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賴店鎮
090724a1r1rwr153mfmc5w賴店鎮.jpg

來自 莆仙網 的圖片

中文名: 賴店鎮

外文名: laidian

別   名: 「魚米之鄉,甘蔗之鄉,石雕之鄉,古玩之鄉」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福建省仙遊縣

地理位置: 福建省仙遊縣城南郊

面   積: 8008 公頃

下轄地區: 象嶺村、賴店村、土山村、坂頭村、

政府駐地 :賴店土山村大榕樹

電話區號: 0594

郵政區碼: 3512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2971人(2017年)

著名景點: 少師紀念堂,鳴峰寺,內南安昭靈宮等

火車站: 楓亭

車牌代碼: 閩B 

賴店鎮古稱「南豐」,自古是仙遊晉江二縣交界處的一個商業集點,是仙遊縣的重點僑鄉,興化府西南門戶之一。

賴店鎮東連仙遊縣郊尾鎮,西靠晉江縣(洛江區)羅溪鎮,南接仙遊縣園莊鎮,北承仙遊縣鯉南鎮,東南毗鄰楓亭鎮,東北接壤蓋尾鎮,西北交界龍華鎮

賴店鎮有212省道貫穿境內,可通達仙遊縣城和楓亭鎮。賴店鎮距離郊尾鎮福廈公路324國道15公里,距離湄洲灣楓亭港區20公里,距離湄洲灣秀嶼港區(笏石)50公里,境內的仙港大道、仙烏公路、賴園公路、三埔公路與仙遊縣的楓亭龍華、園莊、鯉南、郊尾、鯉城等鎮相通。 2017年,賴店鎮行政區域面積8008公頃,常住人口52971人。

目錄

鄉鎮概況

仙遊縣賴店俗稱南豐,相傳明代賴氏集居於此設店經商而得名,是省級明星鎮,是莆田市的重點僑鄉。地處於仙遊縣城南部,木蘭溪上游南岸,位於東經118°39'-118°43',北緯25°26'-25°23'之間,海拔高度60米,地屬丘陵、盆地,西南與泉州鯉城區相鄰。

歷史狀況

西漢始元二年(前85年),屬揚州冶縣(駐榕城)。

東漢建安元年(196年),屬揚州侯官縣。冶縣改名侯官縣。

三國孫吳永安三年(260年),屬建安郡東安縣。閩地置建安郡(駐建安縣),並析侯官縣南部置東安縣(南安縣前身)。

西晉太康三年(282年),屬晉安郡晉安縣。析建安郡南部置晉安郡(駐侯官縣),改東安縣為晉安縣(南安縣前身)。

隋開皇九年(589年),屬晉安郡南安縣。晉安縣改名南安縣。

隋大業三年(607年),屬建安郡南安縣。建安郡駐閩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屬建州南安縣。建安郡改為建州(駐閩縣,武德四年移治於建安縣)。

唐武德五年(622年),屬豐州莆田縣。析南安縣東北部木蘭溪中下游一帶置莆田縣。

唐聖歷二年(699年),屬武榮州仙遊縣太平鎮。析莆田縣西部清源、游洋、太平、阜安、石碧5個鎮及南安縣天馬山境(鳩林、界山、秀溪、白潼4村)置清源縣。

唐天寶元年(742年),屬泉州仙遊縣。清源縣改名為仙遊縣。

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屬興化軍仙遊縣。仙遊縣自泉州改隸興化軍。

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分屬興化軍仙遊縣修德鄉香山里、永興里。撤鎮置鄉。

明正統七年(1442年),屬興化府仙遊縣嘉禾鄉孝仁里、修德鄉永興里。撤銷香山里,並隸孝仁里。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屬興化府仙遊縣上區孝仁里、下區永興里。撤銷鄉制,設置上下二區。

清順治三年(1646年),屬興化府仙遊縣嘉禾鄉孝仁里、修德鄉永興里。清同明制,撤銷區制,改回鄉制。

宋至元朝屬修德鄉、嘉禾鄉;明至清朝屬永興里、孝仁里;民國屬城南鄉、孝仁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屬一區、二區、山尾區、城關區;1958年9月,成立賴店公社;1984年12月,改稱賴店鄉;1992年11月,改為賴店鎮。現轄19個村民委員會,353個村民小組,有18086戶,60180人。鎮政府駐土山村,距縣城5公里。

