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国际上成立最早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机构之一,为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开拓者,是国际开放地理信息委员会的成员单位,以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核心,从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1]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需要出发,建立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基础理论,探讨数字地球发展战略与国家对策,发展技术示范系统,促进地球科学数据集成与共享,享誉国内外。
目录
机构简介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是中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是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的开拓者和摇篮,还是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委员会(International Geographic Union Committee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Committee)、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系统建模”专业委员会(International Geographic Union Committee of Geographical System Modeling)和国际开放地理信息委员会(International Open Geo-information Committee)等国际学术组织的成员单位(Member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致力于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核心技术,构建国家级行业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立“数据-模型-软件-系统”一体化的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体系,对中国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起到学科导向、应用示范及骨干人才培养的作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以来,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国际合作研究为重点,积极推进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重视地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在时空认知、标准规范、数据积累、软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起到学科导向、应用示范及骨干人才培养的作用。
视频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人民日报:生态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搜狐,2018-12-29
- ↑ 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盘点【中国科讯】,搜狐,201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