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棕榈
贝叶棕属,茎单生,高1 8~25m,下部叶柄(鞘)残基粗厚,上部叶柄(鞘)残基常“人"字形开裂,并有叶柄(鞘)痕深沟。叶厚革质,长1.5~2m,宽2.5~3.5m,掌状深裂,裂片80~1 OO片,中央裂片披针形或长线状披针形,长60~1 00cm,宽7~1 Ocm,先端裂
- 中文学名 贝叶棕榈
- 界 植物界
- 分布区域 原产亚洲热带的印度、斯里兰卡 高 1 8~25m
目录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栽培技术
贝叶棕属形态特征
贝叶棕茎单生,株高18-20米,最高可达23米,直径50-85厘米。叶片掌状、深裂,有80-100枚裂片,裂片呈剑形,顶端二裂,革质,有光泽;叶柄长2.5-3米,上面有槽,两侧有短齿。雌雄同株,花序顶生、尖塔形,总花序穗长4-5米,花小,乳白色,有臭味。果实圆球形,淡绿色,内有种子1粒。成年树一年抽生8-9片新叶,湿热季(6-8月)叶片抽生很快,平均每月抽生1-2片,冬季很少抽生新叶。贝叶棕是喜光的阳性植物,早期适宜半荫蔽,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在热带北缘西双版纳气候条件下能正常开花结果、繁殖后代。[1]
贝叶棕属分布范围
贝叶棕属主要价值
供观赏。叶宽大、坚实、柔韧,古印度用其叶刻经文,称“贝叶经",保存数百年而不腐烂。多栽培于寺庙前,为小乘佛教礼仪树种。 贝叶棕是棕榈科贝叶棕属的一种常绿乔木,树干高大、雄伟、笔直、浑圆,没有枝桠,树冠象一把巨伞,叶片象手掌一样散开,给人以庄重、充满活力的感觉,是热带地区绿化环境的优良树种。
贝叶棕属栽培技术
鲜种子剥去外种皮置于32-35℃的温棚内催芽,催芽基质为粗沙,每天保持沙床湿润,埋沙不易过厚。棕苗生长缓慢,当胚根长至4-8厘米时即可移植到混有营养土的营养袋中。定植地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定植后必须遮荫,冬季注意防寒。[2]