地理環境

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2.2℃,年平均降雨量為1200-1900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80-315天,適宜種植多種亞熱帶作物。

賴店鎮境內擁有豐富的礦泉水、溫泉水、葉臘石、高嶺土、粘土、石英、花崗岩(也稱大麥石)、石英閃長岩(俗稱青頭石)、黑石等。粘土是燒制磚瓦和陶瓷器的原料。花崗岩、石英閃長岩是建築園林裝飾雕刻材料、室外有大型雕塑到室內擺設觀賞品、日用器皿等。內容有石坊、石柱、門古、石窗、案幾、石桌、魚缸、石獅、佛像等。石英礦,每個礦石一出土就有天然的菊花狀,是一件件天然精美的工藝品。黑石,是加工硯台的好材料。 葉臘石、高嶺土、礦中有一小部分是雕刻材料與壽山石品質大致相同,這雕刻材料大家稱為「仙遊石」,盛產龍眼、西瓜、香蕉、鰻魚、雙華梨、席草、枇杷、柑桔;主要農產品有:水稻、甘蔗、花生、蔬菜、大豆、玉米、甘薯、蘑菇、巴西菇等。名特優產品有檳榔芋、九滌茶、醬油、甘蔗等。

賴店鎮這裡地傑人靈,境內有鳴峰寺、東山寺、白石院、楓林寺、少師紀念堂、東溪水庫、古洋水庫景觀。

還有聖泉法主祖媽、鄭宅千年古樟、鄭良士墓、陳燮墓道碑等景點。曾出過鄭良士、鄭元弼、鄭元振、鄭元龜、朱紱、傅楫、傅佇、傅淇、傅誠、陳燮等名人,及現代名畫家李霞,李清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俗名傅瑞林。曾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賴店鎮素有仙遊「魚米之鄉,甘蔗之鄉,國畫之鄉,工藝之鄉」的雅稱。又有名揚國內外古玩、石雕一條街。

交通概況

212省道貫穿境內。離福廈公路15公里,距湄洲灣、秀嶼港50公里,境內的仙烏公路、賴園公路、三埔公路與仙遊縣的龍華、園莊、鯉南、郊尾、鯉城等鎮相通。平原村村道基本上實現水泥化。道路鋪裝面積達68公里。

基礎設施

居民用電和工業用電主要來源於縣城關11萬千瓦電站。全鎮居民每月用電量在48萬千瓦左右,工業用電每月在211萬千瓦左右。用電總量年年都有一定的增長趨勢。投資600萬的3.5萬千瓦的變電站正加緊施工,計劃在年底投入。

全鎮現有裝機容量14000部,全部實現程控電話交換程序化。設立移動電話、中國聯通、小靈通等差轉點,擴大移動通訊覆蓋率。投資90萬元的賴店廣播電視大樓已投入使用,現有有線電視5450戶,入戶率達30%。 境內有總庫容量為4482萬立方米的東溪、古洋兩大中型水庫,農業灌溉用水主要依託於東溪、古洋兩大水庫和庫容量10萬立方米的龍興白石池水庫。東溪引水工程提供象嶺、錦田、塗山、張埔、溪埔、前埔、賴店七個村生活用水,受益面達6580多戶。

歷史變遷

位於縣城東南面,距縣城6公里。1991年後,鄉政府設在塗山村,占地380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388平方米。賴店街包括舊街和新街。舊街長300米,寬2~3米,為卵石路面的雙面街。1960年街長600米。新街地處塗山村,建於1972年,今全長400米,寬8.5米,經1985年和1991年兩次改造,砌築花崗岩方板塊石路面5200平方米。混凝土路面2550平方米。

柴橋頭街位於錦田村,內街為舊街,民國時街長108米,寬3.5~4米。1970年新街基本形成。1987年街道拓寬為22米,建成長300米、渣油路面雙面的新街,總建築面積14970平方米。

