結局是好是壞都給人以一種悲涼的感覺。張愛玲文筆冷靜,小說常用第三人稱即他來描寫,以一種全知的視角來敘述,小說中雖然沒有摻雜太多作者個人的情感,但是感情基調悲涼。如《傾城之戀》中的開頭寫道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故事不問也罷!結尾雖然白流蘇如願以償嫁給了范柳原,但是作者卻冷眼說道柳原現在從來不跟她鬧着玩了

內容預覽

我有時候告訴別人一個故事的輪廓,人家聽不出好處來,我總是辯護似地加上一句:"這是真事。"彷佛就立刻使它身價十信。其實一個故事的真假當然與它的好壞毫無關係。不過我確是愛好真實到了迷信的程度。我相信任何人的真實的經驗永遠是意味深長的,而且永遠是新鮮的,永不會成為濫調。《赤地之戀》所寫的是真人實事,但是小說究竟不是報導文學,我除了把真正的人名與一部份的地名隱去,而且需要把許多小故事疊印在一起,再經過剪裁與組織。畫面相當廣闊,但也並不能表現今日的大陸全貌,譬如像"五反",那是比"三反"更深入地影響到一般民眾的,就完全沒有觸及。當然也是為本書主角的視野所限制。同時我的目的也並不是包羅萬象,而是儘可能地複製當時的氣氛。這裡沒有概括性的報導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