烏墩街地處玉墩、玉山村間,民國時形成小集市,50年代後形成長45米、寬5米雙面街。1970年後,村民在山尾至玉墩公路兩側相繼建房,至1983年,形成150米單面街。1987年改造舊街路面長65米,鋪設方塊石面積2925平方米。

公共建築有鄉政府辦公大樓、郵電所、賴店衛生院、文化站、影劇院等。以2~5層磚混結構為主,總建設面積1.8萬平方米。1991年集資建華僑二中、華僑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共占地4.95萬平方米,並為4所小學興建教學樓、宿舍樓,總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

賴店鎮古稱"南豐",位於仙遊縣城南郊。是莆田市的重點僑鄉。賴店交通方便,212省道貫穿境內,離福廈公路15公里,距湄洲灣、秀嶼港50公里,境內有仙烏公路、賴園公路、三埔公路與仙遊縣的6個鎮相通,構成便捷的交通網絡。

經濟發展

賴店鎮把抓好農業結構調整是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當做農業與農村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調整農業結構,必須把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作為核心,把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基本目標。賴店鎮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建設五大農業生產基地,即圍繞水果、畜牧、食用菌、蔬菜五大主導產業,培植2—3個農業龍頭加工企業為主的農業結構調整格局,逐項抓好實施。

一、建設萬畝優質枇杷基地。品種以早鍾6號、長紅3號為主,現已種植6000畝,計劃再開發種植2000畝。

二、5千畝優質無公害反季節蔬菜基地建設。通過調優品種結構與擴大大中棚栽培法,因大力發展優質無公害蔬菜、主要菜類有茄子、西紅柿的菜、瓜類、豆類。

三、萬畝優質稻基地建設。優質稻1萬畝,通過實施種子工程,實現優質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通過實施中低產田改造,提高單產。

四、百萬羽蛋鴨,五萬頭豬基地建設。積極扶持養殖大戶,引進良種。以南方飼料有限公司為依託,通過飼料、禽畜苗供應,提供養殖技術、防疫等服務,促進養鴨養豬業規模化、集約化的進一步發展。賴店鎮湧現養殖大戶50多戶。

五、食用菌生產與初加工基地建設。種植蘑菇、巴西菇,推廣鮑魚菇等,力爭產量800噸,要通過扣片、分級包裝等初加工,增加效益。組織實施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中低產田改造75700畝,投資143萬元,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並在鯉魚養殖方面適度發展,使賴店鎮的農業內部結構日趨合理。

六、三資企業:現有外資企業三家:新威電子有限公司、南林工藝有限公司、凱雲鞋材有限公司。

文物古蹟

賴店鎮傅少師公祠坐落於仙遊縣城北門內金石山。系羅峰傅氏先祖傅謙受於宋建炎四年(1130年)敕建。《仙遊縣誌》載稱「萬壽觀」或「福神道院」。整座縱深分三院組成,長72米,面寬24米,高9米,大成殿結構雄偉堅實,造型雅觀。內有浮雕盤龍石柱一對,殿前丹墀有一青石雕龍斜階,四周石柱林立,鐫刻對聯。後來,傅淇(傅輯侄孫龍圖閣學士、監察御史、太府少卿)。再度修葺這座古祠,並在正殿石柱上篆刻:「傅淇修葺」字樣。

1997年,仙遊縣政府批准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羅峰傅氏祠堂,坐落賴店鎮羅峰龍興兩村交界處。祠堂分三座組成,為單檐懸山屋頂,串梁土木結構。進深60米,面寬23.6米,總面積1416平方米,宏偉壯觀。后座為祖殿,祖殿前有「九龍門」及丹墀一座。中座大廳左右兩邊為大房。下座前門為三大「午門」。

祖堂自創建八百年來,歷代均有修整。至清初,第二十五世祖傅汝為拆遷重建,現存樣式為清代建築風貌。傅少師紀念祠,傅氏後裔華僑傅慶榮,為思念先祖德澤。於1997年獨資興建少師祠,坐落少師故里的羅山之麓。鋼筋混凝土結構,殿宇巍峨飛甍,琉瓦映輝,蔚羅峰之勝跡,重整金石之家風。

視頻

大美仙遊縣 最美賴